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42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包括上水平面单元、下水平面单元和四根支撑管;上水平面单元平行于下水平面单元,四根支撑管设置在上水平面单元和下水平面单元之间,且与上水平面单元和下水平面单元共同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上水平面单元包括分布于左右两侧的导向管和连接管组;下水平面单元包括分布于左右两侧的两根滑管和连接管组,在两个水平面单元的两侧加设连接管组,加设的连接管组设置于导向管与滑管之间。两根滑管包括水平部、弯曲部和竖直部,弯曲部与竖直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钢绞线连接件;导向管向外延伸部分与滑管的竖直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节省人力,可以运输比较重的建筑材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桥墩下施工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桥墩下面施工时,有些地方施工便道比较狭窄,土质比较松软,承载能力不够,大型的设备无法进入场地,在需要搬运一些比较重的工字钢、槽钢等建筑材料时,因吊机无法进入,一般都是工人用小推车进行运输,比较费力,特别是在一些有坡度的地方,更是困难。而且,小推车在施工现场一般是运输砂子、砖块等体积小的材料,而工字钢、槽钢等材料为长条状,一般长度在2-5m,小推车装载量少,运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其优点是强度高,节省人力,可以运输比较重的建筑材料。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包括上水平面单元、下水平面单元和四根支撑管。四根支撑管设置在上水平面单元和下水平面单元之间且与上水平面单元和下水平面单元共同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上水平面单元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管和固接于两根导向管之间的水平连接管组。下水平面单元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位于导向管正下方的滑管和固设在两根滑管之间的水平连接管组。上水平面单元和下水平单元的两侧加设竖向连接管组,竖向连接管组固接于导向管与滑管之间。滑管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水平部、一端连接水平部,另一端伸出支撑管的弯曲部和固设在弯曲部上端的竖直部。弯曲部与竖直部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钢绞线连接件。导向管向外延伸部分与滑管的竖直部连接,两个竖直部中间固接有一根水平的横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组加强了该装置的强度,在使用该装置运输较重的工字钢等材料时,可以防止该装置的损坏,延长该装置的寿命。该装置底部设有与地面接触的滑管,在一些地质松软的地区,滑管减少了该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且该装置车头方向的滑管设置为弯曲部,减少了前方地形对该装置的阻力,进一步的加强了该装置的向前移动的能力。钢绞线一端连接钢绞线连接件,另一端连接卷扬机,将该装置与卷扬机连接。启动卷扬机,该装置即可顺着卷扬机连接的钢绞线的牵引方向,运输较重且较大块的建筑材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连接管组包括多根水平加强管和多根水平斜管;多根水平加强管和多根水平斜管沿着导向管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连接管组包括多根竖向加强管和多根竖向斜管;多根竖向加强管和多根竖向斜管沿着导向管和滑管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竖向加强管和竖向斜管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导向管和滑管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滑管的底部均设置有两个滑轮,滑轮分别靠近于水平部的端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装置在桥面上运输较重的建筑材料时,桥面硬度较高,加设滑轮防止了滑管直接与桥面接触,减少滑管与桥面的摩擦力,方便材料的运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四个滑轮与滑管为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桥面等路面硬度较高的地段使用该装置时,可将滑轮组装在滑管下面;在一些地质松软的地区如桥墩下的临时便道施工时,由于装置上堆放的材料较重,滑轮易陷入土中,不利于运输,可将滑轮拆掉,用滑管代替滑轮与地面接触。可拆卸的滑轮加强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即可在松软的便道上使用,又可在硬化的路面上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管向上伸出于导向管形成竖向挡物管,位于同一侧的两根竖向挡物管之间设置有水平挡物管,水平挡物管沿导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装置运输材料时,四根竖向挡物管与两根水平挡物管可以限制放于该装置上水平面单元的工字钢等材料的移动,防止放置于上水平面单元上的材料掉落。使得运输过程比较顺利,且竖向挡物管、水平挡物管和支撑管的取材方便,可在施工现场直接取材制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水平挡物管上加设有两个卡位孔,卡位孔位于竖向挡物管与水平挡物管连接处的上方,且每个卡位孔内均插设有一根限位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施工需要,一次要运输较多的材料,此时可将材料横放于两根水平挡物管上,在两根水平挡物管上加设的四个卡位孔中分别插入四根限位钢筋,四根限位钢筋使得较多的材料平稳放置于挡物管上,实现了施工工况的需求;且限位钢筋可就地取材,易实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支撑管上向外设置有一个防倾覆装置,防倾覆装置包括外伸杆和副轮;外伸杆向外伸出且一端固接于支撑管中部,另一端倾斜向下固接有副轮;副轮高于地面和滑轮,不与地面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的时候,是卷扬机牵引该装置,当该装置前方有遮挡物时,容易倾覆,因此设置了防倾覆装置。