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新德专利>正文

制冷装置及其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04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冷装置及其空调,它属于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冷装置及其空调。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空调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它是由下行储水箱[3]的左侧面下部用导管连接器[6]与机壳[1]外接通,热交换箱[4]的底部与化热器[7]最右的一散热片[8]的上面部接通,化热器[7]最左一散热片[8]的下面部由导管[14]穿过冷凝水接收盘[11]与上行导管连接器[13]与机壳[1]外接通,在热交换器[4]中,沿隔板[2]安置有微型潜水泵[5],在化热器[7]与冷风输出窗[22]之间,设有一平置的电机抽风机[25]。它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能耗极度低,又能保障室内空气新鲜凉爽的制冷装置及其空调(*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及其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早已在人们生活、工作场所被广泛采用。目前的空调主要是由氟利昂或其它化学物质为制冷剂。但这种方法所产生的排泄物严重污染了环境,对人类、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炎热的夏季,空调散热器排泄的热气流使人口密集的城市热浪火上浇油。另外使用这种空调耗能巨大,一般居民难以承担巨额电费的支付,会因此而买得起而用不起,故空调的利用率受到了局限,难以改善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能耗极度低,又能保障室内空气新鲜凉爽的制冷装置及其空调。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下行储水箱3的左侧面下部用导管连接器6与机壳1外接通,热交换箱4的底部与化热器7最右的一散热片8的上面部接通,化热器7最左一散热片8的下面部由导管14穿过冷凝水接收盘11与上行导管连接器13与机壳1外接通,在热交换器4中,沿隔板2安置有微型潜水泵5,在化热器7与冷风输出窗22之间,设有一平置的电机抽风机25。在室外设一井孔15通至地下恒温层,在井孔15的底部安置一冷却器16。冷却器16分别由下行导管17与下行导管连接器6接通,上行导管19与上行导管连接器13接通后,下行储水箱3、冷却器16、化热器7、热交换箱4之间是贯穿相通的。下行储水箱3、热交换箱4可设置于机壳1内,也可以设置于机壳1外的任何高于化热器7顶面的方位。设于热交换箱4中的微型潜水泵5,可以是微型抽水机或类似于抽水机的自来水增压机,自来水增压机可安置于能使机内水循环的任何部位。化热器7是由多片空腹散热片8并排组合的,相邻散热片8之间等距间隔形成风道9,散热片8的外观形状可以是任何立方体。冷却器16的周边是封闭的圆柱体,也可以是正方体,伸入冷却器内16的井孔保温护套20两端是封闭的。它具有节能,无任何污染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凉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空调机正面视图;图3是图2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图5是图4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室外井孔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至图2可知,本技术制冷装置及其空调是在空调机外壳1内的背部上端装有冰箱由隔板2将其分隔成下行储水箱3和热交换箱4,在热交换箱4挨隔板2架设有微型水泵5,其吐水嘴成n型沿隔板2至下行储水箱3内,储水箱3的左侧面下部由下行导管连接器6与机壳1外接通。在下行储水箱3热交换箱4的底面下,设有化热器7,化热在7是由多片并排竖立的空腹散热片8组成,相邻散热片8等距间离成风道9,散热片8的空腹与相邻散热片8的空腹用直通管10连通,整个化热器7的连通是采用前、后、上、下相互交错的方式进行,化热器7最右一散热片的顶面与热交换箱4的底面用直通管10使空腹与箱内连通,在化热器7的底面以下设有冷凝水接收盘11,冷凝水接收盘11底部有排渍管12接通机壳1外,在机壳1左侧面于冷凝水接收盘11底面以下,设有一上行导管连接器13的两端分别于机壳1内外,其机壳1内的一端由金属导管14穿越冷凝水接收盘11与化热器7最左一散热片8底面连通至其空腹内。