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34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油缸耳板,所述油缸耳板通过销轴与用于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油缸相连,并驱动其沿着立柱升降动作;所述滑移板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对橡胶轮胎进行挤压的压头结构,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位于立柱的侧边,设置有用于支撑轮胎的轮胎支撑结构。此分离装置能够用于废弃汽车轮胎和轮毂的快速分离。

Wheel hub separation device of end-of-lif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报废汽车领域,具体涉及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轮毂分离是将轮毂从橡胶轮胎(通常胎内有压力)中剥离的一种作业方式。分为破坏性拆解和精细拆解,精细拆解保证了轮毂的完整性,便于轮毂的二次利用,但分离工序较为复杂,作业时间很长,破坏性拆解主要为报废汽车拆解(残值很低,轮毂无二次利用价值)服务,要求拆分作业简单,快速。轮毂破坏性拆解(分离)的方式较多,相关设备也多见于市面上。例如使用径向挤压轮胎导致轮毂变形后分离,轴向抓爪配合轮胎固定的强迫拆解。这些拆解方式都存在橡胶轮胎需要提前泄压的前置作业,否则轮胎爆裂存在安全隐患。综上,现有的轮毂分离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市面现有的轮毂分离设备存在前置作业(车胎放气),工序复杂,耗时较长的问题。2.市面所有报废小车轮胎轮毂尺寸(外圆)均为标准尺寸,而使用的轮胎规格各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此分离装置能够用于废弃汽车轮胎和轮毂的快速分离。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油缸耳板,所述油缸耳板通过销轴与用于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油缸相连,并驱动其沿着立柱升降动作;所述滑移板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对橡胶轮胎进行挤压的压头结构,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位于立柱的侧边,设置有用于支撑轮胎的轮胎支撑结构。所述机架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封装的侧板。所述滑移板的背部固定有滑移套,所述滑移套与立柱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滑移板的前端侧壁上通过合页铰接有顶盖。所述压头结构包括轮胎压板,所述轮胎压板上加工有均布的锁紧孔,所述锁紧孔通过上通过锁紧螺栓与滑移板固定相连,所述轮胎压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滑移板的底端配合,所述轮胎压板的中间部位固定有排气刀口。所述轮胎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上加工有用于拆卸之后轮毂下料的弧形下料孔;在固定支撑板的相对侧设置有能够调节其位置的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侧板,所述限位侧板与机架顶部的滑移支撑板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底部通过卡销与锯齿卡槽板构成钩挂配合。所述升降油缸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挤压轮毂下料的挤压油缸。所述限位侧板的两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立柱的侧面并位于机架的顶部固定有液压泵站。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采用可调节的活动支撑板,其采用轮毂外圆定位,可实现快速换线。加强的活动支撑板除提供定位参考外,还创新的采用托举轮毂方式将传统的轮毂全部悬空变更为半悬,提高了轮毂分离的一次成功率。2、通过压头结构能够实现胎内余气泄出,同时实现挤压轮毂使其变形,并在压紧侧将轮毂与轮胎扯出间隙,便于拆解缸一次分离轮毂。3、易于轮毂定位,本技术设计轮毂后沿与调节托板平齐,该两部分均靠近操作人员侧,操作人员仅依靠手触摸就可以判断轮毂摆放位置是否准确。4、定位准确,重复性强,因为活动支撑板相对相同尺寸轮毂位置是固定的,设备机身上对不同大小轮毂设计有调节托板位置标记,轮毂相对活动支撑板的位置又基本相对固定,操作人员触摸轮毂边缘是否与调节托板边缘平齐,则轮毂相对于压头的位置基本能够快速准确确定下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压头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压头结构左视图。图中:侧板1、限位侧板2、活动支撑板3、把手4、滑移支撑板5、固定支撑板6、立柱7、滑移套8、顶盖9、合页10、滑移板11、液压泵站12、销轴13、油缸耳板14、升降油缸15、锯齿卡槽板16、机架17、弧形下料孔18、锁紧孔19、轮胎压板20、排气刀口21、安装槽22、挤压油缸23、轮毂24、轮胎26、卡销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5,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7,所述机架17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立柱7,所述立柱7上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板11,所述滑移板11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油缸耳板14,所述油缸耳板14通过销轴13与用于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油缸15相连,并驱动其沿着立柱7升降动作;所述滑移板11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对橡胶轮胎进行挤压的压头结构,所述机架17的顶部并位于立柱7的侧边,设置有用于支撑轮胎的轮胎支撑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轮毂分离装置能够用于轮毂的分离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轮胎放置支撑在轮胎支撑结构上,并通过压头结构将轮胎进行切破,进行放气,同时由压头结构将轮胎压紧,使得轮胎和轮毂相分离,再配合挤压油缸将轮毂挤压之后实现分离。