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5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仓,该无菌仓包括顶部部位和支撑部位,支撑部位分布在顶部部位上并且支撑部位垂直于顶部部位,顶部部位和支撑部位之间设有置物腔,无菌仓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加强件,加强件包括连接部位、加强部位,加强部位位于连接部位上并且加强部位垂直于连接部位,加强部位与连接部位连为一体,连接部位固定在顶部部位上并且加强件在置物腔的宽度方向上分布。无菌仓通过外置的加强件抑制了无菌仓顶部部位在竖直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以提高无菌仓顶部部位的机械强度来获得提高整体机械强度的技术效果,不仅可以采用更薄的材料值得无菌仓、还可以允许在无菌仓上直接安装功能部件,降低自身重量的同时提高承载能力。

A sterile ware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仓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菌灌装设置中用于维持无菌条件的部件,尤其是一种无菌仓。
技术介绍
无菌灌装技术是现今食品饮料生产领域着重依赖的生产技术,得益于无菌灌装可避免或者减少使用抑菌类食品添加剂,还可以进一步延长食品饮料的保质期,最重要的是可以保持食品饮料的原有营养成分而不会被破坏。无菌灌装的物料本身处于无菌状态,灌装作业环境也需要维持无菌状态,这就需要建立能够围绕灌装阀的无菌空间。现有技术中该无菌空间主要通过无菌仓内通入无菌空气来实现。无菌仓采用金属板材弯折焊接制得,它的内部会有一个深凹的置物腔。使用时,无菌仓安装在灌装输送线上,置物腔对准灌装输送线上的容器。置物腔在灌装工作期间始终有来自外部的无菌空气。灌装作业在置物腔内完成,例如抬升容器、向容器内灌入物料、加装封口薄膜或者盖子、封口或者拧盖等操作都在置物腔内进行。而为了完成这些操作,灌装设备在无菌仓外部设置了对应的功能部件,例如升降部件、灌装部件,功能部件的整体或者局部部位会被安装在无菌仓顶部,这就要求无菌仓具有对应的承载能力。然而,现有技术无菌仓受制于提供较大的置物腔的设计要求而具有较大的体积,但无菌仓本体为扁平的金属板材结构,无菌仓形成了半壳体的结构;再加上无菌仓的横截面呈n形,超过一定宽度的情况下,无菌仓的纵向机械强度会陡然衰减,主要表现出无菌仓顶部部位下凹坍塌。因此,要在无菌仓顶部设置功能部件,必须考虑到无菌仓本身的机械强度。现有技术中的无菌仓的机械强度低,前述的功能部件中有部分安装在灌装设备的机架上,这样的设计存在众多的连接部位,存在连接部位就意味存在细缝、深凹口、表面积大的情况,这些结构容易滋生细菌、对于建立和维持无菌环境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无菌灌装设置中使用的无菌仓的机械强度,由此得到一种无菌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的三种技术方案:第一种技术方案。该无菌仓包括顶部部位和支撑部位,所述支撑部位分布在顶部部位上并且支撑部位垂直于顶部部位,所述顶部部位和支撑部位之间设有置物腔,所述无菌仓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连接部位、加强部位,所述加强部位位于连接部位上并且加强部位垂直于连接部位,所述加强部位与连接部位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位固定在顶部部位上并且加强件在置物腔的宽度方向上分布。加强件为一体式结构,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避免两个分离部件结合而产生的不利于建立维持无菌状态的细缝、深凹口的结构,还可以获得连续、光洁的表面结构。加强件在连接部位和加强部位处的横截面呈T形,连接部位为扁平的结构,它与顶部部位连接后可以增加无菌仓在顶部部位的厚度,从而增加无菌仓顶部部位的强度;同时加强部位也为扁平的结构,加强部位竖直设置在连接部位上部,加强部位能够有效抑制连接部位在垂直于顶部部位的方向上的弹性变形,通常无菌仓安装后顶部部位处于水平状态,所以实际使用过程中加强部位能够有效抑制连接部位在竖直方向上的弹性变形,故可以在加强部位的帮助下增加的连接部位的长度。加强部位与连接部位之间存在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所以连接部位也能够抑制加强部位在水平方向上的弹性变形,所以加强件整体的强度高。连接部位安装顶部部位后,就可以帮助无菌仓的顶部部位提高机械强度。得益于加强件的高强度机械性能,无菌仓顶部部位与加强件连接后便可以获得更大宽度的尺寸,同时,还可以采用厚度较薄的金属板材制成无菌仓,使无菌仓的重量在整体上获得缩减。原本无菌仓的支撑部位在竖直方向上的机械强度足够大,可以支撑足够多的功能部件。依托本技术方案的结构优化,即使采用较薄的金属板材,仍然可以达到无菌仓的支撑部位在竖直方向上的高机械强度。第二种技术方案。该无菌仓包括顶部部位和支撑部位,所述支撑部位分布在顶部部位上并且支撑部位垂直于顶部部位,所述顶部部位和支撑部位之间设有置物腔,所述无菌仓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连接部位、加强部位,所述加强部位位于连接部位上并且加强部位垂直于连接部位,所述加强部位与连接部位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位固定在顶部部位上并且加强件在置物腔的宽度方向上分布,所述连接部位上设有滑套部位,所述滑套部位、连接部位、加强部位连为一体,所述加强件上设有装配通道,所述装配通道贯穿滑套部位和连接部位,所述顶部部位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装配通道连通,所述装配通道通过通孔与置物腔连通。该技术方案与第一种技术方案在专利技术构思上相同,区别在于针对功能部件伸入到无菌仓的置物腔内的零件提供能与之便于产生滑动的结构。该结构即滑套部位也为加强件本体的一部分,并非独立于加强件的零散器件组装获得。由于滑套部位分割了加强部位,使得加强部位不连续分布在连接部位上,为了弥补加强部位间断分布带来的负面影响,滑套部位不仅与连接部位连为一体、还与加强部位连为一体。滑套部位的侧面为弧面结构、顶部为平面结构,使得滑套部位的表面与加强部位的表面连贯过渡,这非常有利于保持表面的无菌状态。装配通道可用于通过功能部件上的活动零件,例如导杆、活塞杆等。功能部件的布置方式多数受提供支撑力的部位的数量、分布的特征的影响。在加强件为无菌仓增加机械强度的前提下,无菌仓直接承重并不会引起无菌仓顶部部位的明显变形量;若在无菌仓顶部设置向功能部件提供支撑力的结构,则会使功能部件更具合理布置的客观条件。为此,连接部位上在相邻两处滑套部位之间设有载物部位,所述载物部位位于连接部位的一侧,所述载物部位仅与连接部位直接连接。载物部位增加了连接部位与顶部部位的接触面积,载物部位上可以用于放置电机、基座等。加强件承重后势必在无菌仓顶部部位的局部形成受力区域,而这种受力区域越大越好、从而扩大无菌仓顶部部位的受力均衡程度。受此要求,连接部位上在相邻两处滑套部位之间设有扩展部位,所述扩展部位与连接部位的另一侧,所述扩展部位也仅与连接部位直接连接。扩展部位进一步增加了连接部位与顶部部位的接触面积;必要时,扩展部位还可以以辅助性质发挥载物部位的功能而安装功能部件。第三种技术方案。该无菌仓包括顶部部位和支撑部位,所述支撑部位分布在顶部部位上并且支撑部位垂直于顶部部位,所述顶部部位和支撑部位之间设有置物腔,所述无菌仓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连接部位、加强部位,所述加强部位位于连接部位上并且加强部位垂直于连接部位,所述加强部位与连接部位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位固定在顶部部位上并且加强件在置物腔的宽度方向上分布,所述连接部位上设有滑套部位,所述滑套部位、连接部位、加强部位连为一体,所述加强件上设有装配通道,所述装配通道贯穿滑套部位和连接部位,所述顶部部位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装配通道连通,所述装配通道通过通孔与置物腔连通,所述滑套部位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气槽,所述气槽设置在滑套部位的内部并且围绕装配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中心线垂直于装配通道的中心线,所述装配通道、气槽都与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滑套部位的外部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中心线垂直于装配通道的中心线,所述装配通道、气槽都与出气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滑套部位的外部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仓,所述无菌仓包括顶部部位(1)和支撑部位(2),所述支撑部位(2)分布在顶部部位(1)上并且支撑部位(2)垂直于顶部部位(1),所述顶部部位(1)和支撑部位(2)之间设有置物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仓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加强件(3),所述加强件(3)包括连接部位(5)、加强部位(6),所述加强部位(6)位于连接部位(5)上并且加强部位(6)垂直于连接部位(5),所述加强部位(6)与连接部位(5)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位(5)固定在顶部部位(1)上并且加强件(3)在置物腔(4)的宽度方向上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仓,所述无菌仓包括顶部部位(1)和支撑部位(2),所述支撑部位(2)分布在顶部部位(1)上并且支撑部位(2)垂直于顶部部位(1),所述顶部部位(1)和支撑部位(2)之间设有置物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仓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加强件(3),所述加强件(3)包括连接部位(5)、加强部位(6),所述加强部位(6)位于连接部位(5)上并且加强部位(6)垂直于连接部位(5),所述加强部位(6)与连接部位(5)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位(5)固定在顶部部位(1)上并且加强件(3)在置物腔(4)的宽度方向上分布。


