一种用于仿古建筑的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176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仿古建筑的防雷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凹陷瓦片内的固定座,固定座上通过联动装置铰接有可沿其上下翻转的接闪器。联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座内的旋转电机,转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固定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两侧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固定座内,旋转轴一端穿出固定座固接有绝缘座,绝缘座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有接闪器,接闪器底端固定连接有引下线,引下线另一端连接位于建筑外地面以下的接地装置。接闪器在联动装置作用下可翻转,既不影响其使用,又不影响建筑物美观。

A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archaiz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仿古建筑的防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古建筑的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仿古建筑,如古塔、古寺庙、宫殿、亭阁等等,顶部多有宝顶、斜屋脊以及立柱,现有避雷装置高度固定,会在仿古建筑上看到避雷针,影响了仿古建筑的原貌。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闪器可翻转收藏的防雷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仿古建筑的防雷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凹陷瓦片内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通过联动装置铰接有可沿其上下翻转的接闪器,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座内的旋转电机,所述转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两侧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旋转轴一端穿出固定座固接有绝缘座,所述绝缘座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有接闪器,所述接闪器底端固定连接有引下线,所述引下线另一端连接位于建筑外地面以下的接地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联动装置通过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接闪器转动,天气好时,接闪器转动至平行于屋顶凹陷瓦片间,不影响建筑整体美观,且防止大风天气吹断接闪器;当雷雨天气时,竖起接闪器,防止雷击。优选地,所述接闪器包括避雷球,所述避雷球顶部设置有主引雷针,所述避雷球外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附引雷针,所述引雷球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底端连接有引下线,所述支杆底端固定在绝缘座上。避雷球、主引雷针、附引雷针的配合,引雷效果好。优选地,所述主引雷针、附引雷针、支杆为直径不小于8mm镀锌钢管。确保导电性和抗电击性。优选地,所述支杆底部安装有突出螺母,在所述绝缘座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通过螺母与第一螺纹孔的配合,支杆固定在绝缘座上,方便更换。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套接固定在支杆外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为矩形且四角均设有用于固定的第二螺纹孔。连接稳定。优选地,所述引下线包括引线导体和包裹在引线导体外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为绝缘橡胶套。有选地,所述固定座与旋转轴表面均设置有一层防腐绝缘层。优选地,所述接地单元包括铜排,所述铜排通过导线连接有等离子接地极以及非金属接地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接闪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屋顶,2-固定座,3-闪接器,31-避雷球,32-主引雷针,33-附引雷针,34-支杆,35-突出螺母,36-支撑部,37-第二螺纹孔,4-旋转电机,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旋转轴,8-轴承座,9-绝缘座,10-引下线,101-引线导体,102-保护壳,11-接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仿古建筑的防雷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1凹陷瓦片内的固定座2,固定座2凹陷瓦片凹陷处,与屋顶1凹陷瓦片颜色一致。固定座2内通过联动装置铰接有可沿其上下翻转的接闪器3,联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座2内的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固定座2内设置有与第一齿轮5啮合的第二齿轮6,第一齿轮5直径小于第二齿轮6直径。第二齿轮6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轴7,旋转轴7两侧通过轴承座8固定于固定座2内,旋转轴7跟随第二齿轮6共同旋转。旋转轴8一端穿出固定座2固接有绝缘座9,旋转轴8穿出固定座2一定长度,且旋转轴8上嵌入固定有绝缘子,使设置在旋转轴8一端的闪接器3与固定座2隔离,对旋转电机4起到隔离保护作用。绝缘座9为硅胶等绝效果好的材料制成。绝缘座9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有接闪器3,接闪器3底端固定连接有引下线10,引下线10另一端连接位于建筑外地面以下的接地装置11。引下线10包括引线导体101和包裹在引线导体101外的保护壳102,保护壳102为绝缘橡胶套。参见附图3所示,接闪器3包括避雷球31,避雷球31顶部设置有主引雷针32,避雷球31外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附引雷针33,主引雷针32、附引雷针33与避雷球31通过螺纹配合,方便替换。避雷球31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杆34,支杆34底端连接有引下线10,支杆34底端固定在绝缘座9上。主引雷针32、附引雷针33和支杆34为直径不小于8mm镀锌钢管。支杆34底部安装有突出螺母35,在绝缘座9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连接装置包括套接固定在支杆34外的支撑部36,支撑部36为矩形且四角均设有用于固定的第二螺纹孔37。固定座2与旋转轴7表面均设置有一层防腐绝缘层。防腐绝缘层可为沥青防腐涂层、煤焦油瓷漆、环氧沥青涂层或聚乙烯包覆涂层。接地装置11包括铜排,铜排通过导线连接有等离子接地极以及非金属接地体。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旋转电机4的控制开关,天气晴朗时,接闪器3平行于屋面,收纳在屋顶1凹陷瓦片间,不影响建筑物整体外观。雷雨天气时,通过联动装置使接闪器3处于竖直状态,起到防雷作用。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仿古建筑的防雷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1)凹陷瓦片内的固定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内通过联动装置铰接有可沿其上下翻转的接闪器(3),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座(2)内的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固定座(2)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5)啮合的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两侧通过轴承座(8)固定于所述固定座(2)内,所述旋转轴(7)一端穿出固定座(2)固接有绝缘座(9),所述绝缘座(9)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有接闪器(3),所述接闪器(3)底端固定连接有引下线(10),所述引下线(10)另一端连接位于建筑外地面以下的接地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仿古建筑的防雷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顶(1)凹陷瓦片内的固定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内通过联动装置铰接有可沿其上下翻转的接闪器(3),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座(2)内的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固定座(2)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5)啮合的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轴心固定连接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两侧通过轴承座(8)固定于所述固定座(2)内,所述旋转轴(7)一端穿出固定座(2)固接有绝缘座(9),所述绝缘座(9)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有接闪器(3),所述接闪器(3)底端固定连接有引下线(10),所述引下线(10)另一端连接位于建筑外地面以下的接地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仿古建筑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器(3)包括避雷球(31),所述避雷球(31)顶部设置有主引雷针(32),所述避雷球(31)外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附引雷针(33),所述避雷球(31)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杆(34),所述支杆(34)底端连接有引下线(10),所述支杆(34)底端固定在绝缘座(9)上。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炯钱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巢木结构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