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24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利用吸能部件对作用在第一扭矩螺母的弹射能量进行吸能,实现一级防崩,然后将剩余的能量一部分作用在第二扭矩螺母,实现二级防崩,如果二级防崩失效,利用悬拉部件和减速部件消耗锚杆、吸能部件、第一扭矩螺母和第二扭矩螺母的剩余能量,并且悬拉部件及锚杆与减速部件形成三角稳定结构,当对锚杆崩落时,可有效控制锚杆的整体脱落,阻止锚杆崩落或减弱锚杆崩落速度,实现三级防崩,这样可有效避免锚杆、扭矩螺母的崩出伤人,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A rockbolt anti collapse mechanism for rockburst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开采
,特别涉及冲击地压巷道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
技术介绍
巷道是冲击地压发生最多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占冲击地压发生次数的80%以上,冲击地压发生时,常常造成巷道严重破坏、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人们往往关注如何防范由冲击地压造成的重大事故,但同时由锚杆弹射造成的伤人事故也不容忽视,当锚杆受力突然被加载时,会引起锚杆、扭矩螺母受力突然超过支护体的强度。当锚杆、扭矩螺母仍有剩余载荷或者能量时,锚杆、扭矩螺母会突然弹射,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以解决当锚杆、扭矩螺母仍有剩余载荷或者能量时,锚杆、扭矩螺母会突然弹射,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包括吸能部件、悬拉部件和减速部件,所述吸能部件设置在锚杆上的第一扭矩螺母与第二扭矩螺母之间,所述吸能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扭矩螺母和第二扭矩螺母抵接,所述锚杆上且位于第一扭矩螺母的上方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部件(9)、悬拉部件(2)和减速部件(8),所述吸能部件(9)设置在锚杆(1)上的第一扭矩螺母(6)与第二扭矩螺母(7)之间,所述吸能部件(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扭矩螺母(6)和第二扭矩螺母(7)抵接,所述锚杆(1)上且位于第一扭矩螺母(6)的上方设有托盘(4),所述悬拉部件(2)和减速部件(8)采用金属材料制成;/n所述悬拉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锚杆(1)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扭矩螺母(6)与所述吸能部件(9)之间;所述悬拉部件(2)的另一端与顶板金属网、钢带(3)或其他锚杆(1)连接;/n所述减速部件(8)的一端与所述锚杆(1)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部件(9)、悬拉部件(2)和减速部件(8),所述吸能部件(9)设置在锚杆(1)上的第一扭矩螺母(6)与第二扭矩螺母(7)之间,所述吸能部件(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扭矩螺母(6)和第二扭矩螺母(7)抵接,所述锚杆(1)上且位于第一扭矩螺母(6)的上方设有托盘(4),所述悬拉部件(2)和减速部件(8)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悬拉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锚杆(1)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扭矩螺母(6)与所述吸能部件(9)之间;所述悬拉部件(2)的另一端与顶板金属网、钢带(3)或其他锚杆(1)连接;
所述减速部件(8)的一端与所述锚杆(1)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扭矩螺母(7)与所述吸能部件(9)之间,所述减速部件(8)的另一端与顶板金属网、钢带(3)或其他锚杆(1)连接;
所述悬拉部件(2)和减速部件(8)分别位于所述锚杆(1)的相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锚杆防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拉部件(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12°,所述减速部件(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20°。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涛涛李康陈建强张传玖秦子晗李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