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是一种用于对污水进行曝气气浮处理的辅助装置,其在污水处理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工作台、气浮仓、曝气管、第一安装板、第一电机、气泵、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工作台的前端右下侧与气浮仓的后端连接,气浮仓的前端设置有气浮槽,曝气管位于气浮槽的底端,曝气管的前端均匀连通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曝气管的下侧输出端封堵,第一安装板的后端与工作台的前端左上侧连接,第一安装板的前端与第一电机的后端连接,第一电机的底端与气泵的顶端连接,气泵的左侧输入端与第一气管的右侧输出端连通,气泵的右侧输出端与第二气管的左侧输入端连通,第二气管的右侧输出端穿过气浮仓的左端后上侧并与曝气管的上侧输入端连通;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使用时,首先将污水送入气浮槽内,然后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气泵转动,气泵通过第一气管将外界气体吸入并通过第二气管将气体排 ...
【技术保护点】
1.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工作台(1)、气浮仓(2)、曝气管(3)、第一安装板(4)、第一电机(5)、气泵(6)、第一气管(7)和第二气管(8),工作台(1)的前端右下侧与气浮仓(2)的后端连接,气浮仓(2)的前端设置有气浮槽,曝气管(3)位于气浮槽的底端,曝气管(3)的前端均匀连通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曝气管(3)的下侧输出端封堵,第一安装板(4)的后端与工作台(1)的前端左上侧连接,第一安装板(4)的前端与第一电机(5)的后端连接,第一电机(5)的底端与气泵(6)的顶端连接,气泵(6)的左侧输入端与第一气管(7)的右侧输出端连通,气泵(6)的右侧输出端与第二气 ...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工作台(1)、气浮仓(2)、曝气管(3)、第一安装板(4)、第一电机(5)、气泵(6)、第一气管(7)和第二气管(8),工作台(1)的前端右下侧与气浮仓(2)的后端连接,气浮仓(2)的前端设置有气浮槽,曝气管(3)位于气浮槽的底端,曝气管(3)的前端均匀连通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曝气管(3)的下侧输出端封堵,第一安装板(4)的后端与工作台(1)的前端左上侧连接,第一安装板(4)的前端与第一电机(5)的后端连接,第一电机(5)的底端与气泵(6)的顶端连接,气泵(6)的左侧输入端与第一气管(7)的右侧输出端连通,气泵(6)的右侧输出端与第二气管(8)的左侧输入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板(9)、第二电机(10)、水泵(11)、第一水管(12)、第一水阀(13)、第二水管(14)、第一调压阀(15)、融合仓(16)、溶气水导管(17)、第二水阀(18)和第二调压阀(19),第二安装板(9)位于第一安装板(4)的右方,第二安装板(9)的前端与第二电机(10)的后端连接,第二电机(10)的底端与水泵(11)的顶端连接,水泵(11)的右侧输入端与第一水管(12)的左侧输出端连通,第一水阀(13)安装在第一水管(12)上并与第一水管(12)连通,第一水管(12)的下侧输出端与第二水管(14)的上侧输入端连通,第一调压阀(15)安装在第二水管(14)上并与第二水管(14)连通,融合仓(16)位于气浮仓(2)的左方,融合仓(16)的后端与工作台(1)的前端连接,融合仓(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气管(8)的下侧输出端与第一墙体顶端左后侧连通,第二水管(14)的左侧输出端与第一腔体右端后上侧连通,第一腔体右端后侧与溶气水导管(17)的左侧输入端连通,溶气水导管(17)的右侧输出端穿过气浮仓(2)的左端后上侧并与曝气管(3)的上侧输入端连通,第二水阀(18)安装在溶气水导管(17)上并与溶气水导管(17)连通,第二调压阀(19)安装在第二气管(8)上并与第二气管(8)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仓(20)、第一过滤板(21)、盖板(22)和第三水管(23),过滤仓(20)位于第二安装板(9)的右方,过滤仓(20)的后端与工作台(1)的前端连接,过滤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陶军,赵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环亚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