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庆泉专利>正文

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26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属于空调器的自动调温设备。它主要由送风口、调节装置、连接管道、紧固件组成,特征是(A)调节装置1主要包括其上有进风接口9、出风接口19的箱体15、装在箱体壁面上的降低噪音及保温隔热材料14、曲柄2、阀板13、执行机构7、变压器10、电源接头12、温感器18及连接导线8、11,(B)送风口20与调节装置1分离布置、中间由弹簧软管21连接,调节装置与主送风道23之间由弹簧软管22连接。温感器18在室内按需要布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属于空气调节设备领域的自动调温设备,已知的使用的定风量再热式空调系统主要由送风口、调节装置、主送风道、风机、连接管道组成。已知调节装置为定风量再热式,冷热风相互抵消,致使风机耗能增加,调节装置上没有保温隔热、降噪层,不易保持恒温、噪音大,而且是手动调开关、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是克服已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在不需要辅加能源的情况下由送风量的变化自动补偿房间冷或热的变化,满足恒温要求,减少风机运行时间,达到节能目的。在箱体壁上安装保温、降低材料,提高保持恒温功能及降低噪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参见附图1至8,图中含义详见附图说明部分。主要由送风口、调节装置、连接管道、紧固件组成的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其特征是(A)在不需要加热情况下由送风量变化自动补偿房间冷或热负荷的变化的调节装置1主要包括其上有进风接口9、出风接口19的箱体15、装在箱体壁面上的降低噪音及堡温材料14、改变送风量与室内冷或热负荷相平衡的曲柄2及阀板13、驱动曲柄阀板转动的实现阀板打开或关小的内有弹簧的直流电磁阀执行器7、变压器10、电源接头12、温感器18及连接导线8、11,阀板13通过轴3装在箱体15上,曲柄2一端与轴3的一端连接,曲柄另一端与在曲柄凹槽4内移动的轴5滑动配合接触,轴5与执行器7的驱动杆6连接,执行器7与变压器10由导线8连接,温感器18与变压器10由导线11连接,(B)送风口20与调节装置1分离布置,送风口20与调节装置1之间用管道21连接,调节装置1与主送风道23之间用管道22连接。本设备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由送风量的变化自动补偿房间的冷或负荷的变化。从而满足房间的恒温和舒适要求。变风量属于全空气系统。在运行中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冷热抵消,减少风机运行时间,即节能又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由于房间送风量可调,各房间的风量可方便地调整大小,能有效地减少设备安装容量。最适于多房间、风量变化大的集中空调。外界电源经接头12经变压器10整流后通过导线8、11送到执行器7和温感器18。执行器是一个直流电磁阀,通过驱动杆6、轴5、曲柄2带动箱体15内的阀板13动作,即″关小或打开″阀板,实现对风量的调节。电磁阀内有弹簧。可驱动阀板恢复全开位置、温感器18主要由旋扭16控制的接点a及b、开关17组成。现说明室温自动调节程序以冬季为例,将开关门转到D处(冬季位置),即电接点″O、I″接通,此时旋扭16转到使电接点″a″和″b″有一定距离(出厂已经调好),暖风送入室内。当室温到设定温度时、″a″和″b″接触,继电器J的接点C1闭合,则电磁阀D动作,驱动阀板向S方向转动逐渐关小,暖风量减少,室温慢慢下降。当下降到下限时,″a″和″b″点又断开,电磁阀断电,弹簧力通过连杆曲柄驱动阀板13恢复到全开位置。夏季时将开关转到C处(夏季位置)、同时逆时针按标线旋转旋扭16使″a″针插入″b″内,其后的动作程序不再陈述,这样每个房间可单独按标限转动旋扭16,以随意调节室温。标限是设备出厂前校对好而标定的,一般室温的温度设定范围为摄氏10至30度。箱体15壁上装有降噪音及保温材料。本设备的自动控制来自温感器18,温感器可按恒温舒适的要求在室内按需要放置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温感器即热敏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旋转旋扭16而带动外磁铁m转动,驱动真空管内的上接点″a″上、下移动。下接点″b″是可导电的汞,利用汞的冷热膨胀实现″a″与″b″的开、关。热敏元件也可采用瑞士产品HERT840控制仪表。所述的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其特征是执行器7、变压器10布置在箱体15上,温感器18在室内按需要布置。