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趋严峻,能源需求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愈显重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工业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其中伴随着各种余热的产生,回收余热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目前,高温余热的利用已经逐渐成熟,但针对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同样需要引起足够高的重视。现有的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尚不能将余热温度降至20℃以下,并同时供热水由45℃升至70℃以上,未能实现余热深度回收利用,因此,开发低温余热回收技术,拓展低温余热的领域是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在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系统基础上增加压缩热泵单元,具有可回收40℃以上余热、系统能耗低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热泵单元、与所述吸收热泵单元连接的压缩热泵单元;/n所述吸收热泵单元包括吸收器、吸收蒸发器、发生器、吸收冷凝器和余热换热器,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吸收蒸发器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喷淋盘、第二喷淋盘和第三喷淋盘,所述发生器下方设置有溶液换热器,所述第一喷淋盘和所述第三喷淋盘均与所述溶液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喷淋盘通过一冷剂泵与所述吸收冷凝器内部连接,所述吸收蒸发器和所述发生器均与所述余热换热器连接;所述压缩热泵单元包括压缩蒸发器和与所述压缩蒸发器连接的压缩冷凝器,所述压缩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吸收冷凝器内构成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热泵单元、与所述吸收热泵单元连接的压缩热泵单元;
所述吸收热泵单元包括吸收器、吸收蒸发器、发生器、吸收冷凝器和余热换热器,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吸收蒸发器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喷淋盘、第二喷淋盘和第三喷淋盘,所述发生器下方设置有溶液换热器,所述第一喷淋盘和所述第三喷淋盘均与所述溶液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喷淋盘通过一冷剂泵与所述吸收冷凝器内部连接,所述吸收蒸发器和所述发生器均与所述余热换热器连接;所述压缩热泵单元包括压缩蒸发器和与所述压缩蒸发器连接的压缩冷凝器,所述压缩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吸收冷凝器内构成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热泵单元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吸收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吸收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下方;且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吸收蒸发器之间间隔有第一挡水隔板,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吸收冷凝器之间间隔有第二挡水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热水循环回路A,所述供热水循环回路A包括第一通路和与所述第一通路并联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由供热水进口管路、所述吸收器和供热水出口管路顺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二通路由所述供热水进口管路、所述压缩冷凝器和所述供热水出口管路顺次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温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温热源水循环回路B,所述低温热源水循环回路B包括所述发生器、所述吸收蒸发器和所述余热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旭,赵才恒,洪浩,刘忠彦,车德勇,洪文鹏,杨迪,张俊博,刘卓然,郝政汶,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