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在下水涵洞口能自动疏通排水入口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164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9
一种在下水涵洞口能自动疏通排水入口的装置,属市政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包括浮力箱、积水箱、升降框、承重框、垃圾网箱、浮力阀门箱和吊链,安装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中,承重框和升降框组成入水栏栅水平地安装在洞口;日常天气,供雨水流入、承担车辆和行人的载重;发生特大暴雨,路面大量积水,附近树木上被暴雨打落的树叶等垃圾漂移至洞口,堵塞入水栏栅口,此时浮力箱自动上浮推升升降框扩大入水栏栅口宽度,树叶等垃圾吸入拉圾网箱,入水口一旦疏通,入水栏栅自动恢复原状;再次堵塞就重复上述循环;排水结束后,人工取出垃圾,装置重复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适合各地城市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排水装置使用。

A device that can automatically dredge the drainage inlet at the entrance of the culve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下水涵洞口能自动疏通排水入口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政设施领域,特别涉及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疏通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雨水排水通道是城镇基本的市政设施,它为城市在下雨时排出雨水,避免城区内部积水成涝,保障市民正常工作生活。但当前普遍使用的道路雨水下水通道设施中的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装备简单,仅有一块通水拦栅板覆盖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上,当城市发生特大暴雨,暴雨打落道路两旁树木的叶子,叶子冲涮漂移致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非常容易堵塞通水拦栅板,使路面雨水无法正常排出,引发城市内涝,影响交通行输,给市民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产生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如果在发生特大暴雨时把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上的通水拦栅板临时去除,地面上的大量树叶障碍物会涌入涵洞,会造成地下通道堵塞,同时还会对路上涉水行人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在遇特大暴雨时,当树叶等障碍物堵塞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后,能自动疏通道口,保障道路及时排水,又不影响道路上车辆涉水人员的行路安全的装置,为城镇抗击特大暴雨,减少市民财产损失,尽快恢复城市正常运行,提供有意义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城市道路雨水排水装置的局限性,提供一种能自动排除障碍物,疏通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的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中,日常与地面相平,承担车辆和行人载重,在正常雨水天,路上雨水流经本专利技术装置最后流入地下雨水通道;当发生特大暴雨时,地面上的树叶等障碍物突然堵塞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本装置会自动扩大入口,把障碍物吸入装置内的过滤网,使入口通畅,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恢复正常排水,在天气正常后,取出障碍物。