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63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棉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顶端焊接有外壳,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外壳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外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送风机构,送风机构包括焊接在外壳内部一侧的支撑座,支撑座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轴套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套筒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扇叶,外壳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外壳的一侧上方安装有温度表,外壳的一侧位于温度表的下方安装有压力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节现场环境的温度,从而能够避免高温环境对生产设备造成影响。

A refrigeratio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the production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棉生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离心喷吹工艺制作玻璃纤维棉的生产工艺中,主要高温液化、离心喷吹、高温二次拉伸、集棉、高温固化等工艺,整个生产工艺大部分都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完成的,因此这将导致生产现场处于比较高的温度,对现场工人实际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尤其是生产现场需保证良好的通风,因此空调系统无法在实际环境中使用。此外高温环境对生产设备安全性也是极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场环境温度无法调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顶端焊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端部卡接有进气格栅,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端部卡接有出气格栅,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焊接在外壳内部一侧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轴套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扇叶,所述外壳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通过阀门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阀门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外壳的一侧上方安装有温度表,所述外壳的一侧位于温度表的下方安装有压力表。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焊接在底座四角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焊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套接在支撑杆的外表面,所述滑套的底端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焊接有第一磁铁,所述滑套的顶端焊接有外壳,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中部焊接有与第一磁铁同性相斥的第二磁铁。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粘接有吸音减震垫。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和送风机构均位于外壳的中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有益效果在于:1、吸音减震垫的设置,能够减小震动,减小噪音污染,底座、外壳、进气口、进气格栅、出气口、出气格栅、支撑座、驱动电机、转轴、套筒、扇叶、冷凝器、阀门、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温度表和压力表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对生产现场环境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避免高温环境对生产设备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撑杆2、减震弹簧3、滑套4、滑槽5、第一磁铁6、外壳7、第二磁铁8、吸音减震垫9、进气口10、进气格栅11、出气口12、出气格栅13、支撑座14、驱动电机15、转轴16、套筒17、扇叶18、冷凝器19、阀门20、冷却水进水管21、冷却水出水管22、温度表23、压力表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顶端焊接有外壳7,外壳7的内表面粘接有吸音减震垫9,外壳7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的端部卡接有进气格栅11,外壳7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12,出气口12的端部卡接有出气格栅13,外壳7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送风机构,送风机构包括焊接在外壳7内部一侧的支撑座14,支撑座14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设备相连接,驱动电机15通过轴套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17,套筒17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扇叶18,外壳7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19,冷凝器19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设备相连接,冷凝器19和送风机构均位于外壳7的中部,冷凝器19的进口通过阀门20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21,冷凝器19的出口通过阀门20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22,外壳7的一侧上方安装有温度表23,外壳7的一侧位于温度表23的下方安装有压力表24,吸音减震垫9的设置,能够减小震动,减小噪音污染,底座1、外壳7、进气口10、进气格栅11、出气口12、出气格栅13、支撑座14、驱动电机15、转轴16、套筒17、扇叶18、冷凝器19、阀门20、冷却水进水管21、冷却水出水管22、温度表23和压力表24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对生产现场环境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避免高温环境对生产设备造成影响。在使用时,先启动冷却水进水管21上的阀门,将冷却水流入到冷凝器19内,在冷却水流入冷凝器19的同时,启动冷凝器19,从而冷凝器19对冷凝器19内的冷却水进行制冷工作,在冷凝器19工作的同时,启动驱动电机15带动转轴16转动,转轴16带动套筒17转动,套筒17带动扇叶18转动,扇叶18在旋转时,能够将冷凝器19上的冷气通过出气口12吹出,从而调节现场环境的温度。实施例2参照图1-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减震结构包括焊接在底座1四角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焊接有减震弹簧3,减震弹簧3的一端焊接有滑套4,滑套4套接在支撑杆2的外表面,滑套4的底端开设有与支撑杆2相配合的滑槽5,底座1的顶端中部焊接有第一磁铁6,滑套4的顶端焊接有外壳7,外壳7的底端中部焊接有与第一磁铁6同性相斥的第二磁铁8,底座1、支撑杆2、减震弹簧3、滑套4和滑槽5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减小驱动电机15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从而能够减小噪音污染,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8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辅助减震,从而避免外壳7因震动过大,而产生噪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顶端焊接有外壳(7),所述外壳(7)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的端部卡接有进气格栅(11),所述外壳(7)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12),所述出气口(12)的端部卡接有出气格栅(13),所述外壳(7)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焊接在外壳(7)内部一侧的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通过轴套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扇叶(18),所述外壳(7)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19),所述冷凝器(19)的进口通过阀门(20)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21),所述冷凝器(19)的出口通过阀门(20)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22),所述外壳(7)的一侧上方安装有温度表(23),所述外壳(7)的一侧位于温度表(23)的下方安装有压力表(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调节生产现场环境温度的制冷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顶端焊接有外壳(7),所述外壳(7)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的端部卡接有进气格栅(11),所述外壳(7)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12),所述出气口(12)的端部卡接有出气格栅(13),所述外壳(7)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焊接在外壳(7)内部一侧的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通过轴套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扇叶(18),所述外壳(7)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冷凝器(19),所述冷凝器(19)的进口通过阀门(20)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21),所述冷凝器(19)的出口通过阀门(20)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22),所述外壳(7)的一侧上方安装有温度表(23),所述外壳(7)的一侧位于温度表(23)的下方安装有压力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涛王艳龙丁开利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华德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