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导垫调温流体箱,其特征是:它包括带有与介质管道连接的出入口的箱体(6),箱体(6)内装有温度换能机构,并有加压循环机构与介质管道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人体或周围环境热传导用的传导垫调温流体箱。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通常是利用炉具、热水袋、电热毯、各种暖气或有制热功能的空调进行采暖,利用风扇或空调等降温散热。但它们有的污染大,有的会因冷风或热风作用于人体,使用时间较长后使人感到不适,甚至可能导致“空调病”,而且热水袋作用面积小、作用时间短,电热毯使用时有不安全因素,暖气则投资大、能耗大、污染大。而传统的换热器等设备,因其功能单一、针对的介质单一,通用性差、体积大、成本高、无法与传导垫相应配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与传导垫配套使用、能够给传导垫输送供热传导的介质并控制调温过程、使传导垫热交换均匀、人体直接接触时使用安全、并能维持较长热交换时间的传导垫调温流体箱。本技术包括带有与介质管道连接的进出口的箱体,箱体内装有温度换能机构,并有加压循环机构与介质管道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温度换能机构使流体介质达到所需的温度,并利用加压循环机构使流体在与其配套的传导垫内循环,从而实现对传导垫内介质的温度控制,使其能够根据要求向人体或周围环境热交换,达到取暖或降温的目的。本技术用于取暖垫时,其中的温度换能机构可为电热管或冷媒导管,冷媒导管可以与外来热源如换热器或空调连接。而使用冷媒导管时,本技术还能制冷,使其应用范围更广。因此,在本技术中可以同时使用电热管和冷媒导管,其具体结构为在本技术的箱体内加装内有换热管(冷媒导管)的换热箱,介质管道入口通于换热箱内,换热箱上部有与箱体内腔相通的介质出口。该出口可以直接通过换热箱上的介质导管与箱体相通,也可以在箱体与换热箱之间留有间隙用作流体通道,使介质由此通过流入箱体内,而后输送给传导垫传导热。如果要利用本技术的制热或制冷功能对周围环境进行温控,换热箱外可有散热腔,其内装有与换热管连接的外换热管,有送风机构与其对应,箱体上有进气口和出风口。在外换热管周围还可以填装蓄能材料,使其能够蓄热或蓄冷,并在需要时使用。而上述的送风机构可以使用风机,箱体上有与外换热管位置对应的出风口。送风机构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机,箱体内有相应的、与散热腔相通并向箱体外开口的排风管将气体输送给传导垫,也可直接排入空间传导热。本技术中的加压循环机构为泵或吹风机构,位于箱体内或箱体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部分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三的部分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四的部分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五的部分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六的部分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七的部分剖视图;其中,1、介质添加口盖,2、介质添加口,3、控制面板,4、电热管,5、潜水泵,6、箱体,7、介质回流管,8、介质流出管,9、换热箱,10、介质导管,11、溢流管,12、换热管,13、蓄能材料,14、蓄能箱,15、槽口,16、放空管,17、外换热管,18、出风口,19、进气窗,20、排风管,21、离心风机,22、吹风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箱体6,箱体6内安装电热管4和潜水泵5,潜水泵与安装在箱体6上的介质流出管8连接,另有介质回流管7通于箱体6内。箱体6上还有介质添加口2,介质添加口2的上方有与之配合的介质添加口盖1。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箱体6,箱体6的下部装有潜水泵5和电热管4,在箱体6内的上部装有换热管9,换热箱9内有换热管12,其上装有通于箱体内的介质导管10。换热管12穿入箱体6和换热箱9,盘绕后穿出。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箱体6,箱体6内的顶部有装有蓄能材料13的蓄能箱14,(其中有与换热管连接的管道),其中的蓄能材料13可选用科技冰等。蓄能箱14下方有换热箱9和潜水泵5以及电热管4,该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具有蓄能功能,并可与冰箱、冰柜设计为综合功能产品。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箱体6,箱体6的下部装有潜水泵5和电热管4,中部有安装架,安装架上方固定有内装换热管12的换热箱9,换热箱9周围与箱体6之间留有间隙,在换热箱9的上部有槽口15。换热箱9的底部有带有放空阀的放空管16。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为利用空调冷媒的室内机,产生冷热介质,适用于传导垫热交换,使空调在无强制风状态下工作。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箱体6,箱体6下部有潜水泵5、电热管4,中部有安装架,换热箱9固定在安装架上方,换热箱9的上部有与换热箱9内的换热管12连接的外换热管17,其上装有散热翅片,与外换热管17位置对应的箱体6上有进气窗19。换热箱9上部有一常开的介质导管10通于安装架下方的箱体6中。本实施例可产生冷热液体,输给传导垫,也可保留强风工作状态。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箱体6,箱体内有潜水泵5、电热管4、安装架、换热箱9及外换热管17,这些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5相同。在本实施例外换热管17的上方有在箱体6上设有开口的排风管20,其内装有离心风机21。本实施例既可产生气体介质,也可产生液体介质。本实施例使用时可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下1.外来冷热源开启,潜水泵开启,离心风机关闭。此时箱体内介质流体的循环路径是箱体内腔——潜水泵——介质流出管——传导垫——介质回流管——换热箱——放流管——箱体内腔。外来冷热源的循环路径为外在冷热源——外来冷热源进口——换热管——外来冷热源出口——外在冷热源。将液体输送给液体传导垫。2.外来冷热源开启,潜水泵开启,离心风机开启。此时,流体的循环路径同1,不同点在于离心风机推动气体循环,输送给气体传导垫或直接将气体送向指定空间,加快外来冷热源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3.外来冷热源开启,潜水泵关闭,离心风机开启。此时,放空阀开启将换热箱内的介质放空,箱体中的液体不参加循环,外来冷热源的循环同2。将气体输送给气体传导垫或直接将气体送向指定空间。另外,当箱体中的介质参加循环并且其所起的是升温作用时,可开启电热管。以电热管补充热或单独使用电加管换能供热。实施例七本实施例选用的介质为气体,其箱体6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箱体6内还安装有与介质管道连接的带有电热丝的吹风机构22。本实施例适用于野营器具和床垫等。权利要求1.一种传导垫调温流体箱,其特征是它包括带有与介质管道连接的出入口的箱体(6),箱体(6)内装有温度换能机构,并有加压循环机构与介质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导垫调温流体箱,其特征是所说的温度换能机构为电热管(4)或冷媒导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导垫调温流体箱,其特征是箱体中有内装冷媒导管即换热管(12)的换热箱(9),介质管道入口通于换热箱(9)内,换热箱(9)上有与箱体(6)内腔相通的介质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导垫调温流体箱,其特征是换热箱(9)外有散热腔,其内装有与换热管(12)连接的外换热管(17),有送风机构与其对应,箱体(6)上有进气窗(19)和出风口(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导垫调温流体箱,其特征是外换热管(17)位于装有蓄能材料(13)的蓄能箱(14)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导垫调温流体箱,其特征是所说的送风机构为风机,箱体(6)上有与外换热管(17)位置对应的出风口(18)。7.根据权利要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国,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杨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