本专利技术为提高城镇抗洪排涝能力提供新技术设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在下水涵洞口能自动疏通排水入口的装置,包括浮力箱1、积水箱2、升降框3、承重框4、垃圾网箱5、浮力阀门箱6和吊链7。所述浮力箱1设置在积水箱2内,与升降框3链接固定,所述承重框4设置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中,升降框3在降落时配套嵌入在承重框4内,形成整体与地面9相平;所述垃圾网箱5悬挂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入口处,在承重框4下面,覆盖浮力箱1、积水箱2;所述浮力阀门箱6设置在积水箱2内底部;所述吊链7把积水箱2固定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中。所述浮力箱1,包括浮力箱体1-1、浮力推拉杆1-2、首次水溢出孔1-3、第二次水溢出口1-4、虹吸管1-5、密封套管1-6、余水渗出孔1-7;所述浮力箱体1-1中间大,上下两端均匀缩小,减少浮力箱1在积水箱2中上下升降时水的阻力;所述浮力推拉杆1-2连接浮力箱体1-1与升降框3;所述首次水溢出孔1-3稍高于虹吸管1-5转弯顶端水平位置,浮力箱体1-1内水位逐渐上升,首先流入首次水溢出孔1-3;所述第二次水溢出口1-4位于浮力箱1最上端,上面落下的雨水流入第二次水溢出口1-4,流入量过大后又从第二次水溢出口1-4溢出;所述虹吸管1-5,一侧的竖直管设在浮力箱1空间内,虹吸管吸口1-5-1接近浮力箱1底部,另一侧竖直管在密封套管1-6内,虹吸管出口1-5-2水平位置低于浮力箱1底部,虹吸管1-5高端处与密封套管1-6顶部密封固定;所述密封套管1-6位于浮力箱1中央位置,下端穿过浮力箱体1-1底部并固定,开口向下,当浮力箱体1-1内的水位超过虹吸管1-5高端时发生虹吸现象,把浮力箱体1-1内的水吸出箱体外;余水渗出孔1-7设置在浮力箱1底部侧面,把浮力箱体1-1内的余水缓缓渗出箱外。所述积水箱2,包括积水箱体2-1及附设在箱体上的v型放水口2-2、套管2-3、集水及限位板2-4、溢水窗口2-5、浮力箱轨道孔2-6、浮力阀门箱轨道2-7、螺丝脚2-8,所述积水箱体2-1竖直设置,上下大小一致;所述v型放水口2-2共二个,设置在积水箱体2-1底部;所述套管2-3两端开口,竖直设在箱体中央,下端穿过箱体底部并固定,开口向箱体外;浮力箱1中的密封套管1-6套在套管2-3中,密封套管1-6中的竖直虹吸管1-5插入套管2-3中;所述集水及限位板2-4设在积水箱体2-1最上端,有二个作用:一是把上面落下的雨水集中在中央大孔中,落入浮力箱1上的第二次水溢出口1-4,二是限制浮力箱1上升的高度;所述溢水窗口2-5位于积水箱2上端,与浮力箱1最低位置时的第二次水溢出口1-4附近位置;所述浮力箱轨道孔2-6设在集水及限位板2-4中,浮力推拉杆1-2穿入浮力箱轨道孔2-6,限制浮力箱1上升或下降;所述浮力阀门箱轨道2-7设在积水箱体2-1底部,浮力阀门箱轨道2-7穿入浮力阀门箱6中,限制浮力阀门箱6上升轨迹,轨道帽2-7-1限制浮力阀门箱6上下浮动高度。所述升降框3,包括承重梁3-1和设在承重梁3-1中的固定螺丝孔3-2,浮力箱1中的浮力推拉杆1-2顶端穿入固定螺丝孔3-2并固定,整个升降框3由轻质合金材料制作,优先选用铝合金;所述承重框4,包括承重梁4-1和凹槽4-2,升降框3能嵌入凹槽4-2形成完整的下水栅栏,整个承重框4由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合金材料制作。所述垃圾网箱5,包括骨架梁5-1、斜网5-2、主网5-3、固定扣5-4,整个网箱由不锈钢制作;浮力箱1中的二支浮力推拉杆1-2穿入骨架梁5-1中的二个孔中;斜网5-2的作用是过滤混杂在落下的雨水中的垃圾障碍物,并滑入主网5-3中,用固定扣5-4把垃圾网箱5紧紧扣住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沿上。所述浮力阀门箱6,包括浮力阀门箱体6-1和附设在箱体上的圆锥形阀门6-2、放水管6-3、轨道孔管6-4、进水软管6-5;所述浮力阀门箱体6-1内部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箱体外形总体积的比例η满足以下关系:η>1-(1-2hπr2/v)ρ水/ρ金,r<(v/2hπ)1/2,h为积内箱积满水的水深,r为圆锥形阀门6-2上表面圆半径,v为浮力阀门箱体6-1外表面总体积;所述圆锥形阀门6-2共二个,分别嵌入积水箱体2-1底部的二个v型放水口2-2,随着浮力阀门箱6上浮与下降,控制v型放水口2-2的开与关;所述放水管6-3连通浮力阀门箱体6-1内部,持续放去浮力阀门箱体6-1内部的水,放水使浮力阀门箱6总重量减轻而上浮,圆锥形阀门6-2脱离v型放水口2-2,放去积水箱2水积水,使浮力箱1不再上浮,放水管6-3放水速度与浮力箱1的重复上升与下降整体关联,优先选择放水速度控制在浮力箱1重复上升下降二次的时间段;所述轨道孔管6-4设置二个,套在积水箱体2-1底部的浮力阀门箱轨道2-7上,限制浮力阀门箱6上下浮动轨迹和高度;所述进水软管6-5,设置二根,进水软管口6-5-1分别与浮力箱1中的二个首次水溢出孔1-3相联通。