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95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脱模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工业废油10~35%,成膜助剂1~6%,增溶剂1~10%,分散剂1~8%,防腐剂0.5~2%,增稠剂1~10%,水60~80%。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组HLB值可调的乳化剂体系,辅以特定的增溶剂,实现了对工业废油特别是难以回收处理、成份复杂的混合油和含水废油的乳化,制成建筑用水性脱模剂。利用工业废油,特别是含水废油、混合废油作为脱模油,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工业废油变废为宝,同时可显著降低水性脱模剂成本。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脱模剂
,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
技术介绍
工业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与氧和金属接触并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作用,逐渐失去其原有功效而成为工业废油。工业废油主要来源于大型工矿企业,包括矿山、治金、有色金属加工、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据统计2014年我国废油产量高达490万吨,占世界废油产量的11%左右。目前我国废油处理市场混乱,大部分废油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给自然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负担。如何有效利用工业废油,尤其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含有杂油、水分高的工业废油,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利用工业废油,特别是含水废油、混合废油作为脱模油,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工业废油变废为宝,同时可显著降低水性脱模剂成本。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工业废油成份中含有在使用过程中引入的水分、灰尘、其他杂油和机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等杂质,而在工厂回收过程中,则往往存在各种废油掺混在一起、保存不善导致水含量超标等现象,这导致工业废油乳化困难。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火热以及各项工程建设的连连上马,模板行业得以快速发展。2012年底,我国建筑模板行业产量已达2.2亿平方米左右。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硬化后的混凝土易于脱模而不损坏模板,需要在模板表面涂覆一层脱模剂。脱模剂主要可以分为油类、树脂类(含油漆和水性漆)以及水性脱模剂,其中,水性脱模剂由于具备安全、环保、施工形式多样化等优点,已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水性脱模剂其本质是水包油型的稳定乳液,起到隔离模板和混凝土作用的依然是脱模油,脱模油种类繁多,大体可以分为动植物油、矿物油、合成酯等,但成本依然偏高。相关技术中,采用了多种原料作为脱模剂的原料,比如:中国专利CN201510809109,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性脱模剂以三羟甲基丙烷三油酸酯、油酸异丙酯、液体石蜡和环烷油中至少两种为脱模油;中国专利CN201610909909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型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脱模剂采用植物油、动物油和矿物油为原料;中国专利CN201610527100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水性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脱模油为机油;CN201410026861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构件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的脱模油为植物油和合成酯油类物质(包含油酸异辛酯、硬脂酸异辛酯或棕榈酸异辛酯等);中国专利CN201310184430公开了一种用地沟油生产的混凝土水性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则以地沟油为原料;中国专利CN201410785941公开了一种耐寒抗裂性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脱模油为改性桐油和环氧树脂的混合物。在这些专利中的建筑水性脱模剂大多采用动植物油、矿物油、合成酯等作为脱模油原料,而脱模油的成本占到水性脱模剂原料总成本的70%以上。因此会导致脱模剂的成本偏高。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利于环保的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本申请一种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工业废油10~35%,成膜助剂1~6%,增溶剂1~10%,分散剂1~8%,防腐剂0.5~2%,增稠剂1~10%,水60~80%。优选的,所述工业废油的粒径<300目,且所述工业废油的酸值≤1mgKOH/g,且所述工业废油的污染度级别<22级。优选的,所述工业废油为液压油废油、齿轮油废油、汽轮机油废油、压缩机油废油、冷冻机油废油、变压器油废油、真空泵油废油、轴承油废油、金属加工油废油、防锈油脂油废油、气缸油油废油、热处理油废油、导热油废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废油混合油。优选的,所述成膜助剂为聚乙二醇1000、1500、2000、3000、4000、6000、8000或者聚丙二醇200、400、6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增溶剂为聚氧乙烯(20EO)油醇醚、聚氧乙烯(20EO)甲基葡萄糖苷倍半油酸酯、聚氧乙烯(16EO)羊毛醇醚、聚氧乙烯(25EO)羊毛醇醚、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油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疏水端具有类油结构的亲油性乳化剂,所述分散剂为丙二醇单月桂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乙二醇脂肪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2~甲基~4~异噻唑、异噻唑酮、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汉生胶、羧甲基淀粉钠、阿拉伯胶、明胶、卡拉胶、果胶、藻酸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常温下,将所述水、所述成膜助剂、所述增溶剂加入不锈钢拉缸中,用分散机在300~600r/min条件下搅拌5~15min;然后加入所述分散剂以及工业废油,在500~700r/min条件下搅拌5~15min;最后加入所述防腐剂以及所述增稠剂,在800~1200r/min条件下搅拌40~50min,完成所述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的制备。优选的,所述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常温下,将所述水、所述成膜助剂、所述增溶剂依次加入不锈钢拉缸中,用工业分散机在500r/min条件下搅拌10min;然后加入所述分散剂以及工业废油,在600r/min条件下搅拌10min;最后加入防腐剂以及增稠剂,在1000r/min条件下搅拌45min,完成所述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的制备。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组HLB值可调的乳化剂体系,辅以特定的增溶剂,实现了对工业废油特别是难以回收处理、成份复杂的混合油和含水废油的乳化,制成建筑用水性脱模剂。利用工业废油,特别是含水废油、混合废油作为脱模油,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工业废油变废为宝,同时可显著降低水性脱模剂成本。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工业废油20.5%,成膜助剂4%,增溶剂5%,分散剂4%,防腐剂1.5%,增稠剂5%,水60%。工业废油的粒径<300目,且工业废油的酸值≤1mgKOH/g,且工业废油的污染度级别<22级。其中:工业废油为液压油废油、齿轮油废油、汽轮机油废油的混合油;成膜助剂为聚乙二醇1000、1500、2000、3000、4000、6000、8000的组合;增溶剂为聚氧乙烯(20EO)油醇醚、聚氧乙烯(20EO)甲基葡萄糖苷倍半油酸酯、聚氧乙烯(16EO)羊毛醇醚、聚氧乙烯(25EO)羊毛醇醚的组合;分散剂为丙二醇单月桂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乙二醇脂肪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组合;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n工业废油10~35%,/n成膜助剂1~6%,/n增溶剂1~10%,/n分散剂1~8%,/n防腐剂0.5~2%,/n增稠剂1~10%,/n水60~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工业废油10~35%,
成膜助剂1~6%,
增溶剂1~10%,
分散剂1~8%,
防腐剂0.5~2%,
增稠剂1~10%,
水6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油的粒径<300目,且所述工业废油的酸值≤1mgKOH/g,且所述工业废油的污染度级别<22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油为液压油废油、齿轮油废油、汽轮机油废油、压缩机油废油、冷冻机油废油、变压器油废油、真空泵油废油、轴承油废油、金属加工油废油、防锈油脂油废油、气缸油油废油、热处理油废油、导热油废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废油混合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助剂为聚乙二醇1000、1500、2000、3000、4000、6000、8000或者聚丙二醇200、400、6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聚氧乙烯(20EO)油醇醚、聚氧乙烯(20EO)甲基葡萄糖苷倍半油酸酯、聚氧乙烯(16EO)羊毛醇醚、聚氧乙烯(25EO)羊毛醇醚、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油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工业废油的水性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疏水端具有类油结构的亲油性乳化剂,所述分散剂为丙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葛贤向佩志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