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墩混凝土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桥墩的常见结构,其结构单薄,横向宽度16.6m,纵向厚度1.8m,高度达到21.5m。其内部钢筋竖向双排设置,钢筋竖直方向需要焊接连接,如满足规范搭接长度要求双面焊接为5倍直径,单面焊为10倍直径,但是结构高达21.5m,按照9.0m主筋钢筋接长,按照受力钢筋的25%错开接头,主筋高出作业面至少13m,搭接部分增加了结构、重量大、重心高、倾覆风险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钢筋组通过螺纹套筒连接,降低了结构重心,同时通过内骨架、外骨架、加固横梁、斜拉筋等加固措施,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和防倾覆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钢筋组、内骨架、外骨架和模板组件,所述钢筋组的连接采用螺纹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内骨架和外骨架于竖直方向间隔一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组(1)、内骨架(2)、外骨架(3)和模板组件(4),所述钢筋组(1)的连接采用螺纹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内骨架(2)和外骨架(3)于竖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钢筋组(1)的内侧和外侧进行固定,所述内骨架(2)和外骨架(3)之间横向设置有加固横杆(5),竖直方向的两组内骨架(2)和外骨架(3)之间设有斜拉筋(6),所述模板组件(4)装设于所述钢筋组(1)外,混凝土层浇筑于所述模板组件(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组(1)、内骨架(2)、外骨架(3)和模板组件(4),所述钢筋组(1)的连接采用螺纹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内骨架(2)和外骨架(3)于竖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钢筋组(1)的内侧和外侧进行固定,所述内骨架(2)和外骨架(3)之间横向设置有加固横杆(5),竖直方向的两组内骨架(2)和外骨架(3)之间设有斜拉筋(6),所述模板组件(4)装设于所述钢筋组(1)外,混凝土层浇筑于所述模板组件(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1)采用多根钢筋为一小组,且多小组多排设置且围合形成薄壁方形结构,所述内骨架(2)设置于内侧并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钢筋组(1)上,所述外骨架(3)围绕设置于所述钢筋组(1)外侧并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钢筋组(1)外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2)和外骨架(3)之间间隔的设有多个加固横杆(5),且加固横杆(5)穿过所述内骨架(2)两端固定于所述外骨架(3)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2)和外骨架(3)于竖直方向间隔4米固定于钢筋组(1)上,所述斜拉筋(6)呈交叉固定于所述钢筋组(1)上并位于所述两组内骨架(2)和外骨架(3)之间,且所述斜拉筋(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钢筋组(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1)侧面的底面上固定有钢板桩(7),所述每组内骨架(2)和外骨架(3)上均设有缆风绳(8)与钢板桩(7)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国,陈晨,杜逢春,卢长德,杨维华,常小平,白正恒,申国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