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92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包括:调整平台,实现对弹壳物证的X/Y/Z方向的相对位移;环形照明光源组件,对弹壳物证进行照明;显微成像组件,对弹壳物证进行变焦成像、拍照;支撑框架,用于支撑固定调整平台、环形照明光源和显微成像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据法庭科学枪械射击弹壳痕迹检验规范和流程,针对弹壳物证特征痕迹的采集观察、测量、标识等工作进行改进,使得弹壳物证特征痕迹的提取工作变得更加快捷,检验、比对的一致性、可回溯性强,产品操作方便、体积小巧、自动化程度高,是取代当前法庭科学枪弹弹壳物证检验鉴定领域广泛使用的显微镜的良好设备,而且目前市场上还未见同类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法庭科学物证痕迹检验鉴定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法庭科学物证痕迹检验鉴定工作中对枪弹弹壳物证痕迹的比对鉴定,多采用显微镜、数字显微镜并配合游标卡尺等辅助工具进行人工研判鉴识,采集、测量射击弹壳的装弹、击发、退壳过程中残留的次生痕迹特征,来进行枪弹弹壳的比对。但由于显微镜作为一种通用设备,无法针对射击弹壳特征痕迹信息做更深入的使用操作一致性、便利性上的定制,使得法庭科学枪弹弹壳物证痕迹的比对工作不仅操作烦琐,而且具有极大的不可重复性,这为刑事技术检验鉴定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目前法庭科学枪弹弹壳物证检验鉴定装备主要是依靠具有双目立体观察的体视显微镜、数字显微镜等基于二维图像的比对设备。在法庭科学弹壳物证痕迹比对工作中,可比对的特征信息包括“弹匣口痕迹”、“击针头痕迹”、“指示杆痕迹”、“拉壳沟痕迹”、“抛壳挺痕迹”,以及枪支撞针的“枪种舌痕”、“撞针肩部数字标识”等一系列次生痕迹,这些痕迹大都残留在弹壳的底部或底部边缘,在采用显微镜方式观察、比对过程中,由于仪器非针对于枪弹弹壳的专用设备,无论是弹壳物证的夹持固定、轴向姿态、外部光照及阴影、显微放大倍率等,均无法做到统一,所配套的软件系统也不能做到自动标识、标记、测量、特征录入等功能,致使枪弹弹壳物证的比对检验工作变得十分烦琐,同时也不具备“可回溯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一种在物证痕迹二维特征信息的采集和测量所用到的快速、便捷测量仪器,同时也使用到了用于物证痕迹三维形貌测量仪上使用的弹头、弹壳、线材夹具。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包括:调整平台,实现对弹壳物证的X/Y/Z方向的相对位移;环形照明光源组件,对弹壳物证进行照明;显微成像组件,对弹壳物证进行变焦成像、拍照;支撑框架,用于支撑固定调整平台、环形照明光源和显微成像组件。进一步,所述的调整平台包括平台底盘、X/Y轴滑台、Z轴调整组件、限位组件和夹具托盘;所述的平台底盘一侧固定Z轴调整组件,所述的X/Y轴滑台固定在平台底盘上,所述的夹具托盘固定在X/Y轴滑台的上表面。进一步,所述的环形照明光源组件包括环形光源、光源支撑板、前部支撑横梁、光源组件驱动电机、光轴组件、丝杠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的环形光源固定在光源支撑板一端下表面;所述的光轴组件包括光轴和直线轴承,所述的丝杠组件包括丝杆和丝杠法兰;所述的直线轴承、丝杠法兰均固定在支撑板另一端的上表面,光轴、丝杆分别与直线轴承、丝杠法兰配合安装;所述的光轴上端穿过并相对固定在前部支撑横梁上,下端穿过并相对固定在光源支撑板上,所述的光源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的丝杆上端穿过前部支撑横梁,并与固定在前部支撑横梁上的光源组件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丝杆下端穿出光源支撑板;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开关和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开关固定在光源支撑板远离环形光源一端侧壁上;所述的限位块固定在支撑框架上与限位开关配合限位。进一步,所述的显微成像组件包括变焦镜头组件、工业相机、变焦驱动组件、后部支撑横梁和反射棱镜组件;所述的变焦镜头组件底部连接工业相机,变焦镜头前端通过套入的镜头前、后支撑架固定在后部支撑横梁上;所述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前、后支撑架内分别由4个紧定螺栓固定;所述的变焦驱动组件包括变焦驱动电机和变焦驱动轮,所述的变焦驱动电机通过支撑座固定在镜头前支撑架的下部;所述的变焦驱动轮固定在驱动轴一端,驱动轴另一端与变焦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反射棱镜组件包括视觉光路反射棱镜和反射棱镜支撑架,所述的反射棱镜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的视觉光路反射棱镜固定在反射棱镜支撑架内。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框架由前、后面板,左、右侧板,基座拼接而成,所述的后面板上设置线缆架,所述的前面板上设置舱门。进一步,所述的Z轴调整组件包括直线导轨、滑块、丝杆螺母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的直线导轨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的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固定,所述的滑块固定在平台底盘一端的外壁上;所述的丝杆螺母组件包括丝杆、螺母和固定件;所述的螺母固定在平台底盘上,所述的丝杆与螺母配合安装;所述的丝杆上端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撑座固定在固定件上;所述的固定件固定在支撑框架上。