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间歇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7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间歇链,属于自动生产技术领域。一种精密间歇链,包括:支撑架以及呈环形的传送链条;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传送链条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传送链条包括多个沿其环形依次排列的链接主体,相邻链接主体之间通过链接组件连接;链接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滚动轴和第二滚动轴;第一滚动轴和第二滚动轴分别与相邻链接主体旋转连接,并且第一滚动轴通过链接连板与第二滚动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精密间歇链相对于现有产品,性价比高且结构简单,相邻链条主体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PIN针等大小在毫米级且距离具有规律产品的整体检测和焊接等工艺。

A precise intermittent ch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间歇链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精密间歇链。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循环装配/检测中,常采用环形导轨。现有环形导轨通过滚轮圆弧导轨和直线导轨结构,形成环形导轨。滚轮圆弧导轨,又名圆弧形导轨,弧形导轨;和滚轮直线导轨的原理是一样的,通过V型滚轮在圆弧形V型导轨面上的滚动,实现圆弧运动。把滚轮圆弧导轨和滚轮直线导轨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了滚轮环形导轨;圆弧导轨和直线导轨之间如果有接缝,就是拼接式环形导轨;如果没有接缝,就是一体式环形导轨。环形轨道配上传动系统,就成为了循环生产线。但是现有环形生产线环形位置重复性差,而且性价比不高,一条高精度环形线价格昂贵,且载座小车的数量有限制,并且因为载座小车大小在厘米级,不适用PIN针和端子等毫米级产品的整体定位焊接或检测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间歇链,以解决现有环形导轨不适用PIN针和端子等毫米级产品的整体定位焊接或检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精密间歇链,包括:支撑架以及呈环形的传送链条;支撑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间歇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以及呈环形的传送链条(20);所述支撑架(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所述传送链条(20)套设在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上,所述传送链条(20)包括多个沿其环形依次排列的链接主体(21),相邻链接主体(21)之间通过链接组件(30)连接;所述链接组件(3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滚动轴(31)和第二滚动轴(32);所述第一滚动轴(31)和第二滚动轴(32)分别与相邻链接主体(21)旋转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滚动轴(31)通过链接连板(33)与第二滚动轴(3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间歇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以及呈环形的传送链条(20);所述支撑架(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所述传送链条(20)套设在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上,所述传送链条(20)包括多个沿其环形依次排列的链接主体(21),相邻链接主体(21)之间通过链接组件(30)连接;所述链接组件(3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滚动轴(31)和第二滚动轴(32);所述第一滚动轴(31)和第二滚动轴(32)分别与相邻链接主体(21)旋转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滚动轴(31)通过链接连板(33)与第二滚动轴(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间歇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轴(31)和第二滚动轴(32)分别穿过相邻链接主体(21),并且第一滚动轴(31)和第二滚动轴(32)的两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链接主体(21)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间歇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轴(31)和第二滚动轴(32)通过滚针轴承与所述链接主体(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间歇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轴(3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链接连板(33)与所述第二滚动轴(32)的两端连接,所述链接连板(33)位于所述链接主体(21)相对应的两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密间歇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滚动轴(31)和第二滚动轴(32)分别设有驱动块(34);相邻驱动块(34)相对并间隔设置,相邻驱动块(3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任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宝利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