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5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通道部件,出风通道部件具有用于出风的出风部;挡风部件,挡风部件设置在出风部的一侧,挡风部件具有导风表面,导风表面的至少部分与出风部的出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挡风部件对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出风口结构造成的空调室内机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的速度较慢的问题。

Structure of air outlet and indoor unit with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同步提升。当前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室外的噪音、灰尘、PM2.5,可吸入颗粒物、温度等不良因素,导致房间常处于封闭状态,封闭后室尘、建材散发的有害化学物质、人生产生活呼出的气体等,使得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容易感觉“闷”和精神状态差,严重影响人们居住的舒适度。故新风系统使用较为普遍,市场上的新风系统广泛使用单独的系统,新风的出风方式均是固定的出风口。然而,现有新风出口的出风口具有以下缺点:(1)、新风出口的出风口位置无法改变;(2)、出风口的结构造成出风对空气质量提升较慢;(3)、能够直观的发现出风口,不美观且出风口处灰尘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出风口结构造成的空调室内机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的速度较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通道部件,出风通道部件具有用于出风的出风部;挡风部件,挡风部件设置在出风部的一侧,挡风部件具有导风表面,导风表面的至少部分与出风部的出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挡风部件对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进一步地,导风表面相对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地,出风部为弧形通道,导风表面为与弧形通道相配适的弧形面,弧形通道与弧形面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出风部为弧形通道,导风表面为喇叭状结构,导风表面沿出风口流出气体的流动方向朝向远离导风表面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弧形通道与喇叭状结构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在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在导风表面的导风作用下发散送风。进一步地,挡风部件可移动地设置,挡风部件具有连接部,出风部绕连接部设置且出风部的至少部分位于连接部的上方,出风部与连接部之间具有避让间隙。进一步地,出风部的出风口与室内机面板的容纳孔连通,挡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孔内,挡风部件与容纳孔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挡风部件可移动地设置,以改变导风通道的大小。进一步地,出风通道部件还包括引风部,引风部与出风部连通且设置在出风部远离挡风部件的一端,引风部远离出风部的一端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连通。进一步地,出风部为弧形通道,引风部的外壁的至少部分为弧形外壁,弧形外壁与出风部的至少部分连接。进一步地,出风通道部件具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部件包括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对接以形成出风通道,出风部位于第二通道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口结构,其中,出风口结构为上述的出风口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通过将导风表面相对设置在出风部的一侧,以使挡风部件对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可以实现发散出风,实现了无风感吹风和室内空气快速交换,能够快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打开状态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关闭状态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出风口结构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出风口结构的剖视图;以及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拆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出风通道部件;11、出风部;12、引风部;13、出风通道;14、第一通道部;15、第二通道部;30、运动部件;50、室内机面板;70、挡风部件;71、导风表面;72、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7,包括:出风通道部件10,出风通道部件10具有用于出风的出风部11;挡风部件70,挡风部件70设置在出风部11的一侧,挡风部件70具有导风表面71,导风表面71的至少部分与出风部11的出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挡风部件70对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通过将导风表面71相对设置在出风部11的一侧,以使挡风部件70对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可以实现发散出风,实现了无风感吹风和室内空气快速交换,能够快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具体实施时,导风表面71相对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这样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出风口结构的发散送风。具体实施时,出风部11为弧形通道,导风表面71为与弧形通道相配适的弧形面,弧形通道与弧形面相对设置。这样的设置增加了气体与室内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室内空气质量快速提升。具体实施时,出风部11为弧形通道,导风表面71为喇叭状结构,导风表面71沿出风口流出气体的流动方向朝向远离导风表面71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弧形通道与喇叭状结构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在由出风口流出的气体在导风表面71的导风作用下发散送风。这样的设置使风发散式送风,进一步加大了气体与室内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了室内空气快速交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挡风部件70可移动地设置,挡风部件70具有连接部72,出风部11绕连接部72设置且出风部11的至少部分位于连接部72的上方,出风部11与连接部72之间具有避让间隙。这样的设置在实现挡风部件70与出风通道部件10连接的基础上,还实现了挡风部件70相对出风通道部件10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部11的出风口与室内机面板50的容纳孔连通,挡风部件70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孔内,挡风部件70与容纳孔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挡风部件70可移动地设置,以改变导风通道的大小。具体实施时,挡风部件70具有封堵容纳孔的第一位置和避让容纳孔的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时,挡风部件70完全打开,此时出风面积最大;在第一位置时,挡风部件70与室内机面板平齐,形成了隐藏式出风口,外观美观、防止灰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出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风通道部件(10),所述出风通道部件(10)具有用于出风的出风部(11);/n挡风部件(70),所述挡风部件(70)设置在所述出风部(11)的一侧,所述挡风部件(70)具有导风表面(71),所述导风表面(7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出风部(11)的出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挡风部件(70)对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通道部件(10),所述出风通道部件(10)具有用于出风的出风部(11);
挡风部件(70),所述挡风部件(70)设置在所述出风部(11)的一侧,所述挡风部件(70)具有导风表面(71),所述导风表面(7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出风部(11)的出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挡风部件(70)对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体进行导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表面(71)相对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11)为弧形通道,所述导风表面(71)为与所述弧形通道相配适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通道与所述弧形面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11)为弧形通道,所述导风表面(71)为喇叭状结构,所述导风表面(71)沿所述出风口流出气体的流动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导风表面(71)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弧形通道与所述喇叭状结构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在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体在所述导风表面(71)的导风作用下发散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件(70)可移动地设置,所述挡风部件(70)具有连接部(72),所述出风部(11)绕所述连接部(72)设置且所述出风部(1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李德清贾飞飞林裕亮金海元王朝新陈圣文曾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