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6487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模拟得到用于确定试验条件的环境数据,其中,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放置在环境数据所确定的试验条件中工作;基于预先设定的至少一种工况,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其中,工况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满负荷工况、部分负荷工况和非稳定工况。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标准和依据的缺失,造成测试方案不可行,或者对工况选择和测试结果分析缺少权衡或比对的依据的技术问题。

Test method and system of air source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泵类设备性能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性能试验方法,能够实现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性能测试,但存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现有的测试技术无法实现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设备测试,只能在实地完成,无法根据“煤改电”用户所在地区的真实天气状况完成实验,更无法实现温度、湿度、风、雨、雪、覆冰、雾、阳光照射及不同耦合工况的环境仿真功能。2)之前的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标准和依据的缺失,造成测试方案不可行,或者对工况选择和测试结果分析缺少权衡或比对的依据。3)现有技术无法获取电采暖设备运行数据。由于不同厂家的电采暖设备采集通信模块相互独立,通信规约不一致,导致现有的测试技术无法获取相关数据,因此,之前的技术也无法对电采暖设备提供远程监控等功能。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标准和依据的缺失,造成测试方案不可行,或者对工况选择和测试结果分析缺少权衡或比对的依据的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使用侧换热器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安装有水量测量装置,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水量调节阀门,其中,该方法包括:模拟得到用于确定试验条件的环境数据,其中,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放置在环境数据所确定的试验条件中工作;基于预先设定的至少一种工况,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其中,工况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满负荷工况、部分负荷工况和非稳定工况。可选地,在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处于满负荷工况的情况下,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包括:基于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功率Qn与用电功率Nn的比值,确定制热工作效率。可选地,基于如下公式表征制热工作效率:其中,Qn为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功率、Qc,r为环境空气传入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热量修正项、C为水的比热容、ρ为水的密度、qV为冷热水体积流量、t1为进水口温度和t2为出水口温度。可选地,在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处于部分负荷工况的情况下,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包括:基于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功率Qm与输入电功率Pm和衰减系数CD的比值,定制热工作效率。可选地,基于如下公式表征制热工作效率:其中,Qm为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功率、Pm为输入电功率、CD为衰减系数;其中,通过如下公式确定衰减系数CD,CD=(-0.13·LF)+1.13。可选地,在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处于非稳定工况的情况下,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包括:采集预定时间内,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多个时间点上的制热功率,以及在多个时间点上的输入电功率;基于多个时间点的制热功率的平均值Qm与输入电功率的平均值Pm的比值,定工作效率。可选地,如果非稳定工况为制热功率与输入电功率随时间连续变化,则基于如下公式表征制热工作效率:t为整个数据采集持续时间长度。可选地,如果非稳定工况为制热功率与输入电功率随时间离散变化,则基于如下公式表征制热工作效率:其中,Qm为整个数据采集期间的平均制热功率,Pm为整个数据采集期间的平均输入总功率,t为整个数据采集持续时间长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系统,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使用侧换热器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安装有水量测量装置,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水量调节阀门,其中,系统包括:附加装置,用于提供用于确定试验条件的环境数据,其中,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放置在环境数据所确定的试验条件中工作;处理器,用于基于预先设定的至少一种工况,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其中,工况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满负荷工况、部分负荷工况和非稳定工况。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使用侧换热器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安装有水量测量装置,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水量调节阀门,采用模拟得到用于确定试验条件的环境数据,其中,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放置在环境数据所确定的试验条件中工作;基于预先设定的至少一种工况,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其中,工况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满负荷工况、部分负荷工况和非稳定工的方式,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环境数据,测试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效率,从而实现了为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性能测试方法提供了一定的标准和依据,提高了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效率的测试准确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标准和依据的缺失,造成测试方案不可行,或者对工况选择和测试结果分析缺少权衡或比对的依据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使用测设备连接原理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使用侧换热器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安装有水量测量装置,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水量调节阀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n模拟得到用于确定试验条件的环境数据,其中,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放置在所述环境数据所确定的所述试验条件中工作;/n基于预先设定的至少一种工况,测试所述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其中,所述工况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满负荷工况、部分负荷工况和非稳定工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使用侧换热器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安装有水量测量装置,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水量调节阀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模拟得到用于确定试验条件的环境数据,其中,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放置在所述环境数据所确定的所述试验条件中工作;
基于预先设定的至少一种工况,测试所述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其中,所述工况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满负荷工况、部分负荷工况和非稳定工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处于满负荷工况的情况下,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包括:
基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功率Qn与用电功率Nn的比值,确定所述制热工作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下公式表征所述制热工作效率:

Qn=CρqV(t2-t1)+Qc,r,其中,
Qn为所述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功率、Qc,r为环境空气传入所述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热量修正项、C为水的比热容、ρ为水的密度、qV为冷热水体积流量、t1为进水口温度和t2为出水口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测试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处于部分负荷工况的情况下,测试待测试的空气源热泵类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制热工作效率包括:
基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功率Qm与输入电功率Pm和衰减系数CD的比值,定所述制热工作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下公式表征所述制热工作效率:

其中,Qm为所述空气源热泵类设备的制热功率、Pm为输入电功率、CD为衰减系数;
其中,通过如下公式确定所述衰减系数CD,CD=(-0.13·LF)+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钊曾爽杨烁丁屹峰陈平王瀚秋及洪泉李香龙孙钦斐梁安琪宫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