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5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结构用于与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连接,其特征在于,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面板具有容纳孔,容纳孔与出风口连通,出风口结构包括:挡风部件,挡风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室内机面板的容纳孔内,挡风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部件,运动部件的至少部分与挡风部件连接且沿容纳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挡风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在挡风部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封堵容纳孔,并在挡风部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容纳孔分离,以使空调室内机通过容纳孔与挡风部件之间的间隙出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出风口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风口结构运行不平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当前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可净化空气的新风机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新风机的出风口和出风方式很大程度地关乎用户体验,当前市场上的新风机的出风口有直接出风口和可伸缩式出风口。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出风口可伸缩式出风口中的运动机构为旋转式推出机构,其结构复杂,运行较不平稳,装配效率较低,进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出风口结构运行不平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口结构,用于与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连接,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面板具有容纳孔,容纳孔与出风口连通,出风口结构包括:挡风部件,挡风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室内机面板的容纳孔内,挡风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部件,运动部件的至少部分与挡风部件连接且沿容纳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挡风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在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口结构,用于与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面板(50)具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结构包括:/n挡风部件(70),所述挡风部件(7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室内机面板(50)的所述容纳孔内,所述挡风部件(7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n运动部件(30),所述运动部件(3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挡风部件(70)连接且沿所述容纳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挡风部件(7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在所述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封堵所述容纳孔,并在所述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容纳孔分离,以使所述空调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口结构,用于与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面板(50)具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结构包括:
挡风部件(70),所述挡风部件(7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室内机面板(50)的所述容纳孔内,所述挡风部件(7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运动部件(30),所述运动部件(3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挡风部件(70)连接且沿所述容纳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挡风部件(7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在所述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封堵所述容纳孔,并在所述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容纳孔分离,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所述容纳孔与所述挡风部件(70)之间的间隙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新风装置的新风出口,所述新风装置位于所述室内机面板(50)的内侧,所述出风口结构与新风装置连接,以在所述挡风部件(7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新风装置内的新风通过所述容纳孔与所述挡风部件(70)之间的间隙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件(70)具有容纳腔体,所述运动部件(3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结构包括:
出风通道壳体(60),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设置在室内机面板(50)的内侧,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具有出风通道(61),所述出风通道(61)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61)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孔连通,以使空调出风通过所述出风通道(61)进入所述容纳孔内;
其中,所述运动部件(30)与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连接且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靠近所述挡风部件(7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30)包括:
支撑件(31),所述支撑件(31)与所述出风通道壳体(60)连接,所述挡风部件(70)相对所述支撑件(31)可移动地设置且与所述支撑件(31)滑动连接,以支撑所述挡风部件(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30)还包括:
传动组件(32),所述传动组件(32)与所述挡风部件(70)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挡风部件(70)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传动齿轮(321)和与所述传动齿轮(321)相啮合的传动齿条(322),所述传动齿轮(321)与所述传动齿条(322)传动连接,所述挡风部件(70)与所述传动齿条(322)连接,以使所述挡风部件(70)在所述传动齿轮(321)与所述传动齿条(322)的作用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30)还包括:
支撑件(31),所述挡风部件(70)与所述支撑件(31)连接;
移动件(33),所述移动件(33)与所述支撑件(3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件(31)的上方,所述传动齿条(322)设置在所述移动件(33)上,所述挡风部件(70)与所述移动件(33)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挡风部件(70)在所述移动件(33)的带动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件(70)与所述支撑件(31)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33)具有第三容纳空间(331),所述传动齿轮(321)位于所述第三容纳空间(331)内,所述传动齿条(322)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331)的内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30)还包括:
驱动电机(34),所述驱动电机(34)与所述支撑件(3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4)与所述传动齿轮(321)驱动连接,以使所述传动齿轮(321)在所述驱动电机(34)的作用下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4)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远离所述移动件(33)的一侧,所述支撑件(31)上具有通过孔,以使所述驱动电机(34)的驱动轴穿过所述通过孔与所述传动齿轮(321)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具有第一滑槽(311),所述移动件(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辈林裕亮金海元王朝新陈圣文曾庆和李德清傅凯凯贾飞飞陈红光刘禾铭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