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对黏性油泥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765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对黏性油泥进行加砂降黏处理;加入石英砂,搅拌混合均匀;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将表面活性剂以1%~3%的浓度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后加入到经过预处理的油泥中;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石英砂混合物的5~10倍,恒温水浴搅拌加热;对油泥进行三相分离,除去上层浮油和水,填埋底层污泥。采用在黏性油泥中加入石英砂的方法,使油泥黏度降低,再进行热化学清洗工艺,有效降低了清洗时间、药剂的消耗,实现了油、水、泥三相的分离,经处理的黏性油泥达到国家填埋标准,残油量小于2%。分离出来的水相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的处理效果。

A treatment method of viscous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黏性油泥处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是当今人类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据统计,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已达到500万吨,且呈现出组成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等特点。含油污泥除含有泥砂与水外,还含有过量的原油,这部分油的存在使油泥具有环境危害性,被归为危险废物同时也使油泥具有资源化利用的潜力。原油中的高熔点蜡、沥青质、胶质和所夹带的固体颗粒以及水一起变成均相的沉淀物,形成了黏性含油污泥。黏性含油油泥是以油与泥砂、水紧密结合的强黏形态存在,而且组成波动性大,致使其中的油分离回收非常困难,油泥的高黏度不但不利于机械分离过程中固体颗粒的沉降,也会增加乳化水界面膜强度,阻碍水滴聚并,使油泥中的杂质难以有效脱除。热化学清洗法是将含油污泥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及化学药剂,通过化学药剂的卷起、乳化、溶解、增溶等作用,改变含油污泥中油与液相和油与泥相界面性质,把原油从污泥表面洗涤剥离下来,降低含油污泥的粘度,然后再经过沉降、旋流等工艺,实现油、水、泥三相分离。然而,由于含油污泥黏度高、流动性差、易结块、不易分散等特点,使得热水与化学药剂不能与油泥充分接触,导致油泥清洗不彻底。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处理方法,提高油泥与热水的接触面积,降低油泥黏度,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黏性油泥处理方法,包括通过预处理降低油泥黏度,使得热水与化学药剂能与油泥充分接触,极大地减少了后续清洗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消耗,同时减短了处理时间,以及通过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和离心处理,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该处理方法简单易行、连续高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黏性油泥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黏性油泥进行加砂降黏处理;加入石英砂,搅拌混合均匀;2)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将表面活性剂以1%~3%的浓度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后加入到经过预处理的油泥中;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石英砂混合物的5~10倍,恒温水浴搅拌加热;3)对油泥进行三相分离,除去上层浮油和水,填埋底层污泥。所述的加入石英砂的质量为黏性油泥质量的4%~8%。所述的中粒径石英砂粒径为0.25mm~0.5mm,细粒径石英砂粒径为0.05mm~0.24mm。所述的石英砂中,中粒径石英砂与细粒径石英砂质量比为1:1~1:3。所述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恒温温度为40-60℃。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30-60min,搅拌强度为150r/min~300r/min。所述的方法步骤3)中三相分离是:将经过热化学清洗的油泥倒入离心管中,在2000r/min~5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5min~10min。具体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黏性油泥进行降黏预处理;通过此步骤,油泥黏性降低,流动性加强,更加松散,利于接下来的清洗过程。接着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经过此过程,表面活性剂与油泥充分接触,降低了原油与泥砂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加容易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最后,对油泥进行三相分离,油相储存,水相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热化学清洗过程,泥相干化后回收利用。经过上述工艺处理,黏性油泥不仅得到了无害化处理,而且回收了品质较高、质量较多的原油。产生的清洗废水做进一步处理后可以继续用于油泥的清洗,有效利用了废水中残留的药剂及热量。综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对于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首先采用在黏性油泥中加入石英砂的方法,使油泥黏度降低,再进行热化学清洗工艺,有效降低了清洗时间、药剂的消耗,实现了油、水、泥三相的分离,经处理的黏性油泥达到国家填埋标准,残油量小于2%。分离出来的水相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的处理效果。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油相回收率可达80%。实现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黏性油泥降黏-热化学清洗处理过程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工艺可分为三个步骤:预处理、热化学清洗、三相分离。各步骤具体工艺过程分别说明如下:实施例一:一种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现有黏性油泥,采用德国HAKKEVT550旋转黏度计测定黏度,该油泥未处理前黏度为0.25Pa·s,且初始含油量26%,含水量70%,含砂量4%。1)油泥的热化学清洗过程。取10g油泥置于烧杯中,再称取0.3g(油泥质量的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此时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的10倍。将清洗溶液加入到盛放混合油泥的烧杯中,在40℃下恒温水浴搅拌60min,搅拌强度300r/min。热化学清洗法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破坏刚性界面膜等作用将原油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实现原油的去除。2)油、泥、水三相分离过程。将经过热化学洗涤后的混合溶液静置冷却60min之后,在2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10min。利用高速旋转设备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促使不同密度(例如水、油、固体渣)的组分在短时间内得到分离。经过上述两个步骤的处理,油泥含油率从26%降到6.8%,虽然油泥含油率有显著的降低,但是消耗的清洗药剂量大,清洗时间长,且并没有达到HJ601-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油泥经油砂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的规定,故需要增加预处理的方法,使得油泥清洗更加有效。实施例二:一种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现有黏性油泥,采用德国HAKKEVT550旋转黏度计测定黏度,该油泥未处理前黏度为0.25Pa·s,且初始含油量26%,含水量70%,含砂量4%。1)油泥黏性降低处理。取10g油泥置于烧杯中,将质量比为1:1的中砂与细砂混合物,即称量中砂0.2g(粒径0.25mm~0.5mm),细砂0.2g(粒径0.05mm~0.24mm),加入到油泥中,此时石英砂混合物的质量是油泥质量的4%,搅拌10分钟。通过添加固体颗粒物,可以将油泥从强黏性半固态转变为松散性颗粒,更有利于之后热水和油泥的充分接触,减短清洗时间。由于油泥中本身含有一部分固体颗粒物,所以只需要添加少量的混合干砂即可。对添加混合干砂并搅拌均匀的油泥进行黏度测定,测出油泥黏度降为0.088Pa·s。2)油泥的热化学清洗过程。称取0.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泥质量的2%)溶于104ml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此时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的10倍。将清洗溶液加入到盛放混合油泥的烧杯中,在40℃下恒温水浴搅拌40min,搅拌强度300r/min。热化学清洗法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破坏刚性界面膜等作用将原油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实现原油的去除。3)油、泥、水三相分离过程。将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黏性油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1)对黏性油泥进行加砂降黏处理;加入石英砂,搅拌混合均匀;/n2)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将表面活性剂以1%~3%的浓度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后加入到经过预处理的油泥中;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石英砂混合物的5~10倍,恒温水浴搅拌加热;/n3)对油泥进行三相分离,除去上层浮油和水,填埋底层污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黏性油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对黏性油泥进行加砂降黏处理;加入石英砂,搅拌混合均匀;
2)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将表面活性剂以1%~3%的浓度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后加入到经过预处理的油泥中;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石英砂混合物的5~10倍,恒温水浴搅拌加热;
3)对油泥进行三相分离,除去上层浮油和水,填埋底层污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入石英砂的质量为黏性油泥质量的4%~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中粒径石英砂粒径为0.25mm~0.5mm,细粒径石英砂粒径为0.05mm~0.24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涉江张楠王宇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