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5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具有新风出口,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面板,用于遮挡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室内机面板具有容纳孔,容纳孔与新风出口连通,容纳孔位于新风装置靠近出风口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口处的新风流动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均出现了常年的雾霾天气。PM2.5浓度的增加,直接导致灰霾天气频发和雾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大幅增加,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家用舒适性空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健康、舒适、环保已成为现代空调发展的目标。对于普通空调,为保证其空调效果,要求空调房间必须封闭,其结果是室内的微尘、烟雾、细菌、病毒、废气不断增加,氧气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近年来,随着“空调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经开始要求大家不要长期呆在空调房间里,而且要通过开窗通新风或者是通过室内排风形成负压由门、窗缝隙渗漏的方式给房间补新风,改善室内的环境。目前,市场上既有单一的空气过滤系统净化器,也有为节能将全热交换器与空气过滤系统相结合的纯新风系统净化器,可用以改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空调的发展趋势要求具备普通空调的功能外,还应该具备:(1)换新风功能;(2)消除污染净化空气功能;(3)节能、热量回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口处的新风流动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具有新风出口,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面板,用于遮挡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室内机面板具有容纳孔,容纳孔与新风出口连通,容纳孔位于新风装置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部件,挡风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孔内,挡风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挡风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挡风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容纳孔,并在挡风部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容纳孔分离,以使新风装置通过容纳孔与挡风部件之间的间隙出风。进一步地,挡风部件包括:挡风件,挡风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容纳孔内,当挡风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挡风件封堵在容纳孔内;当挡风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挡风件与室内机面板分离。进一步地,容纳孔包括锥形孔段,挡风件的外壁面与锥形孔段的内壁面相配适。进一步地,挡风部件包括:遮盖件,遮盖件与挡风件连接且位于挡风件远离新风装置的一侧,遮盖件盖设在挡风件上,以遮挡挡风件。进一步地,遮盖件为圆盘结构,遮盖件的外表面与室内机面板平齐。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通道壳体,出风通道壳体设置在室内机面板的内侧,出风通道壳体具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新风出口连通,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容纳孔连通,以使新风通过出风通道进入容纳孔内。进一步地,挡风件包括挡风主体部和与挡风主体部连接的容纳部,容纳部位于挡风主体部靠近新风装置的一侧;容纳部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下方,挡风主体部设置在出风通道的前方,以在挡风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新风经出风通道从容纳孔与挡风主体部之间的间隙排出。进一步地,容纳部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空调室内机包括:运动部件,运动部件与出风通道壳体连接,运动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运动部件与挡风部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挡风部件移动。进一步地,出风通道靠近挡风部件的一端为条形通道。进一步地,条形通道为弧形,条形通道具有弧形曲面,容纳部具有与弧形曲面相配适的外壁面,以在挡风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容纳部位于出风通道的下方。进一步地,室内机面板包括:前面板和设置在前面板下方的下面板,容纳孔设置在前面板上,前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前面板具有凸出于第二端的凸出部,容纳孔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凸出部上,下面板具有与凸出部相配适的凹槽,以使下面板安装在前面板上。进一步地,凸出部具有安装面和与安装面连接的止挡面,下面板的内侧面与安装面贴合,凹槽抵接在止挡面上。进一步地,止挡面为弧形曲面,凹槽为与止挡面相配适的弧形凹槽。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制冷制热装置,制冷制热装置位于新风装置的上方;其中,新风出口设置在新风装置的上端。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空气质量;发光装置,设置在遮盖件上且位于挡风部件内,发光装置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以接收感应装置所检测到的空气质量信息,并根据空气质量信息显示相应颜色的光。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容纳孔设置在新风装置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可以使新风在靠近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一侧出风,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空调出风将新风出口处的新风吹送到室内的不同位置,避免新风和污风短路,增强新风的流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一个角度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二个角度的剖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三个角度的剖视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部件和进风面板部件的装配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部件和进风面板部件的拆分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的装配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的拆分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装置和出风口结构的装配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装置和出风口结构的拆分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的装配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的拆分图;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下面板的装配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下面板的拆分图;图1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拆分图;图1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运动部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的运动部件的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的运动部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拆分图;图2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挡风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挡风件的正视图;图2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挡风件的一个角度的侧视图;图2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挡风件的另一个角度的侧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2000),所述新风装置(2000)具有新风出口(2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n室内机面板(50),用于遮挡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室内机面板(50)具有容纳孔(53),所述容纳孔(53)与所述新风出口(2220)连通,所述容纳孔(53)位于所述新风装置(2000)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装置(2000),所述新风装置(2000)具有新风出口(2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室内机面板(50),用于遮挡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室内机面板(50)具有容纳孔(53),所述容纳孔(53)与所述新风出口(2220)连通,所述容纳孔(53)位于所述新风装置(2000)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挡风部件(70),所述挡风部件(7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孔(53)内,所述挡风部件(7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挡风部件(7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所述挡风部件(70)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所述容纳孔(53),并在所述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容纳孔(53)分离,以使所述新风装置(2000)通过所述容纳孔(53)与所述挡风部件(70)之间的间隙出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件(70)包括:
挡风件(10),所述挡风件(1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容纳孔(53)内,当所述挡风部件(7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挡风件(10)封堵在所述容纳孔(53)内;当所述挡风部件(7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风件(10)与所述室内机面板(50)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53)包括锥形孔段,所述挡风件(10)的外壁面与所述锥形孔段的内壁面相配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件(70)包括:
遮盖件(20),所述遮盖件(20)与所述挡风件(10)连接且位于所述挡风件(10)远离所述新风装置(2000)的一侧,所述遮盖件(20)盖设在所述挡风件(10)上,以遮挡所述挡风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20)为圆盘结构,所述遮盖件(20)的外表面与所述室内机面板(50)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出风通道壳体(60),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设置在室内机面板(50)的内侧,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具有出风通道(61),所述出风通道(61)的一端与所述新风出口(2220)连通,所述出风通道(61)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孔(53)连通,以使新风通过所述出风通道(61)进入所述容纳孔(5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10)包括挡风主体部(12)和与所述挡风主体部(12)连接的容纳部(13),所述容纳部(13)位于所述挡风主体部(12)靠近所述新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裕亮金海元王朝新陈圣文曾庆和李德清傅凯凯刘禾铭刘胜辈贾飞飞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