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17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它由除湿轮组件、除湿轮组件支撑杆、过滤器、处理风机、再生风机、再生加热器、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共同安装连接构成,其位置连接关系为:除湿轮组件置于机箱体中部组件支撑杆上,将机箱体分隔为各自封闭的两个腔,处理风机和再生风机置于除湿组件同侧,再生加热器和控制器装于另一侧,再生风机通过再生风道和除湿轮的1/4区与再生风出口相连通,再生加热器通过再生风道与除湿轮组件的再生区域相连通,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气连接。本除湿机能减少串风率、能耗较低、能确保除湿参数要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属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涉及除去湿空气中水分并控制空气湿度的转轮式除湿设备。现有的转轮除湿机中,逆流操作式隙湿轮为转轮除湿机的关键部件,除湿轮框架通过隔热密封的方式分成处理区和再生区,以使再生区空气不会与处理区空气混合。当处理侧空气进入固体吸附剂材料除湿轮时,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而成为干燥空气供气;而吸附水分的转轮转往再生区,由再生加热器加热的热空气将吸附剂内的水分解吸出来并带走,从而恢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当转轮以每小时5~10转的转速转动时,吸附剂便依次经过吸附/解吸过程,实现连续除湿。现有转轮除湿机由于转芯端面加工不够平整,密封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各层基材间的粘结不牢,以及设备装配精度等原因,造成转芯端面处理区与再生区之间相互串风现象严重,且现有设备所采用的处理风机和再生风机均为负压抽风的工艺路线,更加剧了串风现象,致使处理风出口空气湿度达不到设计工艺参数;同时由于处理后的干燥风串到再生风道随再生后的热湿空气排出室外,无疑加大了热湿处理量,造成能耗增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和解决现有转轮除湿机中因转轮密封结构设计不合理、采用的风机负压抽风工艺路线不当等而使得处理区与再生区间串风现象严重,达不到低湿要求、能耗大等的缺点和问题,研究设计一种能减少转轮串风率、降低能耗、能确保除湿机送风低湿度工艺参数要求的低露点转轮除湿机。本技术是通过下述结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低露点转轮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除湿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3是除湿轮组件的左视图。低露点转轮除湿机由除湿轮组件1、机架14、薄金属板15、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6、过滤器18、处理风机20、再生风机21、再生加热器25、控制器26、温湿度传感器27共同安装连接构成,其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为机箱由机架14与薄金属板15固接构成封闭机箱体,除湿轮组件1垂直或水平滑入置于机箱中部除湿轮组件支撑杆16上,将机箱分为左右或上下各自封闭的两个腔,机箱侧板上下分别设置处理风进口17和再生风出口19,处理风机20和再生风机21装置于除湿轮组件1的同侧,再生加热器25和控制器26装置于除湿轮组件1的另一侧;待处理空气经过处理风进口17和过滤器18被处理风机20抽入送进除湿轮组件1的处理区域,再生风机21通过再生风道和除湿轮1/4区域与再生风出口19相连通;机箱另一侧板上下分别设置处理风出口22、再生风进口23和过滤器24,再生加热器25通过再生风道与除湿轮组件1的再生区域相连通;控制器26置于处理风出口22上方,用螺栓与机架14相连接,在处理风进口17设置温湿度传感器27并连接到控制器26;处理风机20采用正压送风方式,将待处理空气送入除湿轮3/4的处理区域进行除湿;再生风机21采用负压抽风方式,使得经再生加热器加热的空气进入除湿轮1/4的再生区解吸,再生后的热湿空气经由再生风道排出;其中除湿轮组件1由除湿轮2、带90°分隔板的密封环3、除湿轮端盖板4、减速器5、定向凸轮6、拉杆7、固定螺栓8、小链轮11、链条12共同连接构成,其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为除湿轮端盖板4上嵌入一带分隔板的密封环3再与除湿轮2外壳端面9和转芯端面10作面密封接触连接;在除湿轮端盖板4上装置减速器5,其输出端配置一小链轮11与除湿轮外壳上的链条12相啮合传动连接;在拉杆7上固定四对定向凸轮6与除湿轮外壳上的定位凸沿13相配接;四条拉杆7通过固定螺栓8与两端盖板4相连接,以使除湿轮2与密封环3紧密配接。低露点转轮除湿机的工作运行原理如下处理风机采用正压送风方式,将通过处理风进风过滤器的待处理空气送入除湿轮3/4处理区,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得到低湿度干燥气流,吸水后的转轮以每小时8转的转速转往再生区,由再生风机负压抽入经再生加热器加热至120℃的热风,反向进入除湿轮的1/4的再生区解吸,再生后的热湿空气经由再生风道排出外面;除湿机控制器采用在线监测露点的自动控制,设有故障报警和超温保护功能,可根据需要来调节控制温湿度范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除湿机转轮密封效果好,带有90度分隔板的密封环,使得除湿轮周边和处理区与再生区之间同时密封,变原有的线密封形式为面密封,且密封材料为耐磨耐温的橡胶,其材料固有特性可有效地保证90度分隔密封板与转芯端面之间的柔塑性密封,避免由于转芯端面平整度误差所造成的泄露;(2)本除湿机改变了串风流动方向,且串风率降低,此种处理风为正压方式送风、再生风为负压抽风方式使得内部串风流向只能是从干燥的处理风向热湿再生风方向,这样虽然会跑掉少量干燥的成品气,但却绝对避免了未经处理的热湿再生风混入干燥风而降低处理风的湿度。