在室外地面设一井孔15深至地下恒温层,,井孔15底部设置周边封密的冷却器16,由下行导管17的一端与下行导管连接器6连通,另一端途经室外保温护套18进入井孔15与冷却器16连通至顶部稍下,上行导管19的一端与上行导管连接器13连通,另一端途经室外保温护套18进入井孔15及井孔保温护套20穿越冷却器16顶部至其底面稍上,井孔15用粗砂细砾混和填实至地表面。在空调机外壳1的前立面设有机器运转操作板21,上部设有冷气输出窗22,下部设有进气窗23,进气窗23的内面设有空气滤清网24。在机内化热器7与冷风输出窗22之间,设有一平置的电动抽风机25。本技术制冷装置及其空调是由于下行储水箱至井孔底部的冷却器至化热器直至热交换箱是贯通相连的,将水不断注入下行储水箱,水流经下行导管伸入井孔中的导管逐渐冷却后进入冷却器完全冷却,又由上行导管将冷却器的冷水引入化热器至热交换箱,待热交换箱的水位达到锁定的高度时停止下行储水箱的注水,下行储水箱内与热交换箱内的水将静止于同一水平面,再启动微型水泵,将热交换箱内的水不断抽引至下行储水箱,便两箱水位产生高差度,由于水的平衡作用,水会在热交换箱下行储水箱、冷却器、化热器、又热交换箱内产生不断循环流动,这样就不断保障了化热器的散热片空腹中的水温保持在与地下恒温相似的温度,当开启抽风机时,向上抽引的气流从进风窗,空气滤清网再经化热器的风巷冷却后,由冷气输出窗输入室内,从而使室内获得与地下恒温度相似的清凉的空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在运行时的电能消耗极其微小抽风机动率40W,微型水泵功率3W,连续运转24小时仅一度电。另一不忽视的是本技术的运转几乎不消耗珍贵的水资源。不排泄污染物,又能创造良好的制冷效果,实是一种理想的节能绿色空调。如图1、图2、图5所示本技术制冷装置及其空调是在空调机外壳1内的背部上端装有冰箱由隔板2将其分隔成下行储水箱3和热交换箱4,在热交换箱4挨隔板2架设有微型水泵5,其吐水嘴成n型沿隔板2至下行储水箱3内,储水箱3由下行导管连接器6穿过下行储水箱3左壁下部和相邻机壳1引出机壳1外。在下行储水箱3热交换箱4的底面以下,设有化热器7,化热在7是由多片并排竖立的空腹散热片8组成,相邻散热片8等距间离成风道9,散热片8的空腹与相邻散热片8的空腹用直通管10连通,整个化热器7的连通是采用前、后、上、下相互交错的方式进行,化热器7最右一散热片的顶面与热交换箱4的底面用直通管10使空腹与箱内连通。化热器7最左一散热片8的底面由一金属导管14穿越冷凝水接收盘11与上行导管连接器13连通。将此散热片8的腹腔引出机壳1外。如图10所示在室外地面设一井孔15深至地下恒温层,于井孔15底部设置周边封密的冷却器16,由下行导管17的一端与下行导管连接器6连通,另一端途经室外保温护套18进入井孔15与冷却器16连通至顶部稍下,上行导管19的一端与上行导管连接器13连通,另一端途经室外保温护套18进入井孔15及井孔保温护套20穿越冷却器16顶部至其底面稍上,井孔15用粗砂细砾混和填实至地表面。用上述方法制造的制冷装置及空调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本技术分为室内空调机和井孔结构两部分组成,由下行导管17和上行导管19将两部分组合为一整体的制冷装置及其空调。由于下行储水箱3、下行导管17、冷却器16、上行导管19、化热器7、热水交换箱4是贯穿连通的,在下行储水箱3不断注入的水经下行导管17引向冷却器16,又由上行导管19将冷却器16内冷却的水上引向化热器7至热交换箱4,待热交换箱4内的水上升至所需要的水位时,停止下行储水箱3的注水,两箱的水位将静止于同一线,再启动微型水泵,将热交换箱内4的水不断抽引至下行储水箱3,使两箱水位产生高差,由于水的平衡作用,会使整个制冷装置及其空调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装置及其空调,其特征是:由下行储水箱[3]的左侧面下部用导管连接器[6]与机壳[1]外接通,热交换箱[4]的底部与化热器[7]最右的一散热片[8]的上面部接通,化热器[7]最左一散热片[8]的下面部由导管[14]穿过冷凝水接收盘[11]与上行导管连接器[13]与机壳[1]外接通,在热交换器[4]中,沿隔板[2]安置有微型潜水泵[5],在化热器[7]与冷风输出窗[22]之间,设有一平置的电机抽风机[2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德
申请(专利权)人:胡新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