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孝国专利>正文

一种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897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锥,包括位于前部的锥头和位于后部的柄部,所述锥头的周壁上设有沿锥头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排屑槽以及设有沿锥头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个直线排屑槽,所述的直线排屑槽将所述的螺旋排屑槽隔断并与该螺旋排屑槽相通,所述柄部的周壁上还设有一环形凹槽。这种丝锥极大地方便了碎屑的排出,减少了碎屑的堵塞,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锥头易发生折断的问题;另一方面,丝锥的柄部设置的环形凹槽,其承受的剪应力相对其他位置较小,如若丝锥发生折断,则会发生在柄部的环形凹槽内,这样断裂后的丝锥其柄部部分会露出工件表面,方便了用户夹持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锥
本技术涉及一种丝锥。
技术介绍
丝锥为一种加工内螺纹的刀具,主要结构有工作部分和柄部,工作部分由丝锥的螺纹部分、容屑槽、刃背、锥心等组成,按照形状可以分为螺旋丝锥和直槽丝锥,直槽丝锥加工容易,精度略低,产量较大,一般用于普通车床,钻床及攻丝机的螺纹加工用,螺旋槽丝锥多用于数控加工中心钻盲孔用,加工速度较快,精度高,排屑较好、对中性好。现有市场上的丝锥大多都是一体成型的,且结构较为单一,在加工工程中都是直接进行切削,当工件在加工浅孔时较为实用,当需要加工深孔时,此类丝锥在直接进行深加工时可能因为排屑困难导致丝锥出现磨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821102085.4(授权公告号为:CN20846744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式丝锥》,该复合式丝锥包括工作段、连接段以及固定段,工作段包括前切割端与后切割端,前切割端与后切割端之间形成有向内凹陷的过渡槽,前切割端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小齿排,且小齿排上加工有具有向内凹陷的直线排屑槽,直线排屑槽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分布,后切割端上设置有与小齿排齿形相同的大齿排,大齿排上加工有螺旋弯曲的螺旋排屑槽。但,上述专利中的丝锥还存在有一定的不足,这种丝锥的工作段的前切割端与后切割端之间具有向内凹陷的过渡槽,过渡槽的设置会导致丝锥工作段的强度降低,容易出现前切割段和后切割段在过渡槽位置处折断,使前切割段存留在在底孔内不易从中取出,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在锥头位置发生折断而存留在底孔内的丝锥。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丝锥,包括位于前部的锥头和位于后部的柄部,所述柄部的周壁上还设有一环形凹槽而形成易断裂段,易断裂段的抗剪切强度低于上述锥头(10)的抗剪切强度;所述锥头的周壁上设有沿锥头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排屑槽以及设有沿锥头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个直线排屑槽,所述的直线排屑槽将所述的螺旋排屑槽隔断并与该螺旋排屑槽相通。为了增加丝锥排屑的效果以及使丝锥的排屑更加均匀,所述的直线排屑槽具有多个,该多个直线排屑槽沿锥头的周向等间距布置。作为改进,所述的直线排屑槽为四个。作为改进,所述的环形凹槽位于所述柄部远离所述锥头的后段位置。这样的结构设置,使丝锥在柄部的环形凹槽断裂后能留有足够的部分供夹具夹持,以便用户更方便地将折断部分从底孔中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中的丝锥在锥头上即设有螺旋排屑槽又同时设有直线排屑槽,其中,螺旋排屑槽与直线排屑槽对应相通,这极大地方便了碎屑的排出,减少了碎屑的堵塞,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锥头易发生折断的问题。另一方面,丝锥的柄部还设有一环形凹槽,这使丝锥在该环形凹槽处的承受的剪应力相对其他位置较小,如若丝锥发生折断,则会发生在柄部的环形凹槽内,这样断裂后的丝锥其柄部部分会露出工件表面,方便了用户夹持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从丝锥前端朝向后端的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一种丝锥包括位于前部的锥头10和位于后部的柄部20,其中,锥头10上具有齿牙(未示出),用于工件的钻孔与攻丝,柄部20与丝锥扳手连接,供用户施力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锥头10的周壁上设有螺旋排屑槽11和直线排屑槽12,其中,螺旋排屑槽11沿锥头10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直线排屑槽12沿锥头10的长度方向布置,具体地,直线排屑槽12将螺旋排屑槽11隔断并与该螺旋排屑槽11相通,在本实施例中,直线排屑槽12有四个,该四个直线排屑槽12沿锥头10的周向等间距布置,以使丝锥的排屑更加均匀。这种直线排屑槽12与螺旋排屑槽11组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加丝锥排屑的效果,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加工深孔时,发生碎屑堵塞。柄部20的周壁上还设有一环形凹槽21,具体地,环形凹槽21位于柄部20远离锥头10的后段位置从而使柄部20形成易断裂段,该易断裂段的抗剪切强度低于上述锥头10的抗剪切强度。丝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折断时,折断位置会在柄部20的环形凹槽21内。本实施例中的丝锥在锥头10上既设有螺旋排屑槽11又同时设有直线排屑槽12,其中,螺旋排屑槽11与直线排屑槽12对应相通,这极大地方便了碎屑的排出,减少了碎屑的堵塞,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锥头10易发生折断的问题。另一方面,丝锥的柄部20还设有一环形凹槽21,这使丝锥在该环形凹槽21处的承受的剪应力相对其他位置较小,如若丝锥发生折断,则会发生在柄部20的环形凹槽21内,这样断裂后的丝锥其柄部20部分会露出工件表面,方便了用户夹持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锥,包括位于前部的锥头(10)和位于后部的柄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20)的周壁上还设有一环形凹槽(21)而形成易断裂段,易断裂段的抗剪切强度低于上述锥头(10)的抗剪切强度;/n所述锥头(10)的周壁上设有沿锥头(10)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排屑槽(11)以及设有沿锥头(10)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个直线排屑槽(12),所述的直线排屑槽(12)将所述的螺旋排屑槽(11)隔断并与该螺旋排屑槽(11)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锥,包括位于前部的锥头(10)和位于后部的柄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20)的周壁上还设有一环形凹槽(21)而形成易断裂段,易断裂段的抗剪切强度低于上述锥头(10)的抗剪切强度;
所述锥头(10)的周壁上设有沿锥头(10)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排屑槽(11)以及设有沿锥头(10)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个直线排屑槽(12),所述的直线排屑槽(12)将所述的螺旋排屑槽(11)隔断并与该螺旋排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国
申请(专利权)人:陈孝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