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74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窗体,所述窗体包括窗板和与窗板平行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一端与窗板一端连接呈阶梯形截面,所述轿厢顶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板另一端连接到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带动窗体在轿厢上旋转开闭,所述窗板的外板面上设置有伸缩梯,所述伸缩梯包括第一段直梯和第二段直梯,第一段直梯与窗体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段直梯设置在第一段直梯上,第二段直梯与第一段直梯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可使第二段直梯沿第一段直梯滑动。本安全窗可以方便遇险人员快速爬出安全窗口,为救援人员的救援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
本技术涉及特种设备制造行业,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
技术介绍
安全窗是电梯被困时的安全出口。当电梯停在两层中间时,可通过安全窗上到轿顶,转动开门机构打开轿厢门,并将厅门开启,使乘客离开电梯。乘客也可通过安全窗从厅门离开电梯。现有的电梯安全窗在逃生过程中,由于电梯高度问题,人员需要外部救援辅助才能爬出,对救援人员的救援造成了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该安全窗可以方便遇险人员快速爬出安全窗口,为救援人员的救援提供了便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窗体,所述窗体包括窗板和与窗板平行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一端与窗板一端连接呈阶梯形截面,所述轿厢顶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板另一端连接到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带动窗体在轿厢上旋转开闭,所述窗板的外板面上设置有伸缩梯,所述伸缩梯包括第一段直梯和第二段直梯,第一段直梯与窗体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段直梯设置在第一段直梯上,第二段直梯与第一段直梯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可使第二段直梯沿第一段直梯滑动。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块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段直梯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第一段直梯上,所述第一滑动块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可沿第一滑槽滑动。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一滑槽为相配合的T型截面结构。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段直梯和第二段直梯外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段直梯两侧的限位块和设置在第二段直梯两侧的定位挡条,同一侧的限位块和定位档条为相配合的L型结构。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窗体与轿厢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座、转动杆和电机,所述支座设置在窗体两侧的轿厢上,所述转动杆穿过支座,可在支座上自由转动,所述转动板固定在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一端连接电机。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段直梯与窗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一段直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与窗板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可用于固定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铰链固定结构。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铰链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和第二固定杆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另一端铰链连接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另一端铰链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块设置在第二滑槽内,可沿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第二滑槽靠近第一段直梯处的端部设置有锁定结构,用于锁定第二滑动块。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一固定杆上的锁定槽和与锁定槽相配合的锁定块,所述锁定槽与第二滑槽连通,所述锁定块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一种阶梯状的窗体结构,可以快速的实现窗体的开闭,方便救援人员救援和电梯轿厢被困人员逃离。窗体上设置有可滑动的伸缩梯,可以进一步方便被困人员在救援时快速离开电梯轿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轿厢中的三维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中窗体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轿厢中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伸缩梯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伸缩梯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件支撑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板、2-转动板、3-摆动杆、4-轿厢、5-第一段直梯、6-第二段直梯、7-支撑组件、8-支座、9-转动杆、10-支撑座、11-旋转杆、12-限位块、13-限位挡板、14-第一滑槽、15-第一滑动块、16-电机、17-定位挡条、18-盖板、7