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320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3
本申请涉及一种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上述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柔性密封件以及预警元件。所述壳体内部具有腔体,氢气运输管道置于所述腔体,并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腔体,以在所述腔体内形成绝缘密封环境。所述预警元件设置于所述腔体。所述预警元件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并进行预警。上述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在易发生泄漏处制造一个能够约束泄漏氢气的环境,不仅可以防止氢气逸散,而且,通过所述预警元件快速响应,以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检修,防止泄漏氢气大量聚集。

Active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ydrogen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氢气输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尽管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存在着波动剧烈,尤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氢气是一种有效的储能方式,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高峰期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氢气当中,在用电高峰期将氢气携带的能量通过燃料电池重新转换为电能以供使用。因此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等技术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但氢气是一种极易燃易爆的气体,当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超过4%-75%时,遇到火源,即可引起爆炸。因此氢气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氢气的泄露以及泄露后的主动防护就显得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以防止泄漏氢气大量聚集,进而发生安全事故。一种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具有腔体,氢气运输管道置于所述腔体,并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可拆卸连接;第一柔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腔体,以在所述腔体内形成绝缘密封环境;以及预警元件,设置于所述腔体,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并进行预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沿所述氢气运输管道延伸方向,具有一个贯穿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氢气运输管道置于所述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扣,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以及卡环,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并且所述卡环与所述卡扣间隔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两端,当所述卡环的另一端卡合于所述卡扣时,通过按压所述卡环将所述开口闭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柔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柔性密封件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的材料和所述第二柔性密封件的材料均为橡胶材料、树脂材料、塑胶材料、硅胶材料或者其他柔性密封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夹持体,具有第一螺孔;以及第二夹持体,具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之间,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第一螺孔将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可拆卸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之间形成所述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警元件包括:检测器,设置于所述腔体,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以及报警器,与所述检测器电连接,当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大于预设值时,向所述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为氢气浓度检测器、气体压力值检测器或者气体压力变化检测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报警器为警示灯或者蜂鸣器。一种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方法,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实现所述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方法包括:S10,利用壳体包裹氢气运输管道的接头,并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之间设置第一柔性密封件,以形成密封的腔体;S20,利用预警元件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S30,当所述预警元件检测到所述腔体内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大于预设值时,进行报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0,当所述氢气运输管道内的氢气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的接头部分泄露至所述腔体内时,利用预警元件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的步骤包括:当所述氢气运输管道内的氢气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的接头部分泄露至所述腔体内时,利用氢气浓度检测器检测所述腔体内氢气浓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0,当所述氢气运输管道内的氢气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的接头部分泄露至所述腔体内时,利用预警元件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的步骤包括:当所述氢气运输管道内的氢气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的接头部分泄露至所述腔体内时,利用气体压力检测器检测所述腔体内气体压力。上述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柔性密封件以及预警元件。所述壳体内部具有腔体,氢气运输管道置于所述腔体,并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腔体,以在所述腔体内形成绝缘密封环境。所述预警元件设置于所述腔体。所述预警元件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并进行预警。上述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在易发生泄漏处制造一个能够约束泄漏氢气的环境,不仅可以防止氢气逸散,而且,通过所述预警元件快速响应,以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检修,防止泄漏氢气大量聚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方法流程图。主要元件附图标号说明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10壳体100腔体101开口102卡扣110卡环120第一夹持体130第一螺孔131第二夹持体140第二螺孔141螺钉150第一柔性密封件200预警元件300检测器310报警器320第二柔性密封件400第三螺孔401氢气运输管道20管道接头螺母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10。所述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10包括壳体10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0),内部具有腔体(101),氢气运输管道(20)置于所述腔体(101),并且所述壳体(100)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20)可拆卸连接;/n第一柔性密封件(200),设置于所述腔体(101),以在所述腔体(101)内形成绝缘密封环境;以及/n预警元件(300),设置于所述腔体(101),用于检测所述腔体(101)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并进行预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内部具有腔体(101),氢气运输管道(20)置于所述腔体(101),并且所述壳体(100)与所述氢气运输管道(20)可拆卸连接;
第一柔性密封件(200),设置于所述腔体(101),以在所述腔体(101)内形成绝缘密封环境;以及
预警元件(300),设置于所述腔体(101),用于检测所述腔体(101)内的氢气含量、气体压力值或者气体压力变化量,并进行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沿所述氢气运输管道(20)延伸方向,具有一个贯穿所述壳体(100)的开口(102),所述开口(102)用于将所述氢气运输管道(20)置于所述腔体(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扣(110),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外侧壁;以及
卡环(120),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外侧壁,并且所述卡环(120)与所述卡扣(110)间隔设置于所述开口(102)的两端,当所述卡环(120)的另一端卡合于所述卡扣(110)时,通过按压所述卡环(120)将所述开口(102)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柔性密封件(4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所述开口(102)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200)与所述第二柔性密封件(400)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200)的材料和所述第二柔性密封件(400)的材料均为橡胶材料、树脂材料、塑胶材料、硅胶材料或者其他柔性密封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
第一夹持体(130),具有第一螺孔(131);以及
第二夹持体(140),具有第二螺孔(141),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体(130)与所述第二夹持体(140)之间,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螺孔(141)和所述第一螺孔(131)将所述第一夹持体(130)与所述第二夹持体(140)可拆卸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夹持体(130)与所述第二夹持体(140)之间形成所述腔体(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福源邓欣涛胡松党健杨明烨李建秋欧阳明高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