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92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52
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包括:框架、伸出杆、相机、固定滑轮、配重块和背景板,通过固定滑轮和挂钩将样品四角均匀配重,保证四角受力均匀,在固定位置进行拍照,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统一性,通过软件对拍摄的高清照片进行处理,通过信息化计量方法计算织物的通视度,计算过程较为简洁,计算结果准确性大大提高。

A tool for measuring the visibility of text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
技术介绍
在功能性的织物成品使用中,通视度也为其考核的项目之一,决定了织物是否可以起到一定的遮障功能但又不影响其他性能。传统的计算通视度的方法是整网对着阳光,四角受力拉直,通过胶卷相机进行拍照后,将底片按照透光部分及不透光部分进行分别裁剪然后称重,通过计算重量比得到纺织品的通视度。这种计算方法费时费力,计算结果偏差较大,最终得到的通视度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通过固定滑轮和挂钩将样品四角均匀配重,保证四角受力均匀,在固定位置进行拍照,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统一性,通过软件对拍摄的高清照片进行处理,通过信息化计量方法计算织物的通视度,计算过程较为简洁,计算结果准确性大大提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包括:框架、伸出杆、相机、固定滑轮、配重块和背景板,所述框架呈方形框架结构,其他部件安装在其上,所述伸出杆安装在框架顶部,向框架顶面中心伸出,所述相机悬挂在框架顶部中心,安装在伸出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滑轮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中间四根铝型材上,四个固定滑轮的位置连起来呈正方形,所述配重块包括四个,分别通过固定滑轮连接待测织物的四角,使待测织物保持张紧状态;所述背景板安装在框架底部的铝型材上,其颜色与待测织物的颜色反差明显。进一步说,所述相机位于待测织物的上部中心位置,能够对待测织物进行垂直拍摄,拍摄待测织物在背景板的投影,摄取投影面积为0.25~0.30m2。进一步说,所述框架底部四角设置滚轮,能够使工装随处移动。使用时,将待测织物四角通过固定滑轮与配重块连接,保证四个角施加相同的张力将网状待测织物张紧;然后在样品下方增加颜色反差明显的背景板,安装在伸出杆端部的相机对准待测织物中心位置并进行垂直照相,拍摄待测织物在背景板的投影,摄取投影面积为0.25~0.30m2。相机拍摄的高清图片导入软件,用PS软件对画面进行计量处理,将透光部分与不透光部分设定不同选区并通过改变填充色度直接读取透光部分的通视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针对网状织物使用工况选取规定尺寸的样品进行试验,精确计算网状织物的通视度是否满足使用需求;2)通过工装使所有样品拍摄状态保持一致,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统一性;3)通过四角滑轮配重,既保证了织物充分张开,也保证了四角张力相同且减少了摩擦力影响,对通视度的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打好了基础;4)替代了传统的靠人力拉开整网的方法,通过使用轻便的工装将样品进行固定,操作简单,1-2人即可操作,大大简化了试验过程,计算结果准确性大大提高;5)工装采用铝型材,重量较轻,四角配有滚轮,移动方便,大大缩减了通视度试验所占用的人力、物力,还提高了数据的精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独处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框架1、伸出杆2、滚轮3、固定滑轮4、配重块5、背景板6、待测织物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包括:框架1、伸出杆2、相机、固定滑轮4、配重块5和背景板6,所述框架1呈方形框架结构,其他部件安装在其上,所述伸出杆2安装在框架1顶部,向框架1顶面中心伸出,所述相机悬挂在框架1顶部中心,安装在伸出杆2的一端;所述固定滑轮4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框架1的中间四根铝型材上,四个固定滑轮4的位置连起来呈正方形,所述配重块5包括四个,分别通过固定滑轮4连接待测织物7的四角,使待测织物7保持张紧状态;所述背景板6安装在框架1底部的铝型材上,其颜色与待测织物7的颜色反差明显。所述相机位于待测织物7的上部中心位置,能够对待测织物7进行垂直拍摄,拍摄待测织物7在背景板6的投影,摄取投影面积为0.25~0.30m2。所述框架1底部四角设置滚轮3,能够使工装随处移动。使用时,将待测织物7四角通过固定滑轮4与配重块5连接,保证四个角施加相同的张力将网状待测织物7张紧;然后在样品下方增加颜色反差明显的背景板6,安装在伸出杆2端部的相机对准待测织物7中心位置并进行垂直照相,拍摄待测织物7在背景板6的投影,摄取投影面积为0.25~0.30m2。相机拍摄的高清图片导入软件,用PS软件对画面进行计量处理,将透光部分与不透光部分设定不同选区并通过改变填充色度直接读取透光部分的通视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包括:框架、伸出杆、相机、固定滑轮、配重块和背景板,所述框架呈方形框架结构,其他部件安装在其上,所述伸出杆安装在框架顶部,向框架顶面中心伸出,所述相机悬挂在框架顶部中心,安装在伸出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滑轮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中间四根铝型材上,四个固定滑轮的位置连起来呈正方形,所述配重块包括四个,分别通过固定滑轮连接待测织物的四角,使待测织物保持张紧状态;所述背景板安装在框架底部的铝型材上,其颜色与待测织物的颜色反差明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纺织品通视度的工装,包括:框架、伸出杆、相机、固定滑轮、配重块和背景板,所述框架呈方形框架结构,其他部件安装在其上,所述伸出杆安装在框架顶部,向框架顶面中心伸出,所述相机悬挂在框架顶部中心,安装在伸出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滑轮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中间四根铝型材上,四个固定滑轮的位置连起来呈正方形,所述配重块包括四个,分别通过固定滑轮连接待测织物的四角,使待测织物保持张紧状态;所述背景板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苏试海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