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力缓冲沙发,由靠背(4)、动坐垫框架(12)、定坐垫架(7)、坐弹簧(10)和底座(8)组成。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用坐垫铰链(19)连接,定坐垫架(7)固定在底座(8)上,坐弹簧(10)下端固定在定坐垫架(7)上,上端用坐弹簧连接,柔体(15)相互连接并连接在动坐垫框架(12)上,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之间连接有动坐垫框架限位柔体(11),使乘坐者乘坐时有弹力缓冲的舒适感。(*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力缓冲沙发,属于家具中的一种。沙发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家具。现有沙发由靠背、坐弹簧、底座组成,坐弹簧下端均固定在底座上,上端用连接柔体相互连接而形成一个具有弹性的乘坐体,人乘坐上时,坐弹簧组成的乘坐体受压下陷,压力与弹力达到平衡时人即坐稳,使乘坐者有一种弹力缓冲的舒适感。此种结构的沙发乘坐体各坐弹簧上端仅为用连接柔体把它们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乘坐面,由于人乘坐上时对该乘坐面的压力是不均匀的,因而尽管有连接柔体相互连接,仍然会出现部分坐弹簧受压力较大下陷较多,部分弹簧受压力较小下陷较少,尤其是部分坐弹簧仅是受连接柔体的牵连而下陷更少。此种结构的沙发乘坐体使用一定时间后,往往会出现部分坐弹簧先期发生疲劳损坏或连接柔体拉折断裂,无论哪种情况发生,坐弹簧上端面均会失去整体性,人再乘坐上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另一方面,此种结构的沙发乘坐体,人乘坐上后,乘坐面会向前下方倾斜,乘坐者需要用脚撑地才能形成比较舒适的坐姿,乘坐时间稍长,乘坐者就会感到疲劳和不适,往往需要在乘坐过程中不断挪动身体,调整坐姿,暂时消除一下疲劳和不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沙发乘坐体结构,使乘坐者乘坐时既有弹力缓冲的舒适感,又可减轻较长时间乘坐产生的疲劳和不适,同时延长沙发乘坐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由靠背(4)、动坐垫框架(12)、定坐垫架(7)、坐弹簧(10)和底座(8)组成,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用坐垫铰链(19)连接,定坐垫架(7)固定在底座(8)上,坐弹簧(10)下端均固定在定坐垫架(7)上,上端用坐弹簧连接柔体(15)相互连接并连接在动坐垫框架(12)上,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之间连接有动坐垫框架限位柔体(11)。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是在沙发底座(8)上放置了一个带有坐垫铰链(19)的,由动坐垫框架(12)、坐弹簧(10)和定坐垫架(7)组成的带有弹性的乘坐体,人乘坐在该乘坐体之上时,有一定刚度的动坐垫框架(12)就会绕坐垫铰链(19)作定轴转动,通过坐弹簧连接柔体(15)牵连带动用坐弹簧连接柔体(15)相互连接坐弹簧(10)上端形成的乘坐面也就绕坐垫铰链(19)作定轴转动,提高了沙发乘坐体的整体性和各坐弹簧(10)受力的协调性,有利于避免乘坐使用一定时间后部分坐弹簧(10)受压力较大而先期发生疲劳损坏或坐弹簧连接柔体(15)局部拉折严重而发生拉折断裂。此外,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在无人乘坐时,动坐垫框架(12)相对定坐垫架(7)是呈仰角倾斜状态,其仰角大小可通过适当调节连接在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之间的动坐垫框架限位柔体(11)的长度来确定,人乘坐上后,此仰角随动坐垫框架(12)转动而减小。坐弹簧(10)弹力与人体压力平衡时仍保持一定仰角,不会出现乘坐面向前下方倾斜的状态,乘坐者不需要用脚用力撑地,因而乘坐者乘坐较长时间也不致引起疲劳和不适,综上所述,人乘坐在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上,既有弹力缓冲的舒适感,又可减轻长时间乘坐产生的疲劳和不适,同时能够延长沙发乘坐体的使用寿命,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及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动坐垫框架及其与坐弹簧上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实施例动靠背框架及其与靠背弹簧前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由靠背(4)、动坐垫框架(12)、定坐垫架(7)、坐弹簧(10)和底座(8)组成,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用坐垫铰链(19)连接,定坐垫架(7)固定在底座(8)上,坐弹簧(10)下端均固定在定坐垫架(7)上,上端用坐弹簧连接柔体(15)相互连接并连接在动坐垫框架(12)上,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之间连接有动坐垫框架限位柔体(11)。