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新型嵌合酶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涉及表达系统领域,特别是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系统。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生产具有5’-末端帽(cap)结构且优选具有3’poly(A)尾的RNA分子的嵌合酶。在真核生物中,信使RNA(mRNA)的前体,即前体mRNA,是通过RNA聚合酶II合成的,然后进行多种转录后修饰,这是其生物学活性(包括翻译、稳定性或免疫应答调节)所必需的。这些修饰中的两种对mRNA代谢及其翻译特别重要:在其5’-末端加帽,以及在其3’-末端加聚腺苷酸尾。加帽(capping)是一种几乎在所有真核信使RNA的5’-末端均存在的特殊结构。最简单的帽结构cap-0导致添加N7处甲基化的鸟嘌呤核苷,该鸟嘌呤核苷通过5’-5’三磷酸与初级RNA的末端连接(即m7GpppN,其中N是任何碱基,p表示磷酸,m表示甲基)。在所谓的典型途径中,cap-0的形成涉及一系列三个酶促反应:RNA三磷酸酶(RTPase)将未成熟的前体mRNA的5’三磷酸末端的γ磷酸残基去除成为二磷酸,RNA鸟苷酰基转移酶(GTase)将GMP从GTP转移到未成熟的RNA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质嵌合酶,其包含或由以下组成:/n-至少一个加帽酶催化结构域,特别地,所述加帽酶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ap-0典型加帽酶、cap-0非典型加帽酶、cap-1加帽酶和cap-2加帽酶;和/n-至少一个蛋白质-RNA拴系系统RNA结合结构域;/n其中所述RNA结合结构域与所述蛋白质-RNA拴系系统的RNA元件特异性结合,所述RNA元件由特定RNA序列和/或结构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7 EP 17306006.21.一种细胞质嵌合酶,其包含或由以下组成:
-至少一个加帽酶催化结构域,特别地,所述加帽酶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ap-0典型加帽酶、cap-0非典型加帽酶、cap-1加帽酶和cap-2加帽酶;和
-至少一个蛋白质-RNA拴系系统RNA结合结构域;
其中所述RNA结合结构域与所述蛋白质-RNA拴系系统的RNA元件特异性结合,所述RNA元件由特定RNA序列和/或结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或由以下组成:
-至少一个RNA三磷酸酶催化结构域;
-至少一个鸟苷酰基转移酶催化结构域;
-至少一个N7-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催化结构域;和
-至少一个蛋白质-RNA拴系系统RNA结合结构域;
特别地,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催化结构域是cap-0典型加帽酶的催化结构域,更特别地是病毒cap-0典型加帽酶的催化结构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合酶,其中所述RNA结合结构域是噬菌体蛋白质-RNA拴系系统的噬菌体RNA结合结构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合酶,其中所述RNA结合结构域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噬菌体蛋白的噬菌体RNA结合结构域:MS2外壳蛋白、R17外壳蛋白和λ形噬菌体N抗终止蛋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合酶,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poly(A)聚合酶催化结构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合酶,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DNA依赖性RNA聚合酶催化结构域,特别是噬菌体DNA依赖性RNA聚合酶催化结构域。
7.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或一组分离的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合酶,或者分离的核酸分子编码嵌合酶,其特征在于,其序列包含编码蛋白质-RNA拴系系统的RNA结合结构域的核酸序列,所述核酸序列与以下核酸序列框内融合,特别是按顺序框内融合:
-编码至少一个poly(A)聚合酶催化结构域的核酸序列;和
-编码至少一个加帽酶催化结构域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RNA结合结构域与所述蛋白质-RNA拴系系统的RNA元件特异性结合,所述RNA元件由特定RNA序列和/或结构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其序列进一步包含编码至少一个DNA依赖性RNA聚合酶催化结构域,特别是噬菌体DNA依赖性RNA聚合酶催化结构域的核酸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其序列进一步包含编码核糖体跳跃基序的核酸序列,所述编码核糖体跳跃基序的核酸序列位于所述编码poly(A)聚合酶催化结构域的核酸序列与所述编码至少一个加帽酶催化结构域的核酸序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与至少一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启动子可操作地连接:
-RNA聚合酶II的启动子;
-噬菌体D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启动子;和
-权利要求6或8中所定义的所述D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启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