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11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外墙,具体涉及建筑外墙领域,包括外墙本体,所述外墙本体内部设有聚水空腔,所述聚水空腔与外墙本体之间设有蓄水罩,所述外墙本体顶部设有聚水槽,所述聚水槽一侧底端设有分水孔,所述分水孔与聚水空腔之间设有送水管,所述外墙本体底端与聚水空腔之间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设有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聚水空腔和聚水槽,阴雨天屋檐落下的雨水或风将雨水吹至外墙本体外壁的雨水,由送水管输送至聚水空腔内腔中存储,在外墙本体内部形成一定宽度的水幕,可在该外墙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给使用者提供一种冬暖夏凉的体验,无需将外墙本体设计过厚即可到达御寒保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古建筑外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外墙。
技术介绍
外墙,用判定法定义,设A~B为一道墙,若A~B墙线能够切割相关围护结构的为内墙,反之为外墙。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称为外墙。它的功能有:承担一定荷载、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建筑外墙防水应具有阻止雨水、雪水侵入墙体的基本功能,并应具有抗冻融、耐高低温、承受风荷载等性能。现有的建筑外墙在实际建筑过程中,若设计厚度过窄,无法起到御寒保温的效果,而若设计厚度过厚又容易增加建材的使用量和降低住房面积,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仿古建筑外墙,阴雨天屋檐落下的雨水或风将雨水吹至外墙本体外壁的雨水,由送水管输送至聚水空腔内腔中存储,在外墙本体内部形成一定宽度的水幕,可在该外墙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给使用者提供一种冬暖夏凉的体验,无需将外墙本体设计过厚即可到达御寒保温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古建筑外墙,包括外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本体(1)内部设有聚水空腔(2),所述聚水空腔(2)与外墙本体(1)之间设有蓄水罩(3),所述外墙本体(1)顶部设有聚水槽(4),所述聚水槽(4)一侧底端设有分水孔(5),所述分水孔(5)与聚水空腔(2)之间设有送水管(6),所述外墙本体(1)底端与聚水空腔(2)之间设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一端设有密封塞(8),所述排水管(7)另一端设有过滤件(9),所述过滤件(9)与密封塞(8)之间设有连接杆(10);/n过滤件(9)包括连接板(91),所述连接板(91)一侧设有多个主体环架(92),相邻所述主体环架(92)之间设有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外墙,包括外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本体(1)内部设有聚水空腔(2),所述聚水空腔(2)与外墙本体(1)之间设有蓄水罩(3),所述外墙本体(1)顶部设有聚水槽(4),所述聚水槽(4)一侧底端设有分水孔(5),所述分水孔(5)与聚水空腔(2)之间设有送水管(6),所述外墙本体(1)底端与聚水空腔(2)之间设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一端设有密封塞(8),所述排水管(7)另一端设有过滤件(9),所述过滤件(9)与密封塞(8)之间设有连接杆(10);
过滤件(9)包括连接板(91),所述连接板(91)一侧设有多个主体环架(92),相邻所述主体环架(9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3),所述主体环架(92)内壁设有过滤网(94),所述主体环架(92)与连接板(91)之间设有传动杆(95),所述主体环架(92)和连接板(91)与传动杆(95)连接处均设有转动轴承(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本体(1)由仿古砖和混凝土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富鑫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盈丰仿古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