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07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包括回字形输送轨道,沿回字形输送轨道的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烘干室,干燥室内位于回字形输送轨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室门,干燥室内布置有蒸汽管道,干燥室的上端均连通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处均对应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依次与冷却器和油水分离器相连。以解决现有菊花干燥方法效率低,生产出的菊花品质较差,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高的问题。属于菊花加工领域。

A mixed drying production line of back Chrysanthem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属于菊花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以其杀青、干燥后的头状花序人药。新鲜菊花含水量较高,其中花瓣部分含水量较少,组织较嫩,容易干燥,而花头部分含水量特大,可达80%以上,且组织较老,不易失水,亦即菊花花头是一种组织极不均匀的药材。干菊花大多用于泡茶饮用,具有味浓香甜、去腻消食、醒脑益神之功能。因此,对于菊花的色、香、形、味要求很高,要求杀青干燥后原色、原味、原样,这就要求熟化后烘干。目前大规模杀青、干燥一般采用将干燥架放入烘干室内对菊花杀青、烘干,但现有的杀青、烘干供热方法能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了大量的热能,且杀青和烘干效率较低,时间长,且常常发生菊花经一次烘干后无法满足要求,需重新转移至烘干房或烘干设备内进行烘干,直到达到烘干要求,效率低,且菊花多次烘干之间间隔时间长,冷却后多次重复加热烘干会导致菊花极脆,在转移时极易破碎,生产出的菊花品质极难保证,为提升菊花的品质,解决加工成本,缩短加工周期,特设计了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菊花干燥架(13)的回字形输送轨道(1),沿回字形输送轨道(1)的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干燥室(2),回字形输送轨道(1)的输送方向上,干燥室(2)的进入口和输出口处均设置有室门(3),干燥室(2)内布置有蒸汽管道(4),干燥室(2)的上端均连通有排气管道(5),排气管道(5)处均对应设置有抽风机(6),所述排气管道(5)的另一端连接有油水分离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菊花干燥架(13)的回字形输送轨道(1),沿回字形输送轨道(1)的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干燥室(2),回字形输送轨道(1)的输送方向上,干燥室(2)的进入口和输出口处均设置有室门(3),干燥室(2)内布置有蒸汽管道(4),干燥室(2)的上端均连通有排气管道(5),排气管道(5)处均对应设置有抽风机(6),所述排气管道(5)的另一端连接有油水分离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字形输送轨道(1)包括分别设置于四个转角处的皮带输送机(1-1)和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皮带输送机(1-1)之间的四个直线型滚筒输送机(1-2),所述皮带输送机(1-1)和直线型滚筒输送机(1-2)沿回字形同一周向依次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回字形输送轨道(1)中的一个皮带输送机(1-1)作为系统进料端,除该皮带输送机(1-1)以外的回字形输送轨道(1)均设置于干燥室(2)内,共有四个沿回字形输送轨道(1)设置的长方形的干燥室(2),且回字形输送轨道(1)的每个直线段轨道均设置于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干燥室(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4)蛇形分布固定于干燥室(2)的侧壁处,干燥室(2)的室门(3)为弹簧门,干燥室(2)内均分布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和微波磁控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2)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导槽(12),导槽(12)沿回字形输送轨道(1)设置,回字形输送轨道(1)上输送的菊花干燥架(13)为正方形架体结构,且菊花干燥架(13)的侧面均设置有限位块(14),菊花干燥架(13)摆放于回字形输送轨道(1)的中部输送时,菊花干燥架(13)相对两侧的限位块(14)刚好卡设于干燥室(2)相对两的导槽(12)内,以避免菊花干燥架(13)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侧翻或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字形菊花混合干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油水分离器(7)包括冷凝箱体(7-1),冷水直管(7-2)于冷凝箱体(7-1)的中部沿竖向贯通冷凝箱体(7-1),且冷水直管(7-2)与冷凝箱体(7-1)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密封连接,冷水直管(7-2)通过电机(7-5)驱动绕轴心转动,冷水直管(7-2)的上端用于接冷水水源,所述排气管道(5)的另一端均经冷凝箱体(7-1)的上端面与箱体内腔相连通,冷凝箱体(7-1)内的冷水直管(7-2)上设置有单向阀(7-9),冷凝箱体(7-1)内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浩钟丽琼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