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高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高镍的正极材料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是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常用材料,但是高镍材料由于镍含量较高,在高温下的循环性能较差,即使添加了本领域常用的成膜剂FEC或VC,其效果依然难以得到改善,而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FEC和VC等添加剂在高镍正极材料的表面容易分解,从而导致添加剂的性能难以发挥,并且产生的气体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化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包括以镍元素为主的正极活性材料,具体为LiNixM1-xO2,x≥0.5,所述负极包括石墨基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化成方法包括,先将负极与锂片组成实验电池,在第一电解液中预化成,化成结束后,将化成后的负极与所述正极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进行化成。所述第一电解液中含有FEC和VC,总含量不超过5%;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包括以镍元素为主的正极活性材料,具体为LiN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包括以镍元素为主的正极活性材料,具体为LiNixM1-xO2,x≥0.5,M选自过渡金属元素,所述负极包括石墨基负极活性材料,所述化成方法包括:
1)将负极与锂片组成实验电池,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含有FEC和VC,其中FEC和VC的总含量不超过电解液体积的5%;
2)在0.1-0.8V之间进行充放电循环若干次;
3)调整实验电池电压为0.8V,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取出负极,与所述正极和隔膜组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不含有FEC和VC;
5)以0.05-0.1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3.4-3.5V,在该电压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6)以0.1-0.2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3.7-3.8V,在该电压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7)调整电池温度为5-15摄氏度;
8)脉冲充电,所述脉冲电流为0.1-0.2C,脉冲时间为30-300s,间隔3-10s,直至电池电压到达充电截止电压4.2-4.3V,在该电压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9)在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之间恒流充放电循环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