在该装置碰触到遮挡物即将倾覆时,两根处于同一侧面的外伸杆端部的副轮先一步接触地面,副轮抵接于地面,两根处于同一侧面的外伸杆支撑着该装置,防止该装置倾覆此时可停掉卷扬机,派工人来将该装置扶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防倾覆装置还包括垫板,垫板可拆卸连接于支撑管,外伸杆向外伸出且一端固接于垫板外侧面,另一端倾斜向下固接有副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倾覆装置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使用,不需要使用倾覆装置时,可拆卸回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相比于原有的人工推小推车运输,该装置密集设置的连接管组加强了该装置的强度,在使用该装置运输较重的工字钢等材料时,可以防止该装置的损坏,延长该装置的寿命;且该装置由卷扬机等牵引装置牵引,节省人力,将钢绞线一端连接钢绞线连接件,另一端连接卷扬机,实现该装置与卷扬机连接,启动卷扬机,该装置即可顺着卷扬机连接的钢绞线的牵引方向,运输较重且较大块的建筑材料。该装置底部设有与地面接触的滑管,在一些地质松软的地区,滑管减少了该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且该装置的车头方向的滑管设置为弯曲部,减少了前方地形对该装置的阻力,进一步的加强了该装置的向前移动的能力。2.滑管下面加设的四个可拆卸的滑轮,加强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即可在松软的便道上使用,又可在硬化的路面上使用。在桥面等路面硬度较高的地段使用该装置时,可将滑轮组装在滑管下面;在一些地质松软的地区如桥墩下的临时便道施工时,由于装置上堆放的材料较重,滑轮易陷入土中,不利于运输,可将滑轮拆掉回收,用滑管代替滑轮与地面接触。3.四根竖向挡物管与两根水平挡物管,防止了置于上水平面单元上的材料掉落;卡位孔与限位钢筋的设置可以使得一次运输的材料更多;且竖向挡物管、水平挡物管和限位钢筋的取材方便,可在施工现场直接取材制作;可拆卸的防倾覆装置,防止运输时,该装置发生倾覆,在不用时可以回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出显示本技术下水平面单元的示意图。图中,1、上水平面单元;11、导向管;12、水平连接管组;121、水平加强管;122、水平斜管;13、竖向连接管组;131、竖向加强管;132、竖向斜管;2、下水平面单元;21、滑管;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平面单元(1)、下水平面单元(2)和四根支撑管(22);四根支撑管(22)设置在上水平面单元(1)和下水平面单元(2)之间且与上水平面单元(1)和下水平面单元(2)共同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n上水平面单元(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管(11)和固接于两根导向管(11)之间的水平连接管组(12);下水平面单元(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位于导向管(11)正下方的滑管(21)和固设在两根滑管(21)之间的水平连接管组(12),上水平面单元(1)和下水平单元的两侧加设竖向连接管组(13),竖向连接管组(13)固接于导向管(11)与滑管(21)之间;/n滑管(21)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水平部(211)、一端连接水平部(211),另一端伸出支撑管(22)的弯曲部(212)和固设在弯曲部(212)上端的竖直部(213);弯曲部(212)与竖直部(21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钢绞线连接件(214);导向管(11)向外延伸部分与滑管(21)的竖直部(213)连接,两个竖直部(213)中间固接有一根水平的横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平面单元(1)、下水平面单元(2)和四根支撑管(22);四根支撑管(22)设置在上水平面单元(1)和下水平面单元(2)之间且与上水平面单元(1)和下水平面单元(2)共同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
上水平面单元(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管(11)和固接于两根导向管(11)之间的水平连接管组(12);下水平面单元(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位于导向管(11)正下方的滑管(21)和固设在两根滑管(21)之间的水平连接管组(12),上水平面单元(1)和下水平单元的两侧加设竖向连接管组(13),竖向连接管组(13)固接于导向管(11)与滑管(21)之间;
滑管(21)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水平部(211)、一端连接水平部(211),另一端伸出支撑管(22)的弯曲部(212)和固设在弯曲部(212)上端的竖直部(213);弯曲部(212)与竖直部(21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钢绞线连接件(214);导向管(11)向外延伸部分与滑管(21)的竖直部(213)连接,两个竖直部(213)中间固接有一根水平的横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管组(12)包括多根水平加强管(121)和多根水平斜管(122);多根水平加强管(121)和多根水平斜管(122)沿着导向管(11)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施工现场运输重物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管组(13)包括多根竖向加强管(131)和多根竖向斜管(132);多根竖向加强管(131)和多根竖向斜管(132)沿着导向管(11)和滑管(21)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竖向加强管(13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继有戴新赵建军刘丙宇程向国肖丙胜李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钰海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