进一步,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开关和限位块;所述的限位组件为三组,分别是X轴限位组件、Y轴限位组件和Z轴限位组件,分别对应调整平台在X、Y、Z三维空间运动时的限位;所述的X轴限位组件中的左、右限位块固定在平台底盘的侧壁上,左、右限位开关安装在X/Y滑台上X轴滑块的底部,与X轴限位开关配合限位;所述的Y轴限位组件中的前、后限位块固定在X/Y轴滑台的X轴滑块侧壁上,Y轴限位开关固定在夹具托盘上靠近该Y轴限位块一端的底部,与Y轴限位开关配合限位;所述的Z轴限位组件中的上部限位块固定在直线导轨旁的支撑框架内壁上,下部限位块为装置的基座上平面,Z轴限位开关固定在平台底盘上靠近该第三限位块的前、后两侧,与Z轴限位开关配合限位。本装置不限于仅对弹壳物证特征进行图像采集,还可对其它小型物体进行图像采集。本技术依据法庭科学枪械射击弹壳痕迹检验规范和流程,针对弹壳物证特征痕迹的采集观察、测量、标识等工作进行改进,使得弹壳物证特征痕迹的提前工作变得更加快捷,检验、比对的一致性、可回溯性强,产品操作方便、体积小巧、自动化程度高,是取代当前法庭科学枪弹弹壳物证检验鉴定领域广泛使用的显微镜的良好设备,而且目前市场上还未见同类设备。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c为本技术的外部正视图。图1d为本技术的外部后视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整平台的的装配图。图5为本技术调整平台另一个视角的装配图。图6为本技术环形照明光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环形照明光源组件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为本技术显微成像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为本技术显微成像组件的侧示图。图10为本技术电连接关系图。图11为本技术前面板和后面板的电连接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a、1b、1c、1d、2所示,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包括:调整平台1,实现对弹壳物证的X/Y/Z方向的相对位移;环形照明光源组件2,对弹壳物证进行照明;显微成像组件3,对弹壳物证进行变焦成像、拍照;护罩4内部的支撑框架,用于支撑固定调整平台、环形照明光源和显微成像组件。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支撑框架由前、后面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调整平台,实现对弹壳物证的X/Y/Z方向的相对位移;/n环形照明光源组件,对弹壳物证进行照明;/n显微成像组件,对弹壳物证进行变焦成像、拍照;/n支撑框架,用于支撑固定调整平台、环形照明光源和显微成像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平台,实现对弹壳物证的X/Y/Z方向的相对位移;
环形照明光源组件,对弹壳物证进行照明;
显微成像组件,对弹壳物证进行变焦成像、拍照;
支撑框架,用于支撑固定调整平台、环形照明光源和显微成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平台包括平台底盘、X/Y轴滑台、Z轴调整组件、限位组件和夹具托盘;
所述的平台底盘一侧固定Z轴调整组件,所述的X/Y轴滑台固定在平台底盘上,所述的夹具托盘固定在X/Y轴滑台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照明光源组件包括环形光源、光源支撑板、光源组件驱动电机、光轴组件、丝杠组件和限位组件;
所述的环形光源固定在光源支撑板一端下表面;
所述的光轴组件包括光轴和直线轴承,所述的丝杠组件包括丝杆和丝杠法兰;所述的直线轴承、丝杠法兰均固定在支撑板另一端的上表面,光轴、丝杆分别与直线轴承、丝杠法兰配合安装;
所述的光轴上端穿过并相对固定在支撑框架上,下端穿过并相对固定在光源支撑板上,所述的光源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框架上;
所述的丝杆上端穿过支撑框架,并与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的光源组件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丝杆下端穿出光源支撑板;
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开关和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开关固定在光源支撑板远离环形光源一端的侧壁上;所述的限位块固定在支撑框架上与限位开关配合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壳物证特征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成像组件包括变焦镜头组件、工业相机、变焦驱动组件和反射棱镜组件;
所述的变焦镜头组件底部连接工业相机,变焦镜头前端通过套入的镜头前、后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的变焦镜头在镜头前、后支撑架内分别由4个紧定螺栓固定;
所述的变焦驱动组件包括变焦驱动电机和变焦驱动轮,所述的变焦驱动电机通过支撑座固定在镜头前支撑架的下部;所述的变焦驱动轮固定在驱动轴一端,驱动轴另一端与变焦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的反射棱镜组件包括视觉光路反射棱镜和反射棱镜支撑架,所述的反射棱镜支撑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莉郭玉良王震仲铭邹海仲志栋李哲李志陶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盾三维高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