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1576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沉淀处理、臭氧‑超磁净化协同处理、生物处理,所述臭氧‑超磁净化协同处理步骤垃圾渗透液通入超磁净化反应池中,通入臭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对垃圾填埋场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透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垃圾渗透液COD≤24.0mg/L,BOD5≤9.5mg/L,NH3‑N≤1.5mg/L,SS≤1.0mg/L,总铬含量≤0.005mg/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处理方式简单,物料消耗少,垃圾渗透液处理效率高,节约处理成本。

A process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removing ammonia and chromium from landfill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理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日益提高的要求,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2557324A,授权公告日2012年07月11日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其中,预处理步骤包括将所述垃圾渗滤液送入混合反应池,向所述混合反应池中添加碱性药剂和絮凝剂,使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悬浮固体及胶体污染物絮凝,然后将絮凝后的垃圾渗滤液送入竖流沉淀池进行沉淀,接着送入脱氨池脱除部分氨氮;所述的生物处理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两个步骤;深度处理包括将经过好氧处理的所述渗滤液通过浸入式超滤膜处理系统,然后再通过纳滤膜处理系统。该专利技术中利用了活性污泥法,整体方案对垃圾渗透液的处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此法污泥产量大,处理时间长,效率不高,同时处理后的垃圾渗透液无法满足回用标准。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7129087A,公开日为2017年09月05日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含氨垃圾渗透液通过闪蒸换热罐与脱氨液逆流闪蒸换热,在此过程中,经过汽提脱氨的高温脱氨液通过多级闪蒸发生蒸汽,该蒸汽与含氨垃圾渗透液经多级逆流接触,通过喷射泵高效混合换热,经过多级闪蒸降温的低温脱氨液通过沉降除渣器II处理后排出界外,其中最后一级闪蒸采用真空抽提,得到的含氨气体送往氨气吸收塔塔底,升温后的含氨垃圾渗透液输送至混合反应罐与添加剂混合并发生反应。混合反应后的含氨垃圾渗透液被输送至沉降除渣器I中,经过固液分离器将渣排出,液体送往复合汽提脱氨成套设备中进行汽提脱氨。循环蒸汽与少量新鲜蒸汽汇合输入复合汽提脱氨罐中的最后一级分割室,与第一级分割室中输入的含氨垃圾渗透液逆流接触,通过多级闪蒸汽提,含氨垃圾渗透液中的氨氮含量逐级降低,最终在最后一级分割室排出脱除氨氮的垃圾渗透液,简称脱氨液,并将之送往闪蒸换热罐进行换热降温;复合汽提脱氨罐中,从垃圾渗透液中汽提得到的含氨蒸汽经过罐顶的精馏段及塔顶冷凝器浓缩,在顶部出口可以得到浓氨气,送往蒸发结晶器,用于调节蒸发结晶器中的酸碱度。精馏段下部有含氨蒸汽排出口,送往氨气吸收塔塔底。氨气吸收塔中,采用硫酸从塔顶喷淋,与塔底升起来的含氨蒸汽及真空抽提得到的含氨气体发生逆流接触,硫酸吸收氨后发生中和反应并大量放热,放热产生的蒸汽以及原有蒸汽合并,称之为循环蒸汽,从塔顶排出送往复合汽提脱氨罐的最后一级分割室。氨气吸收塔塔底得到的硫酸铵送往蒸发结晶器进行浓缩蒸发。在蒸发结晶器中,采用精馏段顶部输出的浓氨气进行酸碱度调节,采用新鲜蒸汽对硫酸铵进行蒸发,蒸发后产生的二次蒸汽送往氨气吸收塔下部用于加热脱氨系统,经过蒸发结晶器可得到硫酸铵固体。该专利工艺复杂,处理后的垃圾渗透液氨氮含量偏高,同时重金属含量较高。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垃圾渗透液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为:(1)现有的垃圾渗透液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效率低;(2)处理后的垃圾渗透液COD、氨氮含量较高,无法满足回用标准;(3)处理后的垃圾渗透液重金属含量高;(4)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用调节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调节池内现有搅拌装置搅拌效果不佳,搅拌不均匀,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在池底局部沉积污泥,影响垃圾渗透液的整体净化效果;二是调节池随着搅拌装置的运行,会产生大量泡沫漂浮于调节池上部,不利于对垃圾渗透液的调节,同时大量泡沫的存在阻挡了工作人员你的视线,不利于对调节池内液体的直接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及设备,以实现以下专利技术目的:(1)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处理后的垃圾渗透液COD、氨氮含量低,满足回用标准;(2)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处理后的垃圾渗透液重金属含量低;(3)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提高垃圾渗透液处理效率,节约减排,节约成本。(4)同时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处理用调节池,可以提高搅拌效果,有效避免搅拌不均匀,防止池底产生沉淀污泥;保证垃圾渗透液的整理处理效果;可以有效消除池内产生的泡沫,有利于对垃圾渗透液的调节,同时便于工作人员直接观察池内液体情况。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包括沉淀处理、臭氧-超磁净化协同处理、生物处理。以下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臭氧-超磁净化协同处理:垃圾渗透液通入超磁净化反应池中,通入臭氧;所述臭氧分三次加入超磁净化反应池中。第一次通入臭氧:臭氧浓度为13-18mg/L,反应时间为1-2h;第二次通入臭氧:臭氧浓度为20-27mg/L,反应时间为2-3h;第三次通入臭氧:臭氧浓度为10-15mg/L,反应时间为1.5-3h。所述生物处理中生物包括: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硫酸盐还原菌、藤黄微球菌、脱氮假单胞菌、亚硝化单胞菌。所述生物处理还包括曝气处理,曝气时间为40min,曝气泵流量为90-100L/min。所述沉淀处理:沉淀剂的投入量为3-5g/L,沉淀反应池反应温度为28℃,混合均匀后沉淀3-4h。所述沉淀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草酸钠、碳酸钠、活性炭、聚合硫酸铁、硅藻土。所述方法处理后的垃圾渗透液,COD≤24.0mg/L,NH3-N≤1.5mg/L,SS≤1.0mg/L,总铬含量≤0.005mg/L。所述沉淀处理中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本体,所述调节池本体内设置有吹气装置、搅拌组件和消泡组件;所述吹气装置设置在调节池本体内底部,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多根输气主管;所述输气主管上设有输气支管,所述输气主管和输气支管均设置有多个出气嘴;所述出气嘴为扁口型结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在吹气装置的上部;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为倒等腰三角形框架;所述搅拌架的两个腰上设有多个斜搅拌棒;所述第二搅拌器设置第一搅拌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沉淀处理、臭氧-超磁净化协同处理、生物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沉淀处理、臭氧-超磁净化协同处理、生物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超磁净化协同处理:垃圾渗透液通入超磁净化反应池中,通入臭氧;所述臭氧分三次加入超磁净化反应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通入臭氧:臭氧浓度为13-18mg/L,反应时间为1-2h;第二次通入臭氧:臭氧浓度为20-27mg/L,反应时间为2-3h;第三次通入臭氧:臭氧浓度为10-15mg/L,反应时间为1.5-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中生物包括: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硫酸盐还原菌、藤黄微球菌、脱氮假单胞菌、亚硝化单胞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还包括曝气处理,曝气时间为40min,曝气泵流量为90-100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处理:沉淀剂的投入量为3-5g/L,沉淀反应池反应温度为28℃,混合均匀后沉淀3-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脱氨除铬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草酸钠、碳酸钠、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希海索伟严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