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16724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的实施例包括:在检测到用户触摸电子设备的触摸屏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基于皮肤粗糙度和触摸行为数据,确定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控制触摸屏按照该电流值释放电流。该实施方式丰富了用户使用触摸屏过程中的触感,提升了交互过程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Interaction method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三维场景下的人机交互方式越来越丰富。例如,基于虚拟触屏技术,用户可通过对触摸屏进行按压、滑动等操作,使触摸屏输出电磁脉冲反馈,使用户受到不同的触感。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检测用户对触摸屏的压力、触摸面积和时长来控制触摸屏所输出的电流的大小。然而,这种方式考虑的因素较少,导致用户使用触摸屏过程中体验到的触感较为单一,用户与设备交互过程的沉浸感和真实感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摸屏所产生触感较为单一、交互过程的沉浸感和真实感有所欠缺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包括:在检测到用户触摸上述触摸屏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基于皮肤粗糙度和触摸行为数据,确定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控制触摸屏按照电流值释放电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触摸上述触摸屏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皮肤粗糙度和触摸行为数据,确定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释放单元,用于控制触摸屏按照电流值释放电流。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用户触摸电子设备的触摸屏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而后基于皮肤粗糙度和触摸行为数据,确定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从而控制触摸屏按照该电流值释放电流。由于在确定电流值的过程中考虑了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因而不同用户触摸屏幕或者用户使用不同部位触摸屏幕时,可释放不同大小的电流,以使用户感受到不同触感,由此,丰富了用户使用触摸屏过程中的触感,提升了交互过程的沉浸感和真实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中的惠斯通电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之三;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触摸屏(TouchPanel,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的电子设备。实践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的流程100,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在用户触摸上述触摸屏的情况下,检测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用户触摸上述触摸屏的情况下,检测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其中,上述皮肤粗糙度可以是用于表征皮肤粗糙程度的数值。上述触摸行为数据可以是用于表征触摸行为的数据。例如,触摸行为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施加在触摸屏的压力、用户皮肤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触摸时长等。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触摸屏进行各种操作,如按压操作、滑动操作等,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用户需要对触摸屏进行触摸。实践中,用于可以使用任一手指或者任一皮肤部位进行对触摸屏进行操作,此处不再赘述。作为示例,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之一。在此场景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等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中呈现有某物品(如棉花)的图像,该图像可以是二维图像,也可以是三维图像,此处不作限定。在用户通过触摸屏按压三维图像的局部时,即可通过触摸屏检测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用户皮肤施加在触摸屏的压力、用户皮肤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触摸时长等触摸行为数据。由于用户使用手指触摸了触摸屏,因而此时的皮肤粗糙度,即为用户手指的皮肤粗糙度。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例如,可以由用户预先根据自身皮肤状态设定,也可以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安装皮肤粗糙度检测装置来检测得到。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触摸屏中安装有惠斯通电桥。其中,惠斯通电桥是一种用来测量其中电阻阻值的装置。惠斯通电桥中包括四个电阻,其中一个电阻为待测电阻,其余三个电阻的阻值已知。作为示例,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中的惠斯通电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惠斯通电桥中包含电源、电压表VG和R1、R2、R3、RX四个电阻。其中,R1、R2、R3的阻值已知。RX发生变化时,图3中B、D两点之间的电压则发生变化,通过采集电压值,即可计算出环境中RX的值。在此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将上述用户的皮肤作为上述惠斯通电桥中的可变电阻,首先确定该可变电阻的电阻值。而后,可以基于上述电阻值和预设的、用于指示电阻值与皮肤粗糙度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信息,确定上述用户的皮肤粗糙度。需要说明的是,电阻值与皮肤粗糙度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和计算而预先设定。实践中,可以建立用于表征电阻值与皮肤粗糙度的对应关系的模型。该模型可以以电阻值作为输入,以皮肤粗糙度作为输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如有监督学习方式)训练完成。步骤102,基于皮肤粗糙度和触摸行为数据,确定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皮肤粗糙度和触摸行为数据,确定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触摸实体物品时,若用户的力度、触摸面积、皮肤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同,则触感通常是不同的。而在通过释放电流的方式模拟用户触感时,不同触感可通过释放不同大小的电流来实现。因而,对于不同的皮肤粗糙度和触摸行为数据,触摸屏应释放不同的电流值,从而为用户提供不同触感。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皮肤粗糙度和触摸行为数据作为电流值的影响因子,预先建立用于表征影响因子与电流值的对应关系的电流值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n在检测到用户触摸所述触摸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n基于所述皮肤粗糙度和所述触摸行为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n控制所述触摸屏按照所述电流值释放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触摸所述触摸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
基于所述皮肤粗糙度和所述触摸行为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
控制所述触摸屏按照所述电流值释放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中安装有惠斯通电桥;以及
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皮肤作为所述惠斯通电桥中的可变电阻,确定所述可变电阻的电阻值;
基于所述电阻值和预设的对应关系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指示电阻值与皮肤粗糙度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皮肤粗糙度和所述触摸行为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包括:
获取触摸区域中的三维虚拟物体的材质;
在查找到与所述材质对应的电流值计算模型的情况下,将所述皮肤粗糙度和所述触摸行为数据输入至所述电流值计算模型,得到所述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触摸区域中的三维虚拟物体的材质之后,所述基于所述皮肤粗糙度和所述触摸行为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还包括:
在未查找到与所述材质对应的电流值计算模型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材质对应的电流值计算模型,并将所述皮肤粗糙度和所述触摸行为数据输入至所建立的电流值计算模型,得到所述触摸屏待释放的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用户触摸所述触摸屏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用户的皮肤粗糙度,并获取触摸行为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目标物体进行三维图像采集,得到三维图像,所述三维图像中包括所述目标物体对应的三维虚拟物体;
对所述三维图像中的三维虚拟物体的材质进行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齐鲜于海琛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