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多孔材料和锂离子电池隔膜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电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隔膜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避免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并确保电解液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自由迁移,因此膜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为聚烯烃类材料,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等。此类隔膜表面能低,对电解液的浸润性、吸液率较差,不利于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迁移,而且聚烯烃材料熔点低,热稳定性差,电池失控时,内部急剧升温,导致隔膜发生极大热收缩,使电池内部发生短路,引发电池安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发具有耐热性能和对电解液良好浸润性的隔膜,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聚砜(PSf)是一种重要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其含有醚键和砜基极性基团,利于提高对电解液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它是以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为原料制备的多孔膜;所述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总分子量为50~200kDa,其中聚乙二醇的质量分数为5~4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在125℃和150℃热处理1h后热收缩率均低于5%,在电解液中浸泡2min后吸液率高于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它是以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为原料制备的多孔膜;所述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总分子量为50~200kDa,其中聚乙二醇的质量分数为5~4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在125℃和150℃热处理1h后热收缩率均低于5%,在电解液中浸泡2min后吸液率高于10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总分子量为60~90kDa,其中聚乙二醇的质量分数为10~3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在125℃和150℃热处理1h后热收缩率均低于3%,在电解液中浸泡2min后吸液率高于30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总分子量为79.1kDa,其中聚乙二醇的质量分数为2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在125℃和150℃热处理1h后热收缩率均低于3%,在电解液中浸泡2min后吸液率高于450%。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是将所述的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制成制膜液后在基底表面刮涂制膜,然后再选择性溶胀致孔得到的多孔膜;或者是将所述的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在高温加热熔融后挤出制膜,然后再选择性溶胀致孔得到的多孔膜。
5.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方法,包括:用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制成致密薄膜,然后将所述致密薄膜采用选择性溶胀致孔,得到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制成致密薄膜,是将所述的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制成制膜液后在基底表面刮涂制膜;或者是将所述的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在高温加热熔融后挤出制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