下面对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是低露点转轮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其除湿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除湿轮组件的左视图。图中1为除湿轮组件、2为除湿轮、3为带90°分隔带的密封环、4为除湿轮端盖板、5为减速器、6为定向凸轮、7为拉杆、8为固定螺栓、9为除湿轮外壳端面、10为转芯端面、11为小链轮、12为链条、13为外壳定位凸沿、14为机架、15为薄金属板、16为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7为处理风进口、18为过滤器、19为再生风出口、20为处理风机、21为再生风机、22为处理风出口、23为再生风进口、24为过滤器、25为再生加热器、26为控制器、27为温湿度传感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为如下(1)按图2~图3所示,设计、加工制造除湿轮组件1的各部件,其中除湿轮2可采用玻璃纤维纸材料、固体吸附剂和无机胶,用热压成型方法加工制造而成;密封环3可按设计要求采用橡胶铸模方法加工而成;除湿轮端盖板4可用塑料板或铝合金板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而成;减速器5可选用微型标准减速器;定向凸轮6、链轮11、链条12可购买合规格标准件;拉杆7可选用铝合棒材用机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然后按上面说明书所述的相互位置连接关系进行安装连接构成整体除湿轮组件1;(2)按图1所示,设计、加工制造本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各部件,其中机架14、薄金属板15、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6均可选用金属材料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而成;过滤器18、24均可选用初级过滤目的WL型过滤器;处理风机20可选用DF-3型;再生风机21可选用DF-4型;再生加热器25可选用盘管型;控制器可选用DWP-I型;温湿度传感器可选用SWB-II型。权利要求1.一种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它由除湿轮组件(1)、机架(14)、薄金属板(15)、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6)、过滤器(18)、处理风机(20)、再生风机(21)、再生加热器(25)、控制器(26)、温湿度传感器(27)共同安装连接构成,其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为机箱由机架(14)与薄金属板(15)固接构成封闭机箱体,除湿轮组件(1)垂直或水平滑入置于机箱中部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 6)上,将机箱分为左右或上下各自封闭的两个腔,机箱侧板上下分别设置处理风进口(17)和再生风出口(19),处理风机(20)和再生风机(21)装置于除湿轮组件(1)的同侧,再生加热器(25)和控制器(26)装置于除湿轮组件(1)的另一侧;待处理空气经过处理风进口(17)和过滤器(18)被处理风机(20)抽入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它由除湿轮组件(1)、机架(14)、薄金属板(15)、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6)、过滤器(18)、处理风机(20)、再生风机(21)、再生加热器(25)、控制器(26)、温湿度传感器(27)共同安装连接构成,其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为:机箱由机架(14)与薄金属板(15)固接构成封闭机箱体,除湿轮组件(1)垂直或水平滑入置于机箱中部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6)上,将机箱分为左右或上下各自封闭的两个腔,机箱侧板上下分别设置处理风进口(17)和再生风出口(19),处理风机(20)和再生风机(21)装置于除湿轮组件(1)的同侧,再生加热器(25)和控制器(26)装置于除湿轮组件(1)的另一侧;待处理空气经过处理风进口(17)和过滤器(18)被处理风机(20)抽入送进除湿轮组件(1)的处理区域,再生风机(21)通过再生风道和除湿轮1/4区域与再生风出口(19)相连通;机箱另一侧板上下分别设置处理风出口(22)、再生风进口(23)和过滤器(24),再生加热器(25)通过再生风道与除湿轮组件(1)的再生区域相连通;控制器(26)置于处理风出口(22)上方,用螺栓与机架(14)相连接,在处理风进口(17)设置温湿度传感器(27)并连接到控制器(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静杨晓西杨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