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18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废水调节池、隔油器、气浮机、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序批式芬顿氧化塔、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塔、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预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漂水氧化池、清水排放池。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处理系统处理乳化液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和效果好的优点,出水无二次污染,出水能完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废乳化液主要来自水压机定期更换的、使用切削油和切削液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工艺过程产生的的油/水混合物、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主要含有的污染因子为油脂、乳化液,其危害特性主要为毒性(T)。废乳化液除具有一般含油废水的危害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械油高度分散在水中,动植物、水生生物更易吸收,而且表面活性剂本身对生物也有害,废水中CODcr(采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定出的化学耗氧量)和含油量浓度高。废乳化液的有机物相当复杂,COD较高,有机物主要以浮油的形式存在,少量以乳化油和溶解油形式存在。乳化液废水中成分复杂、色度深、COD、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及盐分含量较高,单纯依靠物化或生化工艺处理,不可能对生物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当盐(NaCl)质量分数>l%时会造成质壁分离或细胞失活,严重影响乳化液废水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通常盐质量分数变化0.5%~2%会干扰生化系统性能。废水水质有较大变化时对微生物影响较大,CODcr的去除率明显下降。目前,处理乳化液废水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吸附、萃取、膜分离等)、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超临界水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超声波降解法、电化学氧化法等)、生物法(常规厌氧、好氧处理、加压生化、高效降解菌筛选分离)等。这些废水往往是经过简单的处理,容易形成渣或者其他杂质,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后面的废水处理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乳化液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处理系统可应用于机械设备、五金材料的机加工生产过程使用乳化液作为冷却液过程中产水的乳化液废水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废水调节池、隔油器、气浮机、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序批式芬顿氧化塔、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塔、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预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漂水氧化池、清水排放池。本技术这种乳化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三部分;其中,预处理单元包括废水调节池、隔油器、气浮机、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序批式芬顿氧化塔、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生化处理单元包括中间水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塔、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预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后处理单元包括第三pH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漂水氧化池、清水排放池。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塔又名UASB(Up-flowAnaerobicSludgeBed/Blanket)反应塔;膜生物反应池又名MBR(MembraneBio-Reactor)膜池。本技术所处理的乳化液废水为机械设备、五金材料的机加工生产过程使用乳化液作为冷却液过程中产水的乳化液废水。一般机加工的乳化液废水含有乳化液废水、防锈油、研磨废水、机械加工废水等类型废水。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pH调节池、中间水池和第三pH调节池分别与酸液投加装置相连。酸液为本领域的常见原料,如盐酸或硫酸,其浓度和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序批式芬顿氧化塔和芬顿氧化池分别与双氧水投加装置相连。双氧水的浓度和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序批式芬顿氧化塔包括至少两个芬顿氧化塔。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二pH调节池、中间水池和第四pH调节池分别与碱液投加装置相连。碱液为本领域的常见原料,如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和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pH调节池、第二pH调节池、第三pH调节池、第四pH调节池、中间水池均设有pH计。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混凝池和第二混凝池分别与混凝剂投加装置相连。混凝剂为本领域的常见原料,如硫酸铝、明矾、聚合氯化铝或三氯化铁,其用量和加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絮凝池和第二絮凝池分别与助凝剂投加装置相连。助凝剂为本领域的常见原料,如聚丙烯酰胺,其用量和加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漂水氧化池与漂水投加装置相连。漂水为含有次氯酸钠的溶液,属于本领域的常见原料。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序批式芬顿氧化塔、芬顿氧化池和漂水氧化池均设有ORP(oxidation-reductionpotential,氧化还原电位)计。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隔油器收集的油通过管道与集油装置相连。优选的,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第一沉淀池、预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分别通过管道与污泥池相连。这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中,微电解塔内部填充有铁碳微电解填料。采用微电解塔利用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反应来处理废水,其工艺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种乳化液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一部分是预处理单元,该部分主要的目的采用双重除油系统,利用隔油器和气浮机两级除油,最大程度地将乳化液中的油滴及部分乳化油去除,降低后续处理压力;同时利用微电解的原电池反应原理,产生高能的氧自由基及氢氧根自由基,起到强氧化作用,结合改良芬顿氧化技术,利用微电解产生新生的亚铁离子作为催化剂,添加适量的双氧水作为氧化剂进一步破解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部分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可生化性可以从0.15提高到0.35左右。这种乳化液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二部分是生化处理单元,该部分为处理系统的重点和核心,采用UASB塔是高效的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其污泥负荷高达8~12kg/m3·d,后续好氧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有机物。MBR膜技术的应用主要起到两个方面作用,第一是提高好氧污泥的浓度,过滤水的作用,第二个是起到截留水中的微生物,提高生化性能。这种乳化液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三部分是后处理单元。考虑到乳化液废水浓度特别高,可以高达40000~50000mg/L,通过上述处理后,出水不能稳定排放的情况下,将后续的处理作为一个保障措施,确保出水稳定达标。本技术的设计主要考虑采用芬顿氧化技术,芬顿氧化是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前段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出水中的有机物均为小分子有机物,易氧化的有机物,因此采用芬顿氧化费效比比较好,同时后续预留了漂水氧化池,主要是采用漂水氧化,两种氧化机理不一样,漂水氧化可以氧化芬顿氧化解决不了的分子。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废水调节池、隔油器、气浮机、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序批式芬顿氧化塔、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塔、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预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漂水氧化池、清水排放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液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废水调节池、隔油器、气浮机、第一pH调节池、微电解塔、序批式芬顿氧化塔、第二pH调节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中间水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塔、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预沉淀池、膜生物反应池、第三pH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四pH调节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漂水氧化池、清水排放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H调节池、中间水池和第三pH调节池分别与酸液投加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序批式芬顿氧化塔和芬顿氧化池分别与双氧水投加装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尚龙庞兆东陈青生陈欣义张浩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