所述的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其特征是连接管道21、22为弹簧软管。所述的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其特征是在控制台设有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风量的全开全闭开关。所述的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其特征是在箱体15内壁安装降低噪音及保温材料14为岩棉或缝毡硅酸铝纤维板。本技术特点在不需要辅加能源的情况下,由送风量的变化自动补偿房间冷或热负荷的变化,满足房间恒温和舒适要求。变风量属于全空气系统,在运行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冷热抵消,减少了风机的运行时间,即节约了电能又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由于室内送风量可调,因此各房间的风量可方便地调整大小,能有效地减少设备安装容量。本技术与已知技术相比,全年运行耗能可减少百分之二十至五十以上,噪音降低百分之三十。本技术最适用于多房间、风量变化大的集中空调。房间的温度精度可控制在摄氏正负1度,相对温度可达百分之六十五加减百分之五。为此广泛用于工厂、宾馆、研究所、实验室、餐厅、会议室、文娱场所的空调系统。箱体内壁装了降噪、保温材料使噪音下降、冷或热负荷损失减少。温感器可在室内按需要布置以满足自控恒温及舒适的要求。 附图说明图1至图8是本技术的说明书附图。为了清楚、一致、便于理解,各图中相同的零件、部件、结构用相同的序号、代号、符号表示,孔或轴有中心线,局部结构用波浪线剖开或断开。图中相同的结构及序号、符号不再重述,以求简化叙述。图1.是调节装置的轴侧示意图。图2.是箱体及上部件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F向视图。图4.是图2的E向视图。图5.是图2的H-H剖视图。图6.是调节装置的电器原理图。图7.是温感器原理图。图8.本技术的系统连接图。图1中箱体1、曲柄2、轴3、5,曲柄2上的凹槽4,驱动杆6,执行器7,导线8、11,变压器10,电源接头12,阀板13,降低噪音及保温材料14,箱体15,旋扭16,开关17,温感器18,箱体上送风管接口19,接口端A,进风管接口9,接口端B,箭头X表示空气进入方向、Y表示空气流出方向,图中有局部剖开。图2、图3、图4是箱体15、执行器7、变压器10、曲柄2、轴3、5、驱动杆6的布置示意图,A端与去送风口的管道连接,B端与从主送风道来的管道连接。图5是图2的H-H剖视图,主要说明阀板13的结构,S箭头为阀板向关小方向的转动,并用假想线画出阀板的另一个位置、执行器及驱动杆的位置示意。图6为该设备的电器原理图,继电器J、电磁阀D。图7中电接点″a″、″b″,外磁铁m,R箭头方向表示旋扭16逆时针转动方向,双点划线内表示真空管内结构示意图,b为汞金属。图8是送风口20,调节装置1,送风口与调节装置之间的连接弹簧软管21,主送风道23,风机24,调节装置与主送风道之间的连接弹簧软管22,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实施例一种″BDM系列变风量末端自动调设备″图1至图8是本实施例的附图。各图中含义详见附图说明部分。调节设备1的箱体15用优质镀锌钢板制造,箱体内壁面上装岩棉14以降低噪音及保温。箱体15为侧送风结构,也可以制成下送风结构。温感器18采用瑞士产品HERT840控制仪表。执行器7为直流电磁铁型号AK300S;工作电流240伏/直流;全行程时间135秒;全行程长度60毫米;允许环境温度摄氏负5度至45度;功耗8.5瓦。送风口20由静压箱及铝合金型材料散流器组成。风送口20与调节装置分离布置,中间用弹簧软管21连接。调节装置1与主送风道23之间用弹簧软管22连接。权利要求1.主要由送风口、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主要由送风口、调节装置、连接管道、紧固件组成的变风量末端自动调温设备,其特征是(A)在不需要加热情况下由送风量变化自动补偿房间冷或热负荷的变化的调节装置[1]主要包括其上有进风接口[9]、出风接口[19]的箱体[15]、装在箱体臂面上的降低噪音及保温材料[14]、改变送风量与室内冷或热负荷相平衡的曲柄[2]及阀板[13]、驱动曲柄阀板转动的实现阀板打开或关小的内有弹簧的直流电磁阀执行器[7]、变压器[10]、电源接头[12]、温感器[18]及连接导线[8]、[11],阀板[13]通过轴[3]装在箱体[15]上,曲柄[2]一端与轴[3]的一端连接,曲柄另一端与在曲柄凹槽[4]内移动的轴[5]滑动配合接触,轴[5]与执行器[7]的驱动杆[6]连接,执行器[7]与变压器[10]由导线[8]连接,温感器[18]与变压器[10]由导线[11]连接,(B)送风口[20]与调节装置[1]分离布置,送风口[20]与调节装置[1]之间用管道[21]连接,调节装置[1]与主送风道[23]之间用管道[2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泉
申请(专利权)人:周庆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