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720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损电量诊断装置,该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包括:外壳,具有容纳腔和接线口;线损检测仪,设置在容纳腔内,线损检测仪具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对应接线口设置;固线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外侧,固线组件包括盒体和固线夹,盒体固定在外壳上,盒体上具有穿线孔,穿线孔与接线口连通,线路能够通过穿线孔穿过外壳并与线损检测仪连接,固线夹设置在盒体内,固线夹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状态和初始状态,当固线夹处于固定状态时,固线夹能够固定线路在盒体内的位置;当固线夹处于初始状态时,线路能够在盒体内移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和线路连接处易松动而导致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损诊断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损电量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1、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而产生的能量损耗,简称线损。在电力部门供电的同时却存在着大量的电能损耗,若线损太高,势必会给电力企业造成损失,因此有效的线损管理是降低用电损耗的重要途径。

2、目前,线损通过线损诊断仪进行诊断,线损诊断仪通常放置在箱体内部对线损进行测算,以避免对线损诊断仪受外界干扰或损坏。但现有技术中的线损电量诊断分析设备工作时,在外力拖拽作用下,检测线缆与连接端口的连接处易发生松动脱落,进而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损电量诊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和线路连接处易松动而导致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包括:外壳,具有容纳腔和接线口,接线口与容纳腔连通;线损检测仪,设置在容纳腔内,线损检测仪具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对应接线口设置;固线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外侧,固线组件包括盒体和固线夹,盒体固定在外壳上,盒体上具有穿线孔,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夹(3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1)的远离所述外壳(10)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固线组件还包括盒盖(33),所述盒盖(33)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盒体(31)或所述外壳(10)上,所述盒盖(33)能够封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损电量诊断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散热组件能够对所述线损检测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夹(3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1)的远离所述外壳(10)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固线组件还包括盒盖(33),所述盒盖(33)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盒体(31)或所述外壳(10)上,所述盒盖(33)能够封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损电量诊断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散热组件能够对所述线损检测仪(20)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10)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底座(11)和防护壳(12),所述底座(11)和所述防护壳(12)内形成所述容纳腔(14),所述接线口设置在所述防护壳(12)上,所述底座(11)与所述防护壳(12)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底座(11)和所述防护壳(12)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损电量诊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冬吴红林张郑祎纪斌王鹏刘丰艺郑立鑫佘妍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