动坐垫框架(12)和定坐垫架(7)可用木材制作,也可用金属或硬塑料制作。坐弹簧连接柔体(15)和动坐垫框架限位柔体(11)可用尼龙绳,也可用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钢丝绳或橡胶带等。坐垫铰链(19)可采用同轴铰链形式,此时动坐垫框架(12)上应设置有动坐垫框架铰链座(16)与定坐垫架(7)上设置的相应铰链座配合组成坐垫铰链(19)。坐垫铰链(19)也可采用合页,此时动坐垫框架(12)上可不设置动坐垫框架铰链座(16)。为使乘坐者乘坐时感觉更舒适,同时也使坐弹簧(10)受力更均匀,动坐垫框架(12)上可放置坐垫(13),随季节变化,坐垫(13)的结构和材质可作相应变换,如棉布垫、泡沫塑料垫、藤席编织垫等。基于与前述相似的构思,作为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还可以有一个动靠背框架(2)用靠背铰链(6)与靠背(4)连接,靠背弹簧(5)后端均固定在靠背(4)上,前端用靠背弹簧连接柔体(17)相互连接并连接在动靠背框架(2)上,动靠背框架(2)与靠背(4)之间连接有动靠背框架限位柔体(3)。乘坐者乘坐时靠在本结构沙发靠背上会感到更加舒适,同时延长靠背的使用寿命。动靠背框架(2)可用木材制作,也可用金属或硬塑料制作。靠背弹簧连接柔体(17)和动靠背框架限位柔体(3)可用尼龙绳,也可用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钢丝绳或橡胶带等。靠背铰链(6)可采用同轴铰链形式,此时动靠背框架(2)上应设置有动靠背框架铰链座(18)与靠背(4)上设置的相应铰链座配合组成靠背铰链(6)。靠背铰链(6)也可采用合页,此时动靠背框架(2)上可不设置动靠背框架铰链座(18)。为使乘坐者乘坐时感觉更舒适,同时也使靠背弹簧(5)受力更均匀,动靠背框架(2)前可放置靠背垫(1),随季节变化,靠背垫(1)的结构和材质可作相应变换,如棉布垫、泡沫塑料垫、藤席编织垫等。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如仅作单体沙发使用时,最好设置有扶手(14),如图1所示,以方便乘坐者放置手臂。本技术弹力缓冲沙发如果在底座(8)上设置有脚轮(9),如图1所示,则会给移动沙发带来便利。权利要求1.一种弹力缓冲沙发,由靠背(4)、动坐垫框架(12)、定坐垫架(7)、坐弹簧(10)和底座(8)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用坐垫铰链(19)连接,定坐垫架(7)固定在底座(8)上,坐弹簧(10)下端均固定在定坐垫架(7)上,上端用坐弹簧连接柔体(15)相互连接并连接在动坐垫框架(12)上,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之间连接有动坐垫框架限位柔体(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缓冲沙发,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动靠背框架(2)用靠背铰链(6)与靠背(4)连接,靠背弹簧(5)后端均固定在靠背(4)上,前端用靠背弹簧连接柔体(17)相互连接并连接在动靠背框架(2)上,动靠背框架(2)与靠背(4)之间连接有动靠背框架限位柔体(3)。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力缓冲沙发,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扶手(14)。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力缓冲沙发,其特征在于底座(8)上设置有脚轮(9)。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缓冲沙发,其特征在于底 座(8)上设置有脚轮(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力缓冲沙发,由靠背(4)、动坐垫框架(12)、定坐垫架(7)、坐弹簧(10)和底座(8)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用坐垫铰链(19)连接,定坐垫架(7)固定在底座(8)上,坐弹簧(10)下端均固定在定坐垫架(7)上,上端用坐弹簧连接柔体(15)相互与连接并连接在动坐垫框架(12)上,动坐垫框架(12)与定坐垫架(7)之间连接有动坐垫框架限位柔体(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峰,
申请(专利权)人:蔡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