所述吊链7,为u形结构,中间设有与积水箱2底的螺丝固定孔2-8相套配的螺丝孔7-1,上端挂扣中设有与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固定的螺丝固定孔7-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的入水栏栅分成固定的承重框和升降框,日常天气时,有机组合后与地面相平地平辅在洞口,雨水流入、承担车辆和行人的载重;发生特大暴雨路面积水,周边树木上下落的树叶等垃圾漂移至入水栏栅口,导致堵塞,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下水涵洞口能自动疏通排水入口的装置,包括浮力箱1、积水箱2、升降框3、承重框4、垃圾网箱5、浮力阀门箱6和吊链7。所述浮力箱1设置在积水箱2内,与升降框3链接固定,所述承重框4设置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中,升降框3在降落时配套嵌入在承重框4内,形成整体与地面9相平;所述垃圾网箱5悬挂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入口处,在承重框4下面,覆盖浮力箱1、积水箱2;所述浮力阀门箱6设置在积水箱2内底部;所述吊链7把积水箱2固定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下水涵洞口能自动疏通排水入口的装置,包括浮力箱1、积水箱2、升降框3、承重框4、垃圾网箱5、浮力阀门箱6和吊链7。所述浮力箱1设置在积水箱2内,与升降框3链接固定,所述承重框4设置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中,升降框3在降落时配套嵌入在承重框4内,形成整体与地面9相平;所述垃圾网箱5悬挂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入口处,在承重框4下面,覆盖浮力箱1、积水箱2;所述浮力阀门箱6设置在积水箱2内底部;所述吊链7把积水箱2固定在地面雨水下水涵洞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下水涵洞口能自动疏通排水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箱1,包括浮力箱体1-1、浮力推拉杆1-2、首次水溢出孔1-3、第二次水溢出口1-4、虹吸管1-5、密封套管1-6、余水渗出孔1-7;所述浮力箱体1-1中间大,上下两端均匀缩小;所述浮力推拉杆1-2连接浮力箱体1-1与升降框3;所述首次水溢出孔1-3稍高于虹吸管1-5转弯顶端水平位置;所述第二次水溢出口1-4位于浮力箱1最上端,同时也为上面落下的雨水流入口;所述虹吸管1-5,一侧的竖直管设在浮力箱1空间内,虹吸管吸口1-5-1接近浮力箱1底部,另一侧竖直管在密封套管1-6内,虹吸管出口1-5-2水平位置低于浮力箱1底部,虹吸管1-5转弯顶端处与密封套管1-6顶部密封固定;所述密封套管1-6位于浮力箱1中央位置,下端穿过浮力箱体1-1底部并固定,开口向下;余水渗出孔1-7设置在浮力箱1底部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下水涵洞口能自动疏通排水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箱2,包括积水箱体2-1及附设在箱体上的v型放水口2-2、套管2-3、集水及限位板2-4、溢水窗口2-5、浮力箱轨道孔2-6、浮力阀门箱轨道2-7、螺丝脚2-8;所述积水箱体2-1竖直设置,上下大小一致;所述v型放水口2-2共二个,设置在积水箱体2-1底部;所述套管2-3两端开口,竖直设在箱体中央,下端穿过箱体底部并固定,开口向箱体外;浮力箱1中的密封套管1-6套在套管2-3中,密封套管1-6中的竖直虹吸管1-5插入套管2-3中;所述集水及限位板2-4设在积水箱体2-1最上端,有二个作用:一是把上面落下的雨水集中在中央大孔中,落入浮力箱1上的第二次水溢出口1-4,二是限制浮力箱1上升的高度;所述溢水窗口2-5位于积水箱2上端,与浮力箱1最低位置时的第二次水溢出口1-4附近位置;所述浮力箱轨道孔2-6设在集水及限位板2-4中,浮力推拉杆1-2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