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5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盖体表面中心位置处增设电极引出孔,并且使电极组件的一端穿过电极引出孔与内部电芯相连接;盖体表面增设注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穿戴电池盖体部位的结构优化,于盖体表面适当位置处分别设置注液孔与电极引出孔,便于使电极直接从引出孔直接引出,避免了以往先装配电极组件而后再逐一装配的弊端,明显优越于以往在实施电池电极装配的方式,有利于促使穿戴电池的便捷式装配且利于快速、简单进行自动化生产;另外,还通过对穿戴电池设计进行防爆结构的设计,形成便于量产化的防爆式穿戴电池。

A wearable battery structure for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日益发展的能源市场来说,如何有效地实现量化生产也是其领域内其中一个待研发的方向,影响量化生产的因素通常包括电池生产设备、生产成本、以及因电池类型不同而带来的一些不利于加工生产方面的繁琐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穿戴电池(即纽扣电池或钮扣电池,仅是名称用语不同,实际为相同产品)领域,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通过对以往为了实现穿戴电池量化生产所实施的一系列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地分析之后发现,影响穿戴电池量化生产的因素不仅仅包括以上提出的几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穿戴电池自身结构,即包括穿戴电池电芯、外壳体以及相应的密封结构等,只有真正的从穿戴电池自身的构造方面进行优化,使其利于量化生产,才能结合配备的加工生产设备、生产原料成本进一步实现量化生产。因穿戴电池具备体形较小的特点,故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应用范围包括各类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电源,常见的如电脑主板、电子表、电动玩具、心脏起搏器、计数器、耳机以及一些工业电子设备等。一般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惯用金属、不锈钢材料等作为穿戴电池的正极,其负极惯用金属、不锈钢等材料的圆形盖,该结构形式也大多应用于目前的可充电式穿戴电池,因而,包括穿戴电池上、下盖体,以及密封组件等各个部位,其截面均以圆形为主,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穿戴电池的技术方案也是以圆形结构为主。当然,由于穿戴电池的防爆性能至关重要,也是目前技术人员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因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在设计本技术方案之前,已经结合充电式穿戴电池的自身构造、性能等方面设计出了一系列具备防爆性能的穿戴电池,使其解决了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子设备的穿戴电池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着防爆性能较差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所实施的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仅仅在于如何针对穿戴电池自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便使其有利于实现量产化,也包括如何针对在实现穿戴电池防爆性能的基础上而对自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便防爆穿戴电池有利于实现量产化。综上分析,本专利技术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应用进行经验总结之后,提出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主要针对穿戴电池、或者针对在形成防爆功能基础上的穿戴电池,通过对其盖体部位的结构优化,来克服以往在实施时通常采用多个组件进行逐一组装的繁琐,从而有利于穿戴电池的便捷式装配且利于快速、简单进行自动化生产。因而,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部分解决或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也是为了满足穿戴电池、特别是防爆式穿戴电池的便于简单、快捷、有效地实现量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利于促进穿戴电池、以及防爆式穿戴电池的便捷式装配,且利于快速、简便地实施自动化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壳体与盖体连接构成用于容纳电芯的腔室,其中的电芯与电极组件相连接,该盖体表面中心位置处增设电极引出孔,并且使电极组件的一端穿过电极引出孔与内部电芯相连接;其中的盖体表面增设注液孔,并且该注液孔的位置与电极引出孔的所在位置相邻。对于该穿戴电池结构,技术人员还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补充:相应地,盖体采用圆盘形状并且其与壳体装配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密封腔室。对于盖体,其上表面的面积大于壳体底面的面积,以使盖体遮盖于壳体上方。或者,盖体覆盖于壳体顶面,并且于延伸出壳体的外边缘。结合以上技术方案,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对技术方案进行适当的改进,形成利于防爆穿戴电池量产化的技术方案,包括:于盖体内表面设置至少一道防爆槽;进一步地,防爆槽采用激光雕刻而成;进一步地,防爆槽采用弧形结构。进一步地,防爆槽设置于盖体内表面的边缘位置处。此外,技术人员还可结合现有技术手段,使壳体与盖体之间密封连接。再如,壳体可采用金属组件,包括铜组件、铝组件、或钼组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穿戴电池盖体部位的结构优化,于盖体表面适当位置处分别设置注液孔与电极引出孔,便于使电极直接从引出孔直接引出,避免了以往先装配电极组件而后再逐一装配的弊端,经过生产实践验证,通过对结构装配方面进行优化,明显优越于以往在实施电池电极装配时采用逐一组装的方式,有利于促使穿戴电池的便捷式装配且利于快速、简单进行自动化生产;另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对穿戴电池设计进行防爆结构的设计,形成便于量产化的防爆式穿戴电池。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实施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实施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实施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实施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实施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实施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以往采用逐一装配方式的穿戴电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盖体一;3、注液孔;4、电极引出孔;5、电极组件;6、盖体二;7、盖体三;8、防爆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拟实施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在确保穿戴电池注液以及便于电极装配的基础上,如何解决穿戴电池关于其提高加工生产的量产化问题,以及解决防爆式穿戴电池的量产化问题,从而提高穿戴电池、特别是防爆式穿戴电池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并且促进其加工生产更加快捷、简单。本专利技术所实施之技术方案,主要以穿戴电池、以及其中的防爆式穿戴电池结构为基础,对注液部位、以及电极装配部位进行相应的优化,形成利于提升量产化的穿戴电池构造。然而,在应用过程中,虽然是以穿戴电池或其中的防爆式穿戴电池为主,但由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涉及到的穿戴电池范围之广,对于穿戴电池本体不便于详细限制其具体的尺寸、型号以及材质,凡是能够适合于本专利技术的穿戴电池壳体、电极组件、密封结构等,在其基础上,技术人员都可以依据本专利技术所实施的技术手段来轻易地实施。因而,包括电池尺寸、型号、材质、盖体的尺寸、材质等,这些均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对于不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之内的这些常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无必要将每一个细节都细化出来,若要全部列举出来是不现实的。显然,本专利技术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常规技术手段参照及实施的有利于实现量产化的穿戴电池,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条件以及使用需求,按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形成的产品进行实际应用与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壳体与盖体连接构成用于容纳电芯的腔室,其中的电芯与电极组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盖体表面中心位置处增设电极引出孔,并且使所述电极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电极引出孔与内部电芯相连接;/n所述盖体表面增设注液孔,并且所述注液孔的位置与所述电极引出孔的所在位置相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壳体与盖体连接构成用于容纳电芯的腔室,其中的电芯与电极组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表面中心位置处增设电极引出孔,并且使所述电极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电极引出孔与内部电芯相连接;
所述盖体表面增设注液孔,并且所述注液孔的位置与所述电极引出孔的所在位置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采用圆盘形状并且其与壳体装配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密封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表面的面积大于壳体底面的面积,以使盖体遮盖于壳体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促进量产化的穿戴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覆盖于壳体顶面,并且于延伸出壳体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科瑞龙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