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576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这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废水调节池、预沉淀池、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第一芬顿氧化池、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预酸化池、内循环厌氧反应塔、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第二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清水排放池。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系统处理酯化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和效果好的优点,出水无二次污染,降解效率高达98%以上,出水能完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酯化废水主要指的是各种防水,涂料乳液,粘合剂及水性聚氨酯等产生的废水。水性聚氨酯合成用聚合物多元醇及小分子多元醇同油性聚氨酯,多异氰酸酯主要选择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和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此外,要引入亲水单体,其携带的亲水基团。以外观来分,水性聚氨酯可分为聚氨酯水溶液、聚氨酯水分散体和聚氨酯乳液。水性聚氨酯的基本用途是作皮革涂饰剂,我国也有规模的生产。聚氨酯树脂柔韧、耐磨,可用作天然皮革及人造革的涂层剂及补伤剂。水性聚氨酯涂饰剂克服了丙烯酸乳液涂饰剂“热粘冷脆”的弱点,其处理的皮革手感柔软、滑爽、丰满、光亮,真皮感极强,可极大提高皮具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早期的水性聚氨酯是线形的,具热塑性。为了提高其强度、硬度、耐水性、耐溶剂性,可通过引入三官能度单体形成适当的分支或外加交联剂。溶剂型聚氨酯涂料是一种高档的涂料品种,上世纪九十年代产量提高很快。但常规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含有约40%的有机溶剂,因此涂料VOC(挥发性有机物)带给大气的污染非常巨大。21世纪涂料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环保型涂料,即低污染或无污染涂料,主要包括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其中,水性涂料是最重要的一类。由于酯化废水中成分复杂、色度深、COD(化学需氧量)、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及盐分含量较高,单纯依靠物化或生化工艺处理,不可能对生物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当盐(NaCl)质量分数>l%时会造成质壁分离或细胞失活,严重影响酯化废水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通常盐质量分数变化0.5%~2%会干扰生化系统性能。酯化废水水质有较大变化时,对微生物影响较大,CODcr的去除率明显下降。处理酯化废水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吸附、萃取、膜分离等)、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超临界水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超声波降解法、电化学氧化法等)、生物法(常规厌氧、好氧处理、加压生化、高效降解菌筛选分离)等。这些废水往往是经过简单的处理,容易形成渣或者其他杂质,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后面的废水处理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酯化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这种酯化废水处理系统可应用于生产内外墙防水和建筑涂料乳液、各种水性压敏胶、纺织品、植绒、印花、鞋材粘合剂以及水性聚氨酯等产品生产过程中产水的废水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废水调节池、预沉淀池、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第一芬顿氧化池、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预酸化池、内循环厌氧反应塔、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第二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清水排放池。本专利技术这种酯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三部分;其中,预处理单元包括废水调节池、预沉淀池、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第一芬顿氧化池、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生化处理单元包括预酸化池、内循环厌氧反应塔、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后处理单元包括第三pH调节池、第二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清水排放池。这种酯化废水处理系统中,内循环厌氧反应塔又名IC(internalcirculation)反应塔;膜生物反应池又名MBR(MembraneBio-Reactor)膜池。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废水调节池、预沉淀池、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第一芬顿氧化池、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预酸化池、内循环厌氧反应塔、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第二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和第二沉淀池产生的臭气分别通过管道与喷淋塔相连。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喷淋塔的出水通过管道与废水调节池相连。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pH调节池、中间水池和第三pH调节池分别与酸液投加装置相连。酸液为本领域的常见原料,如盐酸或硫酸,其浓度和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芬顿氧化池和第二芬顿氧化池分别与氧化剂投加装置相连。氧化剂为双氧水,浓度和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二pH调节池、中间水池和第四pH调节池分别与碱液投加装置相连。碱液为本领域的常见原料,如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和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pH调节池、第二pH调节池、中间水池、第三pH调节池、第四pH调节池均设有pH计。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芬顿氧化池和第二芬顿氧化池均设有ORP(oxidation-reductionpotential,氧化还原电位)计。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混凝池和第二混凝池分别与混凝剂投加装置相连。混凝剂为本领域的常见原料,如硫酸铝、明矾、聚合氯化铝或三氯化铁,其用量和加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絮凝池和第二絮凝池分别与助凝剂投加装置相连。助凝剂为本领域的常见原料,如聚丙烯酰胺,其用量和加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通过管道与污泥池相连。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微电解塔内部填充有铁碳微电解填料。采用微电解塔利用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反应来处理废水,其工艺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中,预酸化池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厌氧发酵过程降解有机物,此时水体自身降低pH,呈现酸性。这种酯化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一部分是预处理单元,该部分主要是利用微电解的原电池反应原理,产生高能的氧自由基及氢氧根自由基,起到强氧化作用,同时结合改良芬顿氧化技术,利用微电解产生新生的亚铁离子作为催化剂,添加适量的双氧水作为氧化剂进一步破解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部分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可生化性可以从0.1提高到0.35左右。这种酯化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二部分是生化处理单元,该部分为处理系统的重点和核心,其采用预酸化池进一步将废水酸化,降低废水含氧量,为进入IC反应塔做准备,IC反应塔是高效的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其污泥负荷高达10~15kg/m3·d,后续好氧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有机物。MBR膜技术的应用主要起到两个方面作用,第一是提高好氧污泥的浓度,过滤水的作用;第二个是起到截留水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废水调节池、预沉淀池、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第一芬顿氧化池、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预酸化池、内循环厌氧反应塔、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第二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清水排放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酯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废水调节池、预沉淀池、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第一芬顿氧化池、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预酸化池、内循环厌氧反应塔、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第二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清水排放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调节池、预沉淀池、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第一芬顿氧化池、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预酸化池、内循环厌氧反应塔、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第二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和第二沉淀池产生的臭气分别通过管道与喷淋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的出水通过管道与废水调节池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H调节池、中间水池和第三pH调节池分别与酸液投加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义谭淑英温尚龙张浩纯林妙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