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4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结构,该结构包括:平板式星体及至少一个星内设备;平板式星体形成容置空间;至少一个星内设备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至少一个星内设备均连接于平板式星体的相对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平板式星体的两个表面与星内设备连接,从而形成平板式星体与星内设备互相加强的结构形式,平板式星体与星内设备的互相加强可以有效减少加强结构的设置,从而减轻卫星结构重量、减少星内设备结构重量、减少卫星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卫星
,特别是涉及一种卫星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卫星主要采用箱板式或桶式结构,箱板或桶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结构,结构内部安装有各种星内的设备,卫星内的设备只有一个面与卫星结构连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运载火箭会产生很大的振动,这就要求卫星的板面结构、星内设备的支撑结构都非常强壮,才可以抵抗发射所产生的振动,即卫星本体结构和星内的设备各自独立加强。这就需要更多的加强结构,从而增加了卫星的重量,增大了卫星的体积,进而导致卫星在飞行过程中所需的燃料增大,控制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卫星结构,以解决卫星本体结构和星内的设备各自独立加强,而增加了卫星的重量,增大了卫星的体积,导致卫星在飞行过程中所需的燃料增大,控制难度增加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卫星结构,包括:平板式星体及至少一个星内设备;所述平板式星体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均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相对的两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一侧,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平板式星体的一侧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外,处于所述容置空间的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另一部分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一侧,所述另一部分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另一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卫星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调整座,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所述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一侧,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座的所述一端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所述另一侧,所述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另一侧。在一实施例中,卫星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一侧,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另一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式星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高小于或等于长和/宽的一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式星体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圆柱体结构的高小于或等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半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一侧设置有加强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另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卫星结构可以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通过平板式星体的两个表面与星内设备连接,从而形成平板式星体与星内设备互相加强的结构形式,平板式星体与星内设备的互相加强可以有效减少加强结构的设置,从而减轻卫星结构重量、减少星内设备结构重量、减少卫星的体积;(2)平板式星体增大了卫星的对地面积,提升了卫星的应用场景;(3)平板式星体有效地减少了卫星迎风面积,进而降低了卫星的飞行阻力,提高了卫星燃料的利用率;(4)通过调整座的设置,使得不同高度的星内设备均能够连接于平板式星体结构的相对的两侧,以实现对星体结构及星内设备的结构加强;(5)通过设置支撑柱来连接星体结构的两面,进而实现了对平板式星体结构的加强;(6)通过在平板式星体的两面设置加强筋,有效地保证了星体结构的强度,同时保证了连接于平板式星体两面的星内设备的结构强度。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卫星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卫星结构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上盖2:前面板3:侧面板4:底板5:星内设备51:星内设备a52:星内设备b53:星内设备c531:一部分532:另一部分6:调整座61:长调整座62:中调整座63:短调整座7:支撑柱L:长W:宽H:高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卫星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卫星结构,包括:平板式星体及至少一个星内设备5。其中,星体为卫星本体,所指为除去卫星星表的天线、太阳翼或其他凸出物,剩余的卫星结构体。在一实施例中,平板式星体为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为中空结构,即通过六个面组成该长方体结构,使得该平板式星体形成容置空间。进而至少一个星内设备5则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至少一个星内设备5均连接于该长方体结构的相对的两侧。进而,通过星内设备5与长方体结构的相对两侧的连接,即可实现平板式星体与星内设备5的结构相互加强,以减少平板式星体及星内设备5单独设置的加强结构,降低了卫星的整体重量,减小了卫星的体积,并且可以增大卫星的对地面积,减小卫星的迎风面积,提高卫星推进燃料的利用率。其中,卫星迎风面积为卫星在飞行前进方向垂直面上的投影面积,这个面积越小,卫星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越小,维持轨道不变的推进燃料的耗费越少。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星内设备5的一侧连接于该平板式星体的一侧,该至少一个星内设备5的上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连接于该平板式星体的上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如图1所示,星内设备5的一侧连接于长方体结构的上盖1,另一侧连接于长方体结构的底板4。连接方式优选的通过螺钉进行栓接,当然还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可知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及图2所示,部分星内设备5的一部分531会由平板式星体的底板4伸出至平板式星体,此时,仍处于平板式星体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星内设备5的另一部分532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一侧,另一部分532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另一侧。为了实现星体的扁平化,该长方体结构的星体的高H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长L和/或宽W的一半。在另一实施例中,平板式星体为圆柱体结构(图中未示出),且所述圆柱体结构的高小于该圆柱体结构的半径。为了能够更加形象的描述该结构,平板式星体可为饼状结构。进而至少一个星内设备5则设置于该圆柱体结构的容置空间内,且该至少一个星内设备5均连接于该圆柱体结构的相对的两侧。进而,通过星内设备5与平板式星体的相对两侧的连接,即可实现平板式星体1与星内设备5的结构相互加强,以减少平板式星体及星内设备5单独设置的加强结构,降低了卫星的整体重量,减小了卫星的体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星内设备5的一侧连接于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式星体及至少一个星内设备;/n所述平板式星体形成容置空间;/n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均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相对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式星体及至少一个星内设备;
所述平板式星体形成容置空间;
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均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相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一侧,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平板式星体的一侧处于所述容置空间外,处于所述容置空间的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另一部分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所述一侧,所述另一部分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平板式星体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卫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调整座,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星内设备的所述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津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前沿探索深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