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68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包括以太网双端口,以太网双端口设置有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第一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一RS232接口、第一SPI与JTAG接口、2路D/A输出和32路输入/输出通道。此嵌入式智能高速采集模块可接各种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外部开关量可接各种类型PNP的光电开关;输出控制开关量可控制各类交流接触器,电磁阀等;此模块本身设计了四个RS‑232串行接口,可与其它仪器仪表及LED屏进行RS‑232串行通信,串行通信的波特率可通信软件进行设置(后续介绍),可通过内部PID模糊算法,输出DA电压,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各工业与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An embedded intelligent high speed network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片机
,具体为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仪器仪表都是基于MSC-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且都是RS-232串行通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各项要求,不且采集速度慢,且抗干扰能力差,大多数基于MSC-51系列单片机设计的仪器仪表都是与PC机进行RS-232串行通信,不且传输速度慢,且传速数据量小,一台台试PC机要想与几台仪器进行RS-232串行通信,必须在PC机上插上串行口卡,增加几个COM口才能解决问题,而且不稳定,如果用笔记本来做,只能用USB转COM口的产品或网口转COM口的产品来进行中间转换,这不仅价格高,而且更不稳定,在基于AVR单片机的测控系统中,单片机一方面要与外部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另一方面要与外围其它仪器进行数据交换,而且还要进行复杂的控制算法、AD采集、输入/输出控制、控制信号的中断,在实际实用中存大着很大的困难,要想从两个方面都要保证实时性和连续性,一个单片机在完成控制算法并处理控制指令输入和输出的中断,就有可能无法及时响应和处理串行通信的中断或网络通信中断,从而造成数据丢失,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包括以太网双端口,所述以太网双端口设置有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一RS232接口、第一SPI与JTAG接口、2路D/A输出和32路输入/输出通道,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外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中的信号依次通过16路高精度A/D放大器、多路模拟转换开关和高精度16位A/D转换器传输到第一AVR系列16位MCU,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内部设置有4位捕获脉冲采集,所述第二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二RS232接口和第二SPI与JTAG接口,所述第二AVR系列16位MCU与TCP/IP硬件协议栈、外接局域网或Inter网连接。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第一RS-232串行接口和第二RS-232串行接口可与其它仪器仪表及LED屏进行RS-232串行通信。优选的,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的外部开关量可接各种类型PNP的光电开关。优选的,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的输出控制开关量可控制各类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嵌入式智能高速采集模块可接各种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外部开关量可接各种类型PNP的光电开关;输出控制开关量可控制各类交流接触器,电磁阀等;此模块本身设计了四个RS-232串行接口,可与其它仪器仪表及LED屏进行RS-232串行通信,串行通信的波特率可通信软件进行设置(后续介绍),可通过内部PID模糊算法,输出DA电压,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各工业与自动化设备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包括以太网双端口,以太网双端口设置有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第一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一RS232接口、第一SPI与JTAG接口、2路D/A输出和32路输入/输出通道,第一AVR系列16位MCU外接有传感器,传感器中的信号依次通过16路高精度A/D放大器、多路模拟转换开关和高精度16位A/D转换器传输到第一AVR系列16位MCU,第一AVR系列16位MCU内部设置有4位捕获脉冲采集,第二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二RS232接口和第二SPI与JTAG接口,第二AVR系列16位MCU与TCP/IP硬件协议栈、外接局域网或Inter网连接。具体的,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具体的,第一RS-232串行接口和第二RS-232串行接口可与其它仪器仪表及LED屏进行RS-232串行通信。具体的,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的外部开关量可接各种类型PNP的光电开关。具体的,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的输出控制开关量可控制各类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实施例1,PC机与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通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有三种可选择的方式:TCPClient、TCPServer、UDP三种通信模式,模块类型:汽车模块和摩托车模块,因为汽车检测方式与摩托有所不同,把PC机与同胜NetMK嵌入式智能高速采集模块通过网线接线后,设置好PC机的网段与IP地址,进入软件后,会自动与嵌入式模块进行联连,可以通信点击“读参数”按钮,将嵌入式模块EEPROM中的参数读出显示,确定是否设置正确,设置好后,通过“写参数”按钮,将修改后的参数保存至嵌入式模块EEPROM中,主板参数设置与前面的通信板参数设置一样,可根据不同的用途设置不同的参数,这里主要是对机动车检测站而设计的,主要是控制机动车检测站要工位检测设备各传感器与输入开关量的设置。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包括以太网双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双端口设置有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一RS232接口、第一SPI与JTAG接口、2路D/A输出和32路输入/输出通道,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外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中的信号依次通过16路高精度A/D放大器、多路模拟转换开关和高精度16位A/D转换器传输到第一AVR系列16位MCU,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内部设置有4位捕获脉冲采集,所述第二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二RS232接口和第二SPI与JTAG接口,所述第二AVR系列16位MCU与TCP/IP硬件协议栈、外接局域网或Inter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智能高速网络采集控制模块,包括以太网双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双端口设置有第一AVR系列16位MCU和第二AVR系列16位MCU,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一RS232接口、第一SPI与JTAG接口、2路D/A输出和32路输入/输出通道,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外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中的信号依次通过16路高精度A/D放大器、多路模拟转换开关和高精度16位A/D转换器传输到第一AVR系列16位MCU,所述第一AVR系列16位MCU内部设置有4位捕获脉冲采集,所述第二AVR系列16位MCU包括两个第二RS232接口和第二SPI与JTAG接口,所述第二AVR系列16位MCU与TCP/IP硬件协议栈、外接局域网或Inter网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显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同胜车辆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