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17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它由除湿轮组件、除湿轮组件支撑杆、过滤器、处理风机、再生风机、再生加热器、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共同安装连接构成,其位置连接关系为:除湿轮组件置于机箱体中部组件支撑杆上,将机箱体分隔为各自封闭的两个腔,处理风机和再生风机置于除湿组件同侧,再生加热器和控制器装于另一侧,再生风机通过再生风道和除湿轮的1/4区与再生风出口相连通,再生加热器通过再生风道与除湿轮组件的再生区域相连通,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气连接。本除湿机能减少串风率、能耗较低、能确保除湿参数要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属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涉及除去湿空气中水分并控制空气湿度的转轮式除湿设备。现有的转轮除湿机中,逆流操作式隙湿轮为转轮除湿机的关键部件,除湿轮框架通过隔热密封的方式分成处理区和再生区,以使再生区空气不会与处理区空气混合。当处理侧空气进入固体吸附剂材料除湿轮时,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而成为干燥空气供气;而吸附水分的转轮转往再生区,由再生加热器加热的热空气将吸附剂内的水分解吸出来并带走,从而恢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当转轮以每小时5~10转的转速转动时,吸附剂便依次经过吸附/解吸过程,实现连续除湿。现有转轮除湿机由于转芯端面加工不够平整,密封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各层基材间的粘结不牢,以及设备装配精度等原因,造成转芯端面处理区与再生区之间相互串风现象严重,且现有设备所采用的处理风机和再生风机均为负压抽风的工艺路线,更加剧了串风现象,致使处理风出口空气湿度达不到设计工艺参数;同时由于处理后的干燥风串到再生风道随再生后的热湿空气排出室外,无疑加大了热湿处理量,造成能耗增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和解决现有转轮除湿机中因转轮密封结构设计不合理、采用的风机负压抽风工艺路线不当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露点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它由除湿轮组件(1)、机架(14)、薄金属板(15)、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6)、过滤器(18)、处理风机(20)、再生风机(21)、再生加热器(25)、控制器(26)、温湿度传感器(27)共同安装连接构成,其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为:机箱由机架(14)与薄金属板(15)固接构成封闭机箱体,除湿轮组件(1)垂直或水平滑入置于机箱中部除湿轮组件支撑杆件(16)上,将机箱分为左右或上下各自封闭的两个腔,机箱侧板上下分别设置处理风进口(17)和再生风出口(19),处理风机(20)和再生风机(21)装置于除湿轮组件(1)的同侧,再生加热器(25)和控制器(26)装置于除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静杨晓西杨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