.1-第一支撑杆、7.2-锁定机构、7.3-第二滑槽、7.4-第一固定杆、7.5-第二固定杆、7.6-第二支撑杆、7.7-第二滑动块、7.8-锁定槽、7.9-锁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电梯轿厢4安全窗,包括设置在轿厢4顶部的窗体,所述窗体包括窗板1和与窗板1平行的转动板2,所述转动板2一端与窗板1一端连接呈阶梯形截面,所述轿厢4顶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板2另一端连接到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带动窗体在轿厢4上旋转开闭,所述窗板1的外板面上设置有伸缩梯,所述伸缩梯包括第一段直梯5和第二段直梯6,第一段直梯5与窗体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段直梯6设置在第一段直梯5上,第二段直梯6与第一段直梯5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可使第二段直梯6沿第一段直梯5滑动。旋转板和船板呈阶梯形截面结构,可以避免窗体与轿厢4直接接触,方便转动组件的安装和运行,有利于窗体的快速转动,伸缩梯的作用是在窗体转动打开轿厢4窗口后,可以展开伸缩梯,到达轿厢4底部,便于人员使用伸缩梯逃离轿厢4。优选的,本实施例在位于伸缩梯尾部设置有限位挡板13,所述限位挡板13设置在窗体上,可以再转动过程中挡住第二段直梯6,防止第二段直梯6自动滑出,同时也便于第二段直梯6的收回。如图5和图6所示,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块15和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滑动块15与第二段直梯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4开设在第一段直梯5上,所述第一滑动块15设置在第一滑槽14内,可沿第一滑槽14滑动。第一滑动块15和第一滑槽14为相配合的T型截面结构。滑动结构是伸缩梯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第二段直梯6可沿第一段直梯5上下滑动,使达到伸缩梯伸缩到轿厢4底部,使用T型截面结构的滑块滑槽结构可以在滑动的同时,起到嵌入作用防止第一段直梯5与第二段直梯6脱离。第一段直梯5和第二段直梯6外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段直梯5两侧的限位块12和设置在第二段直梯6两侧的定位挡条17,同一侧的限位块12和定位档条为相配合的L型结构。定位档条和限位块12的作用是防止第二段直梯6滑动到第一段直梯5尾部时与第一段直梯5脱落,进一步的增加了伸缩梯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3所示,窗体与轿厢4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座8、转动杆9和电机16,所述支座8设置在窗体两侧的轿厢4上,所述转动杆9穿过支座8,可在支座8上自由转动,所述转动板2固定在转动杆9上,所述转动杆9一端连接电机16。转动组件的作用是带动窗体转动开闭,使用电机16带动转动杆9上的旋转板可快速完成窗体的打开。优选的,如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在窗体与轿厢4之间还设置有摆动杆3,所述摆动杆3为可沿窗体开闭方向运动的连杆结构,摆动杆3可进一步的增加窗体开闭的稳定性,同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包括设置在轿厢(4)顶部的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包括窗板(1)和与窗板(1)平行的转动板(2),所述转动板(2)一端与窗板(1)一端连接呈阶梯形截面,所述轿厢(4)顶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板(2)另一端连接到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带动窗体在轿厢(4)上旋转开闭,所述窗板(1)的外板面上设置有伸缩梯,所述伸缩梯包括第一段直梯(5)和第二段直梯(6),第一段直梯(5)与窗体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段直梯(6)设置在第一段直梯(5)上,第二段直梯(6)与第一段直梯(5)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可使第二段直梯(6)沿第一段直梯(5)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包括设置在轿厢(4)顶部的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包括窗板(1)和与窗板(1)平行的转动板(2),所述转动板(2)一端与窗板(1)一端连接呈阶梯形截面,所述轿厢(4)顶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板(2)另一端连接到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带动窗体在轿厢(4)上旋转开闭,所述窗板(1)的外板面上设置有伸缩梯,所述伸缩梯包括第一段直梯(5)和第二段直梯(6),第一段直梯(5)与窗体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段直梯(6)设置在第一段直梯(5)上,第二段直梯(6)与第一段直梯(5)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可使第二段直梯(6)沿第一段直梯(5)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块(15)和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滑动块(15)与第二段直梯(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4)开设在第一段直梯(5)上,所述第一滑动块(15)设置在第一滑槽(14)内,可沿第一滑槽(14)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动块(15)和第一滑槽(14)为相配合的T型截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直梯(5)和第二段直梯(6)外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段直梯(5)两侧的限位块(12)和设置在第二段直梯(6)两侧的定位挡条(17),同一侧的限位块(12)和定位档条为相配合的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与轿厢(4)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座(8)、转动杆(9)和电机(16),所述支座(8)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罗瑜王琦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