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降滤失剂的原料组成包括:3.0%‑5.0%的磺化酚醛树脂,5.0%‑8.0%的淀粉类增粘剂,5.0%‑8.0%的抗温抗盐剂,10.0%‑12.0%的助剂,5.0%‑8.0%的互溶剂和余量的水。该滤失剂为酸化用添加剂,加入该降滤失剂后,可在酸液与地层反应时,增大酸液粘度,减少酸液在天然缝洞和酸蚀蚓孔的滤失量,提高酸液的有效利用率,进而扩大酸化的有效作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酸化是油气井增产、注入井增注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它不仅可以解除近井地带的地层伤害,还可以降低或去除表皮效应,提高地层渗透率,因此被国内外各个油田普遍采用。酸液有效作用距离作为酸化的一项重要参数,它对于酸化的最终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是指酸液进入地层后,沿裂缝向地层深部流动,在其对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等的不断溶蚀作用中,浓度逐渐降低,当其浓度降低到基本上不再起溶蚀作用时酸液流经裂缝的距离。由于天然缝洞和酸蚀蚓孔的存在,油水井在酸化过程中酸液存在滤失现象,由于目前常用的土酸、多氢酸、缓速酸等酸液体系都没有避免滤失的功能,大量酸液的滤失导致酸液的有效利用率降低,酸化有效作用距离变短,改造程度减弱,影响酸化措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按质量百分比计,该降滤失剂包括以下组分:3.0%-5.0%的磺化酚醛树脂,5.0%-8.0%的淀粉类增粘剂,5.0%-8.0%的抗温抗盐剂,10.0%-12.0%的助剂,5.0%-8.0%的互溶剂和余量的水。进一步地,所述磺化酚醛树脂为磺甲基酚醛树脂、磺化木质素磺甲基酚醛树脂缩合物或尿素改性磺甲基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所述磺甲基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为200~10000,磺化木质素磺甲基酚醛树脂缩合物的分子量为600~20000,尿素改性磺甲基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0~50000。优选地,所述淀粉类增粘剂为羟甲基淀粉、羟乙基淀粉或羟丙基淀粉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抗温抗盐剂为水解聚丙烯腈,其分子量为150000~180000。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乙二醇丁醚或二乙二醇丁醚或三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或丙二醇甲醚及甘油多元醇及其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优选地,所述互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3.0%-5.0%的磺化酚醛树脂,所述磺化酚醛树脂优选磺化木质素磺甲基酚醛树脂缩合物;5.0%-8.0%的淀粉类增粘剂,所述淀粉类增粘剂优选羟乙基淀粉;5.0%-8.0%的抗温抗盐剂,所述抗温抗盐剂优选水解聚丙烯腈;10.0%-12.0%的助剂,所述助剂优选乙二醇丁醚;5.0%-8.0%的互溶剂,所述互溶剂优选甲醇;和余量的水。一种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55℃-70℃的条件下,先向反应釜中加入配方量的磺化酚醛树脂及质量百分比为15%-25%的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再按配方量依次加入淀粉类增粘剂、抗温抗盐剂、助剂,并加入剩余配方量的水再搅拌至充分溶解,最后加入配方量的互溶剂,继续搅拌15-20分钟,降至室温得到所述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优选地,所述搅拌速率为300-800转/分钟。一种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的应用,该降滤失剂用于油水井酸化措施时,将所述降滤失剂直接加入到酸液中,加入比例为注入酸体积的3.0%-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降滤失剂可直接添加到油水井酸化措施用的酸液中,在酸液与地层反应的时候增大酸液粘度,减少酸液进入天然缝洞和酸蚀蚓孔的量,增大进入裂缝面的量,减少酸液的滤失,提高酸液的有效使用率,进而扩大酸化的有效解堵距离,提高酸化措施效果,扩大酸化有效期。该降滤失剂用于油水井酸化措施时,直接加入到酸液中,能使酸液滤失率降低70%以上。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若未特别指出,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百分号“%”均为质量百分比。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组分:3.0%-5.0%的磺化酚醛树脂,5.0%-8.0%的淀粉类增粘剂,5.0%-8.0%的抗温抗盐剂,10.0%-12.0%的助剂,5.0%-8.0%的互溶剂和余量的水。