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14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船体和收割器,二者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能够快速、自动地打捞水面漂浮物、水底和水中的杂草,具有双重功能;(2)所述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随时提交收割深度,起到对水生植物保护和利用的效果;(3)所述装置打捞出的水草和杂物可自动装袋,简便快捷,操作简单,能有效解决目前水体打捞,由其是水草打捞不便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保护
,涉及一种能够打捞、收集自然和人工水体等水面漂浮物和水草的装置,具体为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人类的活动,使江、河、湖泊、河道等水体的外来漂浮物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大风和暴雨条件下,会加剧这一过程。这些物质漂浮在水面影响美观,堆积河道,污染水体,恶化水质,甚至会产生水上安全事故。此外,在河道和湖泊中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水面往往会滋生大量的浮萍、水浮莲等漂浮植物和水花生、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阻塞河道、影响航运安全和滋生蚊蝇,如不及时清理,腐烂后严重污染水体。目前水面杂物的打捞和收集,水草等清理往往依靠人工打捞收集,工作效率较低,对于漂浮物较多、面积较大较长的水面,尤其是对水花生和沉水植物等的打捞,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法实施和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目前依靠人工打捞水面漂浮物和水生植物效率低甚至无法实施的弊端,实现自动、快速打捞水面漂浮物和收割收集水中水生植物,完成水面杂物和水草的快速清理,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船体(1)和收割器(2),船体(1)包括船舱(4),船舱(4)两端分别设有机舱室(3)和收集袋框架(5),收集袋框架(5)一端的船舱(4)两侧向外延伸形成角架(6),角架(6)上设有转轴固定圆孔(8);收割器(2)由侧板(16)和至少2根固定杆(11)形成前后开口的固定结构,其中收割器(2)后端设有主动轮轴(9),且在侧板(16)上布设与主动轮轴(9)相连的电机(15),靠近主动轮轴(9)的侧板(16)上设有转轴转动圆孔(10),收割器(2)前端设有从动轮轴(14),收割器(2)上包覆收割网;收割器(2)通过同时穿过转轴固定圆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船体(1)和收割器(2),船体(1)包括船舱(4),船舱(4)两端分别设有机舱室(3)和收集袋框架(5),收集袋框架(5)一端的船舱(4)两侧向外延伸形成角架(6),角架(6)上设有转轴固定圆孔(8);收割器(2)由侧板(16)和至少2根固定杆(11)形成前后开口的固定结构,其中收割器(2)后端设有主动轮轴(9),且在侧板(16)上布设与主动轮轴(9)相连的电机(15),靠近主动轮轴(9)的侧板(16)上设有转轴转动圆孔(10),收割器(2)前端设有从动轮轴(14),收割器(2)上包覆收割网;收割器(2)通过同时穿过转轴固定圆孔(8)和转轴转动圆孔(10)的转轴与船体(1)实现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袋框架(5)位于收割器(2)后端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收割器(2)的侧板(16)上设有深度调节杆(13),二者通过活动关节(17)连接;深度调节杆(13)上设有至少1个调节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体杂物和水草自动清除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角架(6)上设有固定栓(7),且固定栓(7)穿过调节孔(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培瑜许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