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开关领域,尤其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包括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盖板,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内的开关座,且所述开关座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开关座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插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开关座的连接处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凹室;使两个活动板分离,将接头插入开关座进行连接后,松开双手,弹簧通过伸长回弹,推动卡板进行移动,直至两个活动板相互贴合,避免开关座外漏沾染灰尘,由于槽口为半弧形的内凹结构,且两个相对的槽口可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的通孔,从而对插头的导线进行限位,且由于槽口的口径小于接头,活动板在闭合状态时,接头无法从凹槽内拔出,保证连接稳定性。
A new type of electrical switch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
本技术涉及电气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
技术介绍
开关是指低压电器中作为不频繁地手动接通和分断电路的开关,或作为机床电路中电源的引入开关,分为刀开关、组合开关等,在工矿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上有应用,人们在通过开关控制电器设备之间的运作,或提供电力支持时,开关表面的插座孔或是按钮由于长时间与外界接触,容易沾染灰尘,擦拭清洁时,易出现放电现象,产生安全隐患,且在进行连接时,插头暴露在外,易受外力碰撞而导致断开连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具有阻隔灰尘,避免插头外漏,不易断开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包括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盖板,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内的开关座,且所述开关座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开关座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插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开关座的连接处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凹室,且所述开关座嵌入所述凹室内,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旋转件,并与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对称设有活动板,并与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对立面对称开设有槽口,所述凹槽与所述活动板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板嵌入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沿所述旋转件转动的角度为0度至45度。优选的,所述槽口为半弧形的内凹结构,且两个相对的所述槽口可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的通孔。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对称开设有开口,且两个所述开口对立设置。优选的,所述凹室将所述盖板包覆,并与所述盖板的外侧壁贴合。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所述活动板的连接处对称开设有卡槽,并嵌有卡板,且与所述卡板滑动连接,所述卡板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板之间设有弹簧,并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推动活动板,活动板沿着滑槽进行移动,使两个活动板分离,将接头插入开关座进行连接后,松开双手,弹簧通过伸长回弹,推动卡板进行移动,直至两个活动板相互贴合,避免开关座外漏沾染灰尘,由于槽口为半弧形的内凹结构,且两个相对的槽口可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的通孔,从而对插头的导线进行限位,且由于槽口的口径小于接头,活动板在闭合状态时,接头无法从凹槽内拔出,保证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盖板与活动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座;2、槽口;3、盖板;4、凹槽;5、开口;6、活动板;7、开关座;8、凹室;9、滑槽;10、弹簧;11、卡板;12、卡槽;13、插头;14、旋转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包括安装座1,安装在安装座1上的盖板3,以及位于安装座1内的开关座7,且开关座7与盖板3固定连接,开关座7位于盖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插板13,安装座1与开关座7的连接处安装座1开设有凹室8,且开关座7嵌入凹室8内,与盖板3之间设有旋转件14,并与旋转件14转动连接,盖板3远离安装座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对称设有活动板6,并与活动板6滑动连接,且两个活动板6的对立面对称开设有槽口2,凹槽4与活动板6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9,活动板6嵌入滑槽9,并与滑槽9滑动连接。本技术中,推动活动板6,活动板6沿着滑槽9进行移动,使两个活动板6分离,将接头插入开关座7进行连接后,松开双手,弹簧10通过伸长回弹,推动卡板11进行移动,直至两个活动板6相互贴合,避免开关座7外漏沾染灰尘,由于槽口2为半弧形的内凹结构,且两个相对的槽口2可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的通孔,从而对插头的导线进行限位,且由于槽口2的口径小于接头,活动板6在闭合状态时,接头无法从凹槽4内拔出,保证连接稳定性。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盖板3沿旋转件14转动的角度为0度至45度。如图1所示,槽口2为半弧形的内凹结构,且两个相对的槽口2可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的通孔。如图1所示,盖板3与安装座1之间对称开设有开口5,且两个开口5对立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盖板3沿旋转件14转动的角度为0度至45度,当插孔不够时,人们可以通过翻转盖板3,使盖板3沿着旋转件14带动开关座7向外翻转,将多余的插板13露出,预备使用,且在插孔足够时,可以将盖板3与凹室8连接,来减少占用面积;由于槽口2为半弧形的内凹结构,且两个相对的槽口2可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的通孔,从而对插头的导线进行限位,且由于槽口2的口径小于接头,活动板6在闭合状态时,接头无法从凹槽4内拔出,保证连接稳定性;人们可以通过开口5来实现对盖板3的开合,方便人们对开关座7进行翻转。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凹室8将盖板3包覆,并与盖板3的外侧壁贴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插孔足够时,可以将盖板3与凹室8连接,使盖板3嵌入凹室8内,并与安装座1处于同一平面,来减少占用面积。图4为本技术中盖板3与活动板6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滑槽9与活动板6的连接处对称开设有卡槽12,并嵌有卡板11,且与卡板11滑动连接,卡板11与活动板6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卡槽12与卡板11之间设有弹簧10,并与弹簧10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弹簧10通过伸长回弹,推动卡板11进行移动,直至两个活动板6相互贴合,避免开关座7外漏沾染灰尘,且活动板6在沿着滑槽9进行移动时,卡板11可以通过卡槽12对活动板6进行限位,使活动板6在移动时不易倾斜和晃动,保证活动板6移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由于盖板3沿旋转件14转动的角度为0度至45度,当插孔不够时,人们可以通过翻转盖板3,使盖板3沿着旋转件14带动开关座7向外翻转,将多余的插板13露出,预备使用,且在插孔足够时,可以将盖板3与凹室8连接,使盖板3嵌入凹室8内,并与安装座1处于同一平面,来减少占用面积,推动活动板6,活动板6沿着滑槽9进行移动,使两个活动板6分离,将接头插入开关座7进行连接后,松开双手,弹簧10通过伸长回弹,推动卡板11进行移动,直至两个活动板6相互贴合,避免开关座7外漏沾染灰尘,且活动板6在沿着滑槽9进行移动时,卡板11可以通过卡槽12对活动板6进行限位,使活动板6在移动时不易倾斜和晃动,保证活动板6移动时的稳定性,由于槽口2为半弧形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盖板(3),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1)内的开关座(7),且所述开关座(7)与所述盖板(3)固定连接,所述开关座(7)位于所述盖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插板(13),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开关座(7)的连接处所述安装座(1)开设有凹室(8),且所述开关座(7)嵌入所述凹室(8)内,与所述盖板(3)之间设有旋转件(14),并与所述旋转件(14)转动连接,所述盖板(3)远离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对称设有活动板(6),并与所述活动板(6)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活动板(6)的对立面对称开设有槽口(2),所述凹槽(4)与所述活动板(6)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9),所述活动板(6)嵌入所述滑槽(9),并与所述滑槽(9)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盖板(3),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1)内的开关座(7),且所述开关座(7)与所述盖板(3)固定连接,所述开关座(7)位于所述盖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插板(13),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开关座(7)的连接处所述安装座(1)开设有凹室(8),且所述开关座(7)嵌入所述凹室(8)内,与所述盖板(3)之间设有旋转件(14),并与所述旋转件(14)转动连接,所述盖板(3)远离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对称设有活动板(6),并与所述活动板(6)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活动板(6)的对立面对称开设有槽口(2),所述凹槽(4)与所述活动板(6)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9),所述活动板(6)嵌入所述滑槽(9),并与所述滑槽(9)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气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沿所述旋转件(14)转动的角度为0度至45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段建飞,冯旭升,苏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刘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