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12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该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包括缠绕式电感及基座,所述基座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定位柱,所述缠绕式电感置于所述腔室内且套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绕线轴,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对应各个所述绕线轴的走线口,所述缠绕式电感的两个抽头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走线口缠绕于各个所述绕线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贴片电感,结构简单,能够简化PCBA的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A high current chip i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属于电子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家用小电器或消费类电源产品对尺寸、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电源产品中采用插件电感,插件电感过电流大、应用广泛,但是占用了PCB较大空间,自动化生产较为复杂,生产效率比较低。针对上述问题,不少专利文件中均提供了贴片式电感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CN201405037U、中国专利CN205428623U等,但这些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零部件都比较多,结构较复杂,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结构简单,能够简化PCBA的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包括缠绕式电感及基座,所述基座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定位柱,所述缠绕式电感置于所述腔室内且套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绕线轴,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对应各个所述绕线轴的走线口,所述缠绕式电感的两个抽头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走线口缠绕于各个所述绕线轴上。进一步的,所述抽头缠绕后的线圈顶面凸出于所述基座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抽头缠绕后的线圈顶面的凸出高度等于所述缠绕式电感线材的半径。进一步的,所述走线口共四个,以两个为一组设于各个所述绕线轴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轴呈方形,其顶端面与所述走线口的底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抽头在所述绕线轴上的缠绕圈数为两圈及以上。进一步的,所述抽头在所述绕线轴上的绕线方式为顺时针或逆时针缠绕。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轴的端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四周边缘均凸出于所述绕线轴。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呈圆盆形、方形或镂空处理,其材质为塑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大电流的贴片电感,结构简单可靠,零部件精简至两个,有利于简化PCBA的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也可节省PCB的使用面积,基座的背面仍可放置其它器件,提高设备的功率密度;此外,也解决了贴片电感走大电流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的结构示意图(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的结构立体图。其中:1-缠绕式电感;11-抽头;2-基座;21-腔室;22-定位柱;23-绕线轴;24-走线口;25-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其主要结构包括缠绕式电感1和基座2。其中,缠绕式电感1是缠绕成圆环状的铜线绕磁芯,其两侧伸出两个抽头11。该基座2为圆形盆状结构,其内部形成一个容置缠绕式电感1的腔室21。腔室21的中心处设有一垂直设置的定位柱22,缠绕式电感1套在定位柱22上并置于腔室21内。该基座2的外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垂直于侧壁的绕线轴23。该基座2的顶部位于各个绕线轴23左右两侧的位置设有走线口24,两个抽头11通过适合的走线口24伸出基座2并缠绕在绕线轴23上。该抽头11的绕线方式可为顺时针缠绕或逆时针缠绕,根据绕线方式的不同,抽头11可选择走不同的走线口24,以保证绕线时的平整性。该抽头11的绕线匝数为两圈及以上,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圈。如图3所示,该抽头11缠绕于绕线轴23后,其线圈的顶面凸出于基座2的顶面,凸出的高度记为L。绕线线圈稍微凸出做为焊结面,可使贴片电感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积较大,以保证大电流的通过。具体地,该抽头11缠绕线圈的凸出高度L优选为缠绕式电感1线材的半径,如铜线的直径为0.6mm,则抽头缠绕后铜线凸出基座2顶部平面0.3mm。进一步的,该绕线轴23设为方形,其顶端面与走线口24的底面平齐,如此经绕制后的抽头11线圈也会成为方形,具有更好的平整性,增加线圈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积。当然,该绕线轴23也可劣化地设置成圆形或其他形状,类似的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该绕线轴23的端部设有限位板25,其四周边缘均凸出于绕线轴23,以避免绕制后的抽头11线圈从绕线轴23脱落。本实施例中,基座2的材质为塑胶,其也可设为方形或镂空处理。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大电流贴片电感,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绕线轴23为非对称设置,两个抽头11从缠绕式电感1的顶部抽出,抽头11在绕线轴23上的缠绕圈数为3圈。本实施例大电流贴片电感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包括缠绕式电感及基座,其特征在于:/n所述基座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定位柱,所述缠绕式电感置于所述腔室内且套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绕线轴,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对应各个所述绕线轴的走线口,所述缠绕式电感的两个抽头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走线口缠绕于各个所述绕线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包括缠绕式电感及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定位柱,所述缠绕式电感置于所述腔室内且套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绕线轴,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对应各个所述绕线轴的走线口,所述缠绕式电感的两个抽头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走线口缠绕于各个所述绕线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头缠绕后的线圈顶面凸出于所述基座的顶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头缠绕后的线圈顶面的凸出高度等于所述缠绕式电感线材的半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大电流的贴片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口共四个,以两个为一组设于各个所述绕线轴的两侧。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发尹成庆缪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景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