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90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叶轮、一级中间冷却器、二级进气管以及二级叶轮,还包括排水箱,所述排水箱的入口与所述一级中间冷却器、排水箱的出口与所述二级进气管连接,所述排水箱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通过在一级中间冷却器和二级进气管之间设置排水箱,解决了一级中间冷却器中冷凝水与压缩空气分离困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冷凝水排出困难的问题。该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能够使空气压缩机高效运行,减少核心部件损坏的隐患。

A drainage structure of air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压缩机的外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压缩机包括一级叶轮1、一级中间冷却器2、二级进气管3、二级叶轮4以及冷凝水排出口5,空气经过一级叶轮1压缩后,成为具有一定压力的高温压缩气体,随后进入一级中间冷却器2进行冷却,温度下降到目标温度后,从一级中间冷却器2通过二级进气管3进入二级叶轮4进行进一步的压缩。压缩空气在一级中间冷却器2的内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温度的降低,会产生一定的冷凝水,需要通过冷凝水排出口5从冷却器中排出。类似现有的这种压缩机,由于结构的限制,压缩空气从一级中间冷却器通过二级进气管进入二级叶轮时,流速较高,而且一级中间冷却器的出气口位置较低,冷凝水排出口位置与气流方向相反,导致冷凝水较难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无法从冷凝水排出口排出,反而随着气流一起进入二级叶轮,造成压缩机效率下降,并且会给压缩机叶轮等核心部件带来故障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一级中间冷却器中冷凝水与压缩空气分离困难、冷凝水排出困难问题的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提高空气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减少核心部件损坏的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叶轮、一级中间冷却器、二级进气管以及二级叶轮,还包括排水箱,所述排水箱的入口与所述一级中间冷却器、排水箱的出口与所述二级进气管连接,所述排水箱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箱中设有导流板。优选地,所述导流板为弯折板,所述导流板设有若干个。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箱的入口设置在侧壁、出口设置在顶部,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排水箱的入口或出口处。优选地,所述冷凝水排出口低于所述一级中间冷却器的排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通过在一级中间冷却器和二级进气管之间设置排水箱,使压缩空气在排水箱中降速并旋转流动,借助离心力使冷凝水更易于从压缩空气中分离,解决了一级中间冷却器中冷凝水与压缩空气分离困难的问题;同时在气水分离即排水箱内设置冷凝水排出口,解决了冷凝水排出困难的问题。该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能够使空气压缩机高效运行,减少核心部件损坏的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压缩机的外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排水箱中导流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的实施例,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叶轮10、一级中间冷却器20、二级进气管30以及二级叶轮40,还包括排水箱50,排水箱50的入口与一级中间冷却器20、排水箱50的出口与二级进气管30连接,排水箱50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51。对于空气压缩机,为了避免一级中间冷却器20产生的冷凝水随空气进入二级叶轮40以及压缩机后续气体通路,对空气压缩机造成效率下降等负面影响,需要提高一级中间冷却器20的气水分离能力以及冷凝水排出能力。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通过在一级中间冷却器20和二级进气管30之间设置排水箱50,使压缩空气在排水箱50中降速并旋转流动,借助离心力使冷凝水更易于从压缩空气中分离,解决了一级中间冷却器20中冷凝水与压缩空气分离困难的问题;同时在气水分离即排水箱50内设置冷凝水排出口51,解决了冷凝水排出困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降低冷凝水分离的难度,如图3所示,在排水箱50中还设置有导流板52。导流板52能够使进入排水箱50中的压缩空气在其中旋转流动后再进入二级进气管30,从而通过气流旋转流动的离心力进一步分离冷凝水。其中,导流板52可以为弯折板,弯折的朝向以利于压缩空气在排水箱50中旋转为宜,且气流的方向为从一级中间冷却器20至二级进气管30;此外,导流板52设有数个,以便更充分地导流压缩空气,增强分离冷凝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箱50的入口设置在侧壁、出口设置在顶部,导流板52设置在排水箱50的入口或出口处,以便于引导压缩空气使其流畅进入排水箱50,使冷凝水易于附着在排水箱50的内壁。此外,冷凝水排出口51低于一级中间冷却器20的排气口,便于冷凝水的排出,避免冷凝水随着气流一起进入二级进气管30。实际使用时,由于在一级中间冷却器20和二级进气管30之间设置了排水箱50,空气经过一级叶轮10压缩后,成为具有一定压力的高温压缩气体;随后进入一级中间冷却器20进行冷却;温度下降到目标温度后,从一级中间冷却器20进入排水箱50;在排水箱50中,气体的通流面积增大,气体流速降低,冷凝水从压缩空气中分离的难度降低;同时,在排水箱50中增加了导流板52,压缩空气在排水箱50中旋转流动后再进入二级进气管30,通过气流旋转流动的离心力进一步了降低冷凝水分离的难度,使冷凝水易于附着在排水箱50内壁,然后从排水箱50底部的冷凝水排出口51排出;完成冷凝水分离的干燥的压缩空气通过二级进气管30进入二级叶轮40进行进一步的压缩。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能够使空气压缩机高效运行,减少核心部件损坏的隐患。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叶轮、一级中间冷却器、二级进气管以及二级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箱,所述排水箱的入口与所述一级中间冷却器、排水箱的出口与所述二级进气管连接,所述排水箱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叶轮、一级中间冷却器、二级进气管以及二级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箱,所述排水箱的入口与所述一级中间冷却器、排水箱的出口与所述二级进气管连接,所述排水箱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箱中设有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红灿
申请(专利权)人:IHI寿力压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