2.一种无菌仓,所述无菌仓包括顶部部位(1)和支撑部位(2),所述支撑部位(2)分布在顶部部位(1)上并且支撑部位(2)垂直于顶部部位(1),所述顶部部位(1)和支撑部位(2)之间设有置物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仓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加强件(3),所述加强件(3)包括连接部位(5)、加强部位(6),所述加强部位(6)位于连接部位(5)上并且加强部位(6)垂直于连接部位(5),所述加强部位(6)与连接部位(5)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位(5)固定在顶部部位(1)上并且加强件(3)在置物腔(4)的宽度方向上分布,所述连接部位(5)上设有滑套部位(7),所述滑套部位(7)、连接部位(5)、加强部位(6)连为一体,所述加强件(3)上设有装配通道(10),所述装配通道(10)贯穿滑套部位(7)和连接部位(5),所述顶部部位(1)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装配通道(10)连通,所述装配通道(10)通过通孔与置物腔(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菌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位(5)上在相邻两处滑套部位(7)之间设有载物部位(8),所述载物部位(8)位于连接部位(5)的一侧,所述载物部位(8)仅与连接部位(5)直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菌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位(5)上在相邻两处滑套部位(7)之间设有扩展部位(9),所述扩展部位(9)与连接部位(5)的另一侧,所述扩展部位(9)也仅与连接部位(5)直接连接。


5.一种无菌仓,所述无菌仓包括顶部部位(1)和支撑部位(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中伟史正周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