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7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封装的侧板1。通过上述的侧板1能够对机架17进行封闭。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板11的背部固定有滑移套8,所述滑移套8与立柱7构成滑动配合。通过上述的滑移套8能够起到滑动配合,进而保证了滑移板11能够沿着立柱7进行升降。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板11的前端侧壁上通过合页10铰接有顶盖9。通过上述的顶盖9能够在拆分过程起到防护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压头结构包括轮胎压板20,所述轮胎压板20上加工有均布的锁紧孔19,所述锁紧孔19通过上通过锁紧螺栓与滑移板11固定相连,所述轮胎压板20上设置有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与滑移板11的底端配合,所述轮胎压板20的中间部位固定有排气刀口21。通过上述的压头结构能够实现台内余气的泄出,挤压轮毂使其变形,并在压紧侧将轮毂与轮胎扯出间隙,便于拆解缸一次分离轮毂。进一步的,所述轮胎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支撑板6,所述固定支撑板6上加工有用于拆卸之后轮毂下料的弧形下料孔18;在固定支撑板6的相对侧设置有能够调节其位置的活动支撑板3,所述活动支撑板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侧板2,所述限位侧板2与机架17顶部的滑移支撑板5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支撑板3的底部通过卡销26与锯齿卡槽板16构成钩挂配合。通过采用锯齿卡槽板16能够方便的调节活动支撑板3的位置,进而能够对轮胎和轮毂进行支撑,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轮胎的拆解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油缸15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挤压轮毂下料的挤压油缸23。通过上述的挤压油缸23能够将拆分之后的轮毂挤压,使其落下。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侧板2的两端设置有把手4。通过上述的把手4能够方便的对活动支撑板3的位置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立柱7的侧面并位于机架17的顶部固定有液压泵站12。通过上述的液压泵站12能够提供液压动力。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在使用本技术设计定位后的轮毂相对压头结构的排气刀口尖端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7),所述机架(17)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立柱(7),所述立柱(7)上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板(11),所述滑移板(11)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油缸耳板(14),所述油缸耳板(14)通过销轴(13)与用于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油缸(15)相连,并驱动其沿着立柱(7)升降动作;所述滑移板(11)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对橡胶轮胎进行挤压的压头结构,所述机架(17)的顶部并位于立柱(7)的侧边,设置有用于支撑轮胎的轮胎支撑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7),所述机架(17)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立柱(7),所述立柱(7)上通过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板(11),所述滑移板(11)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油缸耳板(14),所述油缸耳板(14)通过销轴(13)与用于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油缸(15)相连,并驱动其沿着立柱(7)升降动作;所述滑移板(11)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对橡胶轮胎进行挤压的压头结构,所述机架(17)的顶部并位于立柱(7)的侧边,设置有用于支撑轮胎的轮胎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7)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封装的侧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板(11)的背部固定有滑移套(8),所述滑移套(8)与立柱(7)构成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板(11)的前端侧壁上通过合页(10)铰接有顶盖(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报废汽车轮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结构包括轮胎压板(20),所述轮胎压板(20)上加工有均布的锁紧孔(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晓东刘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