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226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4),以及转动安装于基板(4)上的吸合臂(3)和卡板(1);还包括联动于吸合臂(3)和卡板(1)之间的连杆(2);所述吸合臂(3)一端设定为外力输入端,另一端联动于连杆(2);所述连杆(2)一端转动连接于吸合臂(3),另一端通过突出部(21)与卡板(1)相连;所述卡板(1)为最终输出的锁止件,通过卡板(1)的转动以控制整个吸合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或开启状态;所述卡板(1)开设有容纳连杆(2)的突出部(21)的圆弧凹槽(11),所述突出部(21)配合在所述圆弧凹槽(11)中。该机构零件数量少,布局与受力合理,传动比较大,从而可以实现较大的吸合力,主要应用于背门锁或门锁的吸合功能。

A suc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合机构,属于汽车门锁结构

技术介绍
自吸合门锁中实现自吸合功能的主要部件为吸合机构,实现该功能最简单的机构就是用一个吸合臂零件直接推动卡板旋转运动即可,这种机构虽然简单,由于旋转卡板从全锁到开启需要较大的转动空间,并且吸合臂与旋转卡板之间接触面滑动摩擦力大,滑移距离长,容易磨损,传动比波动大,传动效率低,若提高传动比需要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体积小、空间利用率高,传动稳定可靠的吸合机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合机构,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基板4,以及转动安装于基板4上的吸合臂3和卡板1;还包括联动于吸合臂3和卡板1之间的连杆2;所述吸合臂3一端设定为外力输入端,另一端联动于连杆2;所述连杆2一端转动连接于吸合臂3,另一端通过突出部21与卡板1相连;所述卡板1为最终输出的锁止件,通过卡板1的转动以控制整个吸合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或开启状态;所述卡板1开设有容纳连杆2的突出部21的圆弧凹槽11,所述突出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4),以及转动安装于基板(4)上的吸合臂(3)和卡板(1);还包括联动于吸合臂(3)和卡板(1)之间的连杆(2);/n所述吸合臂(3)一端设定为外力输入端,另一端联动于连杆(2);/n所述连杆(2)一端转动连接于吸合臂(3),另一端通过突出部(21)与卡板(1)相连;/n所述卡板(1)为最终输出的锁止件,通过卡板(1)的转动以控制整个吸合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或开启状态;所述卡板(1)开设有容纳连杆(2)的突出部(21)的圆弧凹槽(11),所述突出部(21)配合在所述圆弧凹槽(1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4),以及转动安装于基板(4)上的吸合臂(3)和卡板(1);还包括联动于吸合臂(3)和卡板(1)之间的连杆(2);
所述吸合臂(3)一端设定为外力输入端,另一端联动于连杆(2);
所述连杆(2)一端转动连接于吸合臂(3),另一端通过突出部(21)与卡板(1)相连;
所述卡板(1)为最终输出的锁止件,通过卡板(1)的转动以控制整个吸合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或开启状态;所述卡板(1)开设有容纳连杆(2)的突出部(21)的圆弧凹槽(11),所述突出部(21)配合在所述圆弧凹槽(1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合机构,其特征是,
所述卡板(1)绕第一轴A旋转且通过第一轴A安装于基板(4)上,所述第一轴A固定于基板(4)上或属于基板(4)的一部分结构;
所述连杆(2)绕第二轴B旋转且通过第二轴B安装于吸合臂(3)上,所述第二轴B固定于吸合臂(3)上或属于吸合臂(3)的一部分结构;
所述吸合臂(3)绕第三轴C旋转且通过第三轴C安装于基板(4)上,所述第三轴C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维诺林振庆张宗明张立国张成龙王晶磊薛建军赵瑞刘少华李政佐杨举伟周洪波刘伟刘邦俊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