本实施方式还保护了该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55℃-70℃的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加入配方量的磺化酚醛树脂及质量百分比为15%-25%的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再按配方量依次加入淀粉类增粘剂、抗温抗盐剂、助剂,并加入剩余配方量的水再搅拌至充分溶解,最后加入配方量的互溶剂,继续搅拌15-20分钟,降至室温得到所述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降滤失剂可直接添加到油水井酸化措施用的酸液中,在酸液与地层反应的时候增大酸液粘度,减少酸液进入天然缝洞和酸蚀蚓孔的量,增大进入裂缝面的量,减少酸液的滤失,提高酸液的有效使用率,进而扩大酸化的有效解堵距离,提高酸化措施效果,扩大酸化有效期。第二实施方式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磺化酚醛树脂为磺甲基酚醛树脂(SMP)、磺化木质素磺甲基酚醛树脂缩合物(SLSP)或尿素改性磺甲基酚醛树脂(SPU)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磺甲基酚醛树脂(SMP)的分子量为200~10000,磺化木质素磺甲基酚醛树脂缩合物的分子量为600~20000,尿素改性磺甲基酚醛树脂(SPU)的的分子量为10000~50000。本专利技术所述降滤失剂的原料组成中的磺化酚醛树脂,可提高粘土颗粒的聚结稳定性,并提高酸液粘度。进一步地,所述淀粉类增粘剂为羟甲基淀粉、羟乙基淀粉或羟丙基淀粉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降滤失剂的原料组成中的淀粉类增粘剂,可与粘土颗粒上的氧或羟基发生氢键吸附,能提高酸液粘度,减少酸液进入天然缝洞。进一步地,所述抗温抗盐剂为水解聚丙烯腈,其分子量为150000~180000,本专利技术所述降滤失剂的原料组成中的水解聚丙烯腈能提高本专利技术降滤失剂的抗温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乙二醇丁醚或二乙二醇丁醚或三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或丙二醇甲醚及甘油多元醇及其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降滤失剂的原料组成中助剂的主要作用是溶解地层有机物,扩大地层中酸液过流面积,提高措施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互溶剂为甲醇或乙醇。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其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3.0%-5.0%的磺化木质素磺甲基酚醛树脂缩合物;5.0%-8.0%的羟乙基淀粉;5.0%-8.0%的水解聚丙烯腈;10.0%-12.0%的乙二醇丁醚;10.0%-15.0%的甲醇;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该降滤失剂包括以下组分:/n3.0%-5.0%的磺化酚醛树脂,5.0%-8.0%的淀粉类增粘剂,5.0%-8.0%的抗温抗盐剂,10.0%-12.0%的助剂,5.0%-8.0%的互溶剂和余量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该降滤失剂包括以下组分:
3.0%-5.0%的磺化酚醛树脂,5.0%-8.0%的淀粉类增粘剂,5.0%-8.0%的抗温抗盐剂,10.0%-12.0%的助剂,5.0%-8.0%的互溶剂和余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酚醛树脂为磺甲基酚醛树脂、磺化木质素磺甲基酚醛树脂缩合物或尿素改性磺甲基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所述磺甲基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为200~10000,磺化木质素磺甲基酚醛树脂缩合物的分子量为600~20000,尿素改性磺甲基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0~5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类增粘剂为羟甲基淀粉、羟乙基淀粉或羟丙基淀粉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温抗盐剂为水解聚丙烯腈,其分子量为150000~18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乙二醇丁醚或二乙二醇丁醚或三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或丙二醇甲醚及甘油多元醇及其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溶剂为甲醇或乙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张随望,姚斌,陆小兵,邓志颖,王尔珍,隋蕾,许宝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