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坯预压机控制系统;包括预压机,在预压机的前端设有铺装网带,在预压机和铺装网带之间设有铺装称,在预压机上设有前辊、中辊和后辊,前辊、中辊和后辊通过管道分别与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及后电磁阀的出口端连接,在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的出口端的管道上分别设有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的进口端与液压油泵连接,液压油泵从油箱获取液压油,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及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电控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由于电接点压力表容易失灵及压力设定不方便,使预压压力不稳定影响生产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坯预压机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
,尤其是一种用于板坯预压机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预压机是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的设备,其运行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又影响原材料消耗,从而影响生产成本。中密度纤维板预压系统(图1)工作原理简述:根据生产产品规格,纤维仓落下一定的纤维在铺装料仓铺设预定高度的纤维,铺装料仓的纤维经过铺装网带运输进预压机压缩排气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预压是在室温下,将成型好的松散板坯压到密实程度的过程。预压目的是排出板坯内留存的空气,减少板坯厚度,从而降低压机压板的开档,缩短热压周期,提高压机生产效率,防止固化层出现。预压过的板坯可有较快速的闭合速度,增加板坯强度,从而有利于板坯运输,实现无垫板操作,增加胶液流动性,保证胶合质量。在冷压机里预压板坯,压缩程度主要取决于压机的压力。经过预压充分排气的板坯能够提高运输质量与速度,且影响压机制板效果。一定规格产品有一定的铺装厚度,而预压机的压力设定是基本不变的,靠三个电接点压力表(图1中的14,15,16)中的来控制三个保压辊油缸即前、中、后保压辊油缸,三个油缸共用一台液压油泵供油,生产时液压油泵一直工作,三个油缸上升或下降通过各自的一组电磁阀得失电来控制,而由于电接点压力表容易失灵及压力设定不方便,也会造成压力不稳定。造成预压后板坯厚度波动过大的根本原因就是预压压力不稳定,预压压力过大预压皮带打滑易造成停机且板坯易喷纤维造成浪费原料,影响环境;压力过小则容易造成板坯拉裂降低产品质量,拉裂板坯若回收则浪费电能,影响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坯预压机控制系统,它可以解决由于电接点压力表容易失灵及压力设定不方便,使预压压力不稳定影响生产成本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板坯预压机控制系统,包括预压机,在所述预压机的前端设有铺装网带,在所述预压机和所述铺装网带之间设有铺装称,在所述预压机上设有前辊、中辊和后辊,所述前辊、中辊和后辊通过管道分别与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及后电磁阀的出口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的出口端的管道上分别设有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的进口端与液压油泵连接,所述液压油泵从油箱获取液压油,所述液压油泵由电机控制工作,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及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还有所述电机分别与电控装置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控装置设有变频器。更进一步: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均为4we6u50/ag24nz5L型电磁阀。进一步:所述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均为DGI300-BZ-B-2-10型传感器。进一步:所述变频器为FRN5.5G11S-4cx型变频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压力传感器,因为压力传感器可靠度较高,所以系统的压力能保持稳定,又因为可以在电控装置上设置压力值,所以,压力值设定方便了。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2所示的板坯预压机控制系统,包括预压机,在预压机1的前端设有铺装网带2,在预压机1和铺装网带2之间设有铺装称3,在预压机1上设有前辊1-1、中辊1-2和后辊1-3,前辊1-1、中辊1-2和后辊1-3通过管道分别与前电磁阀7、中电磁阀8及后电磁阀9的出口端连接,在前电磁阀7、中电磁阀8和后电磁阀9的出口端的管道上分别设有前压力传感4、中压力传感器5和后压力传感器6,前电磁阀7、中电磁阀8和后电磁阀9的进口端与液压油泵10连接,液压油泵10从油箱13获取液压油,液压油泵10由电机11控制工作,前电磁阀7、中电磁阀8和后电磁阀9及前压力传感4、中压力传感器5和后压力传感器6还有所电机11分别与电控装置1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控装置12设有FRN5.5G11S-4cx型变频器;前电磁阀7、中电磁阀8和后电磁阀9均为4we6u50/ag24nz5L型电磁阀;前压力传感4、中压力传感器5和后压力传感器6均为DGI300-BZ-B-2-10型传感器。在开始工作前,在变频器上设定好压力值,预压机1就按照设定好的压力值进行工作,使压力始终保持在设定值,预压机1的压力稳定了。本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设备运行正常,检查结果如下:板坯预压前后高度对比表1预压控制系统现有技术与本系统板坯厚度变化对比通过分析上表(以18mm产品为例)可得出结论:现有技术板坯最大高度为90mm,最低为82mm,要求为85mm,最大偏差5mm;本系统板坯最大高度为87mm,最低为83mm,要求为85mm,最大偏差2mm,本系统经过预压后厚度比较均匀。正常生产根据记录对比,现有技术几乎每天都发生即每个月有30次左右预压皮带打滑现象发生,皮带打滑容易造成板坯拉裂,拉裂板坯若不及时发现进入压机则影响产品质量,若及发现回料则既浪费电能又影响生产速度。本系统几乎没有发生皮带打滑现象,偶而打滑是由于铺装质量不好板坯超高导致的。成本与效益表2预压控制系统改造成本从表2中可出本系统对现有技术的改造费用约0.6万元。改造前的现有技术每个月都有30次左右预压皮带打滑现象发生,而改造后的本系统几乎没有发生预压机皮带打滑现象。每次皮带打滑按造成2件次品计算,则每年因为预压皮带打滑造成次品数(一年按11个月生产时间以18mm产品计算):30次/月×11月×2件/次=660件。每件产品由优等品降为次品减少收益按25元/件计算则60件×25元/件=16500元。由于板坯回收风机每次回收板坯时间约10分钟,电机运行时间不长,节约电量相对比较少在此不做计算。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本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设备运行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坯预压机控制系统,包括预压机,在所述预压机的前端设有铺装网带,在所述预压机和所述铺装网带之间设有铺装称,在所述预压机上设有前辊、中辊和后辊,所述前辊、中辊和后辊通过管道分别与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及后电磁阀的出口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的出口端的所述管道上分别设有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的进口端与液压油泵连接,所述液压油泵从油箱获取液压油,所述液压油泵由电机控制工作,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及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还有所述电机分别与电控装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坯预压机控制系统,包括预压机,在所述预压机的前端设有铺装网带,在所述预压机和所述铺装网带之间设有铺装称,在所述预压机上设有前辊、中辊和后辊,所述前辊、中辊和后辊通过管道分别与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及后电磁阀的出口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的出口端的所述管道上分别设有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的进口端与液压油泵连接,所述液压油泵从油箱获取液压油,所述液压油泵由电机控制工作,所述前电磁阀、中电磁阀和后电磁阀及前压力传感、中压力传感器和后压力传感器还有所述电机分别与电控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预压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