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36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包括:一罩体,用于与设备连接;至少两个风机,连接在所述罩体内;一散热网板组件,连接在所述罩体的上表面上,用于在所述风机的排风口形成阻隔;至少两个支撑件,对称连接在所述罩体的上表面上;至少一旋转件,两端穿在所述支撑件内,能够在所述支撑件上旋转,并且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之间留有间隙;以及至少一阻挡件,连接在所述旋转件上,能够随着所述旋转件旋转,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局部贴合,遮挡其中一个所述风机上的排风口,并且同时打开另一个所述风机上的排风口;克服了多个风机排布时,热风会由未开启的风机回流到设备内部,造成散热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A structure of fan cooling baff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散热
,具体的说是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
技术介绍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有利于设备的通风散热;由于风机通常都需要长时间地运行,因此对风机的可靠性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往往会备用至少一个风机,也就是多个风机装在同一个设备中,但是正常运行的时候只启动其中一个,另外的风机为备用;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可靠地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只启动一个风机,这个风机在通过散热网板向外排风散热时,由于空气压差,会有部分热风由没有开启的风机进入到设备内部,影响了散热性能,并且还会将灰尘等外界杂质带入设备中,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多个风机排布时,热风会由未开启的风机回流到设备内部,造成散热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一罩体,用于与设备连接;至少两个风机,连接在所述罩体内;一散热网板组件,连接在所述罩体的上表面上,用于在所述风机的排风口形成阻隔;至少两个支撑件,对称连接在所述罩体的上表面上;至少一旋转件,两端穿在所述支撑件内,能够在所述支撑件上旋转,并且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之间留有间隙;以及至少一阻挡件,连接在所述旋转件上,能够随着所述旋转件旋转,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局部贴合,遮挡其中一个所述风机上的排风口,并且同时打开另一个所述风机上的排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罩体包括一四方体形框架;一面板,具有一开口,连接在所述四方体形框架上,用于连接所述散热网板组件和所述支撑件;以及连接座,连接在所述面板的背面,用于连接所述风机。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网板组件包括一四方体形框板,连接在所述面板的正面上;以及一散热网板,连接在所述四方体形框板上,用于覆盖所述开口,挡住所述风机上的排风口。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具有一第一通孔,便于所述旋转件穿过,并且具有两个第二通孔,便于与所述罩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内还设置有轴承。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为一台阶轴。进一步的:所述阻挡件为一折弯板,折角为90°。进一步的:所述阻挡件上还设置有两个密封件。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件,连接在所述罩体上,用于带动所述旋转件旋转。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一第一法兰,连接在所述旋转件一端;一电机,通过一接头连接在所述第一法兰上,并且连接在所述罩体上;以及一护罩,连接在所述罩体上,用于罩住所述第一法兰,电机和接头。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上连接有旋转件,旋转件上连接有阻挡件,当其中一个风机开启时,风会推动阻挡件,以旋转件为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热风被排出,并且使得阻挡件与散热网板组件的局部贴合,遮挡另一个风机上的排风口,防止热风回流;从而克服了多个风机排布时,热风会由未开启的风机回流到设备内部,造成散热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防止热风回流,提高散热性能的技术效果,有利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罩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散热网板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支撑件,旋转件,阻挡件和密封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支撑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驱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0.罩体,11.四方体形框架,12.面板,121.开口,13.连接座,20.风机,30.散热网板组件,31.四方体形框板,32.散热网板,40.支撑件,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轴承,50.旋转件,60.阻挡件,61.密封件,70.驱动件,71.第一法兰,72.电机,73.接头,74.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多个风机排布时,热风会由未开启的风机回流到设备内部,造成散热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包括:一罩体10,用于与设备连接;两个风机20,连接在所述罩体10内;一散热网板组件30,连接在所述罩体10的上表面上,用于在所述风机20的排风口形成阻隔;两个支撑件40,对称连接在所述罩体10的上表面上;一旋转件50,两端穿在所述支撑件40内,能够在所述支撑件40上旋转,并且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之间留有间隙;以及一阻挡件60,连接在所述旋转件50上,能够随着所述旋转件50旋转,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局部贴合,遮挡其中一个所述风机20上的排风口,并且同时打开另一个所述风机20上的排风口;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支撑件40,支撑件上40连接有旋转件50,旋转件50上连接有阻挡件60,当其中一个风机20开启时,风会推动阻挡件60,以旋转件50为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热风被排出,并且使得阻挡件60与散热网板组件30的局部贴合,遮挡另一个风机20上的排风口,防止热风回流;从而克服了两个风机20排布时,热风会由未开启的风机20回流到设备内部,造成散热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防止热风回流,提高散热性能的技术效果;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中,所述罩体10包括一四方体形框架11;一面板12,具有一开口121,连接在所述四方体形框架11上,用于连接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和所述支撑件40;以及连接座13,连接在所述面板12的背面,用于连接所述风机20;实施时,所述四方体形框架11由四个边框板组合而成,边框板通过两毫米厚的钢板折弯成近似“[”形,之后四个边框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组合;所述面板12采用一厚度为两毫米的钢板,中间部位机加工出长方形的开口121,与四方体形框架1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座13数量为五个,两长三短,每个都由厚度为两毫米的钢板折弯成近似“[”形,焊接在面板12的背面,用于与所述风机20之间穿入螺钉连接;通过四方体形框架11与设备之间穿入螺钉连接,使得风机20能够被可靠地定位;具体来说,如图1、图2所示,所述风机20数量为两个,型号可采用D4D180-CB0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罩体(10),用于与设备连接;/n至少两个风机(20),连接在所述罩体(10)内;/n一散热网板组件(30),连接在所述罩体(10)的上表面上,用于在所述风机(20)的排风口形成阻隔;/n至少两个支撑件(40),对称连接在所述罩体(10)的上表面上;/n至少一旋转件(50),两端穿在所述支撑件(40)内,能够在所述支撑件(40)上旋转,并且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之间留有间隙;/n以及至少一阻挡件(60),连接在所述旋转件(50)上,能够随着所述旋转件(50)旋转,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局部贴合,遮挡其中一个所述风机(20)上的排风口,并且同时打开另一个所述风机(20)上的排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罩体(10),用于与设备连接;
至少两个风机(20),连接在所述罩体(10)内;
一散热网板组件(30),连接在所述罩体(10)的上表面上,用于在所述风机(20)的排风口形成阻隔;
至少两个支撑件(40),对称连接在所述罩体(10)的上表面上;
至少一旋转件(50),两端穿在所述支撑件(40)内,能够在所述支撑件(40)上旋转,并且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之间留有间隙;
以及至少一阻挡件(60),连接在所述旋转件(50)上,能够随着所述旋转件(50)旋转,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局部贴合,遮挡其中一个所述风机(20)上的排风口,并且同时打开另一个所述风机(20)上的排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0)包括一四方体形框架(11);一面板(12),具有一开口(121),连接在所述四方体形框架(11)上,用于连接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和所述支撑件(40);以及连接座(13),连接在所述面板(12)的背面,用于连接所述风机(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散热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板组件(30)包括一四方体形框板(31),连接在所述面板(12)的正面上;以及一散热网板(32),连接在所述四方体形框板(31)上,用于覆盖所述开口(121),挡住所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阳文胡全丹陆凯雷李勉王骏王猛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