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轴多旋翼巡飞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408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共轴多旋翼巡飞弹通过多旋翼螺旋桨结构,能够定点360°转弯,最小转弯半径为零,能够适用于具有密集建筑物群的城区和障碍阻隔的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共轴巡飞弹,在接近或攻击目标时,每个旋翼都能产生与初始部署时相反的旋转方向,产生与起飞升力相反的与重力方向一致的推力;推力与重力叠加,共同作用弹体,产生大于一个重力加速度的攻击加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在城区密集建筑物群之间巡航能力,又能攻击快速移动的地面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轴多旋翼巡飞弹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弹药
,具体为一种共轴多旋翼巡飞弹。
技术介绍
巡飞弹属于一种发射即摧毁智能弹药技术,是国内外智能弹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巡飞弹最早由美国国防先进科技局主导下的“广域侦察弹”项目和美国空军主导的“低成本自主攻击弹药”项目提出。国内最初由北京理工大学提出巡飞弹概念,并由北京理工大学申报了第一个巡飞弹国防专利技术专利——“炮射无人机”。巡飞弹属于第三代弹药技术,旨在应对特定区域的潜在威胁,对潜在敌武力力量进行压制及精确毁伤。国外已有多个型号的巡飞弹装备于部队,如美国陆军已在阿富汗战争中应用多年的“弹簧刀”攻击巡飞弹。美国空军装备的“郊狼”攻击巡飞弹。俄罗斯装备的R-90侦察巡飞弹。这些巡飞弹均具有以下技术特点:采用热发射技术:如“弹簧刀”和“郊狼”巡飞弹均采用火工品发射,R-90巡飞弹采用火箭发射;折叠弹翼技术:巡飞弹为了适应身管武器狭小空间发射要求,弹翼折叠安置;巡航技术:弹翼展开提供巡飞弹飞行主升力,确保巡航飞行速度和飞行状态;末端攻击技术:导引头锁定目标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轴多旋翼巡飞弹,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动力上旋翼(1)、顶部动力下旋翼(2)、顶部动力上电机(3)、顶部动力下电机(4)、电池仓(5)、下部动力上电机(6)、下部动力下电机(7)、下部动力上螺旋桨(8)、下部动力下螺旋桨(9)、控制装置和导航装置的控制仓(10)、战斗部(11)和导引头(12),其中,所述顶部动力上旋翼(1)、顶部动力下旋翼(2)、下部动力上螺旋桨(8)和下部动力下螺旋桨(9)均为螺旋桨;/n所述顶部动力上旋翼(1)和顶部动力下旋翼(2)分别与顶部动力上电机(3)和顶部动力下电机(4)电性连接,以构成顶部共轴螺旋桨;而下部动力上电机(6)和下部动力下电机(7)分别与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轴多旋翼巡飞弹,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动力上旋翼(1)、顶部动力下旋翼(2)、顶部动力上电机(3)、顶部动力下电机(4)、电池仓(5)、下部动力上电机(6)、下部动力下电机(7)、下部动力上螺旋桨(8)、下部动力下螺旋桨(9)、控制装置和导航装置的控制仓(10)、战斗部(11)和导引头(12),其中,所述顶部动力上旋翼(1)、顶部动力下旋翼(2)、下部动力上螺旋桨(8)和下部动力下螺旋桨(9)均为螺旋桨;
所述顶部动力上旋翼(1)和顶部动力下旋翼(2)分别与顶部动力上电机(3)和顶部动力下电机(4)电性连接,以构成顶部共轴螺旋桨;而下部动力上电机(6)和下部动力下电机(7)分别与下部动力上螺旋桨(8)和下部动力下螺旋桨(9)构成下部共轴螺旋桨,顶部共轴螺旋桨和下部共轴螺旋桨均与电池仓(5)电性连接,电池仓(5)与控制装置和导航装置的控制仓(10)电性相连;控制装置和导航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三库阎雪飞王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