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706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体式空调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有壳体、换热器、风机系统,换热器和风机系统置于壳体内,风机系统包括导流圈、电机、风叶,换热器设置在与风机系统中电机轴线垂直的平面上。风机系统在工作时,风机系统和室外机换热器之间形成一个高压区。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能延缓室外机换热器结霜的速度和结霜量,从而提高室外机换热器在低温下的换热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体式空调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是通过室外机风扇对室外机换热器进行吸风的方式,即将风机系统设置在室外机换热器的前面,在风机系统工作的时候,在风机系统和室外机换热器之间形成一个负压区,室外机换热器后侧的空气经过室外机换热器后自然流进负压区,完成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这种换热方式在一些情况下换热效率很低,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空调在制热条件下容易结霜影响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缺陷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延缓室外机换热器结霜的速度和结霜量,从而提高室外机换热器在低温下的换热效。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有壳体、换热器、风机系统,所述换热器和风机系统置于壳体内,所述风机系统包括导流圈、电机、风叶,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与所述风机系统中电机轴线垂直的平面上,风机系统在工作时,风机系统和室外机换热器之间可形成一个高压区。采用本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由于在室外机换热器的一侧形成了高压区,这样高压区的空气将自然的向处于室外机换热器另一侧的低压区流动,从而完成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即通过室外机风扇对室外机换热器进行吹风;在空调器易结霜的低温制热工况下,这种方式能够延缓室外机换热器结霜的速度和结霜量,从而提高室外机换热器在低温下的换热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送风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送风方式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送风方式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壳体、2换热器、3风机系统、31导流圈、32电机、33风叶、4高压区、5低压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目前使用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有壳体、换热器、风机系统,所述换热器和风机系统置于壳体内,所述风机系统包括导流圈、电机、风叶,所述风机系统设置在室外机换热器的前面,在风机系统工作的时候,在风机系统和室外机换热器之间形成一个负压区,室外机换热器后侧的空气经过室外机换热器后自然流进负压区,完成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第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送风方式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有壳体1、换热器2、风机系统3,所述换热器2和风机系统3置于壳体1内;所述风机系统包括导流圈31、电机32、风叶33,所述风叶33安装在所述电机32的转轴上,所述电机32安装在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电机支撑架上,也可以将所述电机32通过电机支撑架直接固定在所述导流圈32上,所述导流圈31设置于所述风叶33之后;在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与所述风机系统3中所述电机32轴线垂直的平面上,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与所述风机系统3前部;风机系统3在工作时,风机系统3和室外机换热器2之间形成一个高压区4。由于在室外机换热器的一侧形成了高压区4,这样所述高压区4的空气将自然的向处于室外机换热器另一侧的低压区5流动,从而完成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即通过室外机风机系统对室外机换热器进行吹风的方式完成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送风方式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圈31设置于所述风叶33之前。第三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与所述风机系统3中所述电机32轴线垂直的平面上,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所述风机系统3的后部,所述导流圈31设置于所述风叶33之前。风机系统3在平常工作状态时,如在制冷或高温制热时,风机系统3和室外机换热器2之间形成一个负压区。在标准制热工况条件下,特别是在低温制热工况条件下,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电机32的方式,使所述电机反向旋转,从而在所述风机系统3和室外机换热器2之间形成一个高压区。本技术中,所述的换热器2可采用平直式或折弯式或弧形式;所述电机32可以是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所述壳体1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高强度和高硬度的高分子塑料,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镀锌板和不锈钢板等。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壳体(1)、换热器(2)、风机系统(3),所述换热器(2)和风机系统(3)置于壳体(1)内,所述风机系统(3)包括导流圈(31)、电机(32)、风叶(3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与风机系统(3)中电机轴线垂直的平面上,风机系统(3)在工作时,风机系统(3)和室外机换热器(2)之间可形成一个高压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换热器(2)位于风机系统(3)的前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换热器(2)位于风机系统(3)的后部,在空调机处于制热工况时,风机系统(3)和室外机换热器(2)之间形成一个高压区(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工况是低温制热工况。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31)设置于所述风叶(33)之后。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31)设置于所述风叶(33)之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2)通过电机支撑架直接固定在所述导流圈(32)上。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2)安装在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电机支撑架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2)可采用平直式或折弯式或弧形式。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高强度、高硬度的高分子塑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分体式空调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有壳体、换热器、风机系统,换热器和风机系统置于壳体内,风机系统包括导流圈、电机、风叶,换热器设置在与风机系统中电机轴线垂直的平面上。风机系统在工作时,风机系统和室外机换热器之间形成一个高压区。采用本技术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能延缓室外机换热器结霜的速度和结霜量,从而提高室外机换热器在低温下的换热效。文档编号F24F3/06GK2607532SQ0322347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绍林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壳体(1)、换热器(2)、风机系统(3),所述换热器(2)和风机系统(3)置于壳体(1)内,所述风机系统(3)包括导流圈(31)、电机(32)、风叶(3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与风机系统(3)中电机轴线垂直的平面上,风机系统(3)在工作时,风机系统(3)和室外机换热器(2)